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保鹏专利>正文

一种瓷器胎体物化痕迹检测与标型学结合的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128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瓷器胎体物化痕迹检测与传统标型学结合的鉴定方法,本方法是标型学技术的科技化延伸、发展和改进,属于瓷器鉴定技术领域,本方法的应用和实施,是通过瓷器胎体最大年轮斑点的直径数值判断瓷器的相对生产年代;包括瓷器胎体年轮斑点发生、发展、变化、表现,及其成因和机理,亦即瓷器胎体年轮斑点的形状、颜色、年轮斑点的大小和多少;并利用瓷器胎体物化痕迹的检测与标型学鉴定结合的方式,从而保证了瓷器相对生产年代判断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瓷器胎体物化痕迹检测与标型学结合的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瓷器鉴定
,具体为一种瓷器胎体物化痕迹检测与标型学结合的鉴定方法;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国内外有与此技术相同的有关报道。

技术介绍

[0002]瓷器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据福建古窑址考古发掘研究证明,瓷器发端于远古的陶器生产,在长期陶器烧造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溅落在烧造中陶器表面的草木灰,经过窑火锻炼往往成为结晶体,受此启发,商代的窑工们将草木灰制成溶液,涂抹在陶器胎坯的表面,烧制以后,器表就有了一层后来被称之为釉的结晶体,它不仅解决了陶器的渗漏问题,而且更加美观、卫生、实用,于是瓷器生产由此开始,后经历代不断改进发展,瓷器生产日臻成熟,从而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优质生活用品或艺术品;由于瓷器的生产年代久远,经历了不断发展进步和提高的过程,它们既有相同又有所不同,因而,如何判断瓷器的生产年代,便成了业界的重要课题;对于瓷器的断代,目前业界主要是采用传统“标型学”(国内称之为“眼学”)鉴定技术;所谓标型学,就是根据瓷器的器型、纹饰、胎、釉、工艺、款识等,来分析判断瓷器相对生产年代的鉴定技术。但大量事实证明,这种仅凭表象和经验判断瓷器相对生产年代的鉴定技术,没有客观量化标准,缺乏科学依据,因而误判、错判的情形很难避免;经本申请人长期研究实践证明,运用现代科技显微检测技术和“痕迹学”理论,探知与瓷器年龄增长有着必然联系的胎体物化痕迹的数据,作为量化标准用于瓷器断代,可以完全避免或修正瓷器标型学鉴定误判、错判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结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标型学技术存在的弊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瓷器胎体物化痕迹检测与标型学结合的鉴定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剖析瓷器年轮斑点发生、发展、变化、表现,亦即年轮斑点的形状、颜色、大小和多少,认识瓷器胎体年轮斑点的成因和机理,从而用瓷器最大年轮斑点的直径数值判断瓷器的相对生产年代。
[0004]为贯彻本方法的实施,本专利技术制订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瓷器胎体物化痕迹检测与标型学结合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瓷器最大年轮斑点直径数值判断瓷器的相对生产年代;包括瓷器的釉面胎体年轮斑点的成因和机理,瓷器年轮斑点的形状、颜色、年轮斑点的大小和多少;
[0006](一)瓷器年轮斑点的成因和机理
[0007]瓷器年轮斑点的生成,有五个基本因素:一是瓷器特殊的物理结构“胎体裹釉”的存在;二是瓷器胎体中微量元素的存在;三是瓷器釉面气孔的存在;四是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五是地球环境大气压强的存在;如果用文字描述它的生长过程表示为:大气压强

氧气

釉面气孔

胎体中的微量元素

积年氧化斑点=瓷器年轮斑点;这五个基本因素对于瓷器年轮斑点的生成,缺一不可,是造就瓷器年轮斑点生成的根本原因和机理所在;
[0008]瓷器年轮斑点的生成,与瓷器釉面的气孔有关;瓷器釉面的气孔,按其产生的时间顺序,可分为原生气孔和次生气孔,原生气孔与次生气孔的生成,与胎体内的蒸汽释放有关;而胎体内蒸汽的形成,又与胎体内的有机质、碳酸盐、硫化物杂质含量、练泥充分与否而致胎体内夹空气泡的多少,以及胎体的干燥程度有关;因为在瓷器烧制过程中,胎体内的有机质、碳酸盐、硫化物杂质、胎体内的夹空气泡以及水分,遇热都会成为蒸气从胎体内蒸发、释放出来,进入熔化的釉层或冲破釉层:当胎体的蒸汽过多,向外释放冲破釉层而熔釉无法泯合,便成为传统业界俗称的棕眼、针孔、猪毛孔;当釉层厚时,蒸汽被釉层包裹不能再次释放,便成为釉下气泡;当釉层薄时,蒸汽从胎体释放出来,可能冲破釉层而再次释放,如果被冲破的釉层被熔釉泯合,就会形成凹坑,成为橘皮纹;如果被冲破的釉层不被熔釉泯合,就会成为釉面气孔;由于这种气孔是在瓷器烧造过程中形成,我们叫它原生气孔;瓷器烧成出窑后,器体遇冷会有所收缩,但收缩速率、系数并不能完全一致,这就造成了部分釉下气泡的破裂损毁,就会成为新的气孔;并且在以后的岁月里,釉层还会随着季节经受热胀冷缩的变化,部分气泡又会破裂损毁,又会成为新的气孔;由于这类气孔的形成晚于原生气孔,我们叫它次生气孔;
[0009]原生气孔和次生气孔一旦形成,就成了空气介入釉下进而滋漫胎体的通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空气由这些通道介入釉下胎体,胎体中的微量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且这种接触、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氧气的不断介入,向四周扩散、接触、反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也就成了颜色不同、大小不一的积年氧化斑点;这些积年氧化斑点,就是瓷器存在时间的全部或部分载体,即所谓的瓷器年轮斑点;年轮斑点可分为最大年轮斑点和次生年轮斑点,最大年轮斑点由原生气孔产生,次生年轮斑点由次生气孔产生(次生年轮斑点因不被本方法所利用,下面不再讨论);
[0010]最大年轮斑点衍生的时间节点,是在瓷器出窑的那一刻开始,到瓷器被检测时为止;所以原生气孔衍生的年轮斑点往往最大;最大年轮斑点反映的是瓷器从出窑到被检测时的年龄,所以它是量化判断瓷器相对生产年代的依据;
[0011](二)瓷器年轮斑点颜色的辨别
[0012]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是识别瓷器年轮斑点的重要标志;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产生,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胎体中微量元素的种类有关;二是与氧化、还原效应有关;铁元素,在瓷器坯胎中是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着;在瓷器烧制过程中,还原焰将氧化铁变成了氧化亚铁,如果窑内不能保证还原气氛,而形成了氧化焰,或者遇冷温度条件不够,还原的氧化亚铁又会再次氧化,成为氧化铁;也就是说,氧化铁经过氧化焰,成为氧化亚铁,氧化亚铁冷却后与氧气接触,会再次氧化,成为氧化铁,这就像将一堆锈蚀严重的废铁放在炉内熔化,成为氧化亚铁,然后放置起来还会再次氧化,生成氧化铁(铁锈);铁锈,就是氧化亚铁二次氧化的结果,也是瓷器年轮斑点颜色的成因;
[0013]铁元素在瓷器胎体氧化的颜色,多为红、黄、褐、赭、青灰或黑色;
[0014]钙、镁、钠、钾这些微量元素,在瓷器烧成后遇到氧气也会二次氧化,只是它们氧化的颜色多为白色;
[0015]微量元素的氧化现象,可以通过实验得到证实[实验:把一块鸡蛋大的青瓦碎片,放在煤饼炉的第一只煤饼(由上往下数)和第二只煤饼之间,煅烧约 30分钟把瓦片取出,这时青瓦已变成了红瓦。然后,再把这片红瓦放在第一只煤饼上煅烧约30分钟,这片红瓦又变
成了青瓦;
[0016]此外,色彩釉、彩瓷,以及与瓷器表面紧密接触的颜色,对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比如,红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有些会成为红色,甚至比原来红釉的颜色更深,成为深红、紫红或紫黑色;蓝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有些会成为深蓝、老蓝或蓝黑色;黑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会成为黑色,往往很难辨认甚至不能辨认;比之单色釉瓷器和多彩瓷器,白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就显得较为单纯,它们所呈现的颜色往往是铁元素氧化的本色,即黄、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瓷器胎体物化痕迹检测与标型学结合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瓷器最大年轮斑点的直径数值判断瓷器的相对生产年代;包括瓷胎体年轮斑点发生、发展、变化、表现的成因和机理,亦即瓷器年轮斑点的形状、颜色、年轮斑点的大小和多少;(一)瓷器年轮斑点的成因和机理瓷器年轮斑点的生成,有五个基本因素:一是瓷器特殊的物理结构“胎体裹釉”的存在;二是瓷器胎体中微量元素的存在;三是瓷器釉面气孔的存在;四是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五是地球环境大气压强的存在;如果用文字描述它的生长过程,可表示为:大气压强

氧气

釉面气孔

胎体中的微量元素

积年氧化斑点=瓷器年轮斑点;这五个基本因素对于瓷器年轮斑点的生成,缺一不可,这是造就瓷器年轮斑点生成的根本原因和机理所在;瓷器年轮斑点的生成,与瓷器釉面的气孔有关;瓷器釉面的气孔,按其产生的时间顺序,可分为原生气孔和次生气孔,原生气孔和次生气孔的形成,与胎体内的蒸汽释放有关;胎体内蒸汽的形成,与胎体内的有机质、碳酸盐、硫化物杂质含量、练泥充分与否而致胎体内夹空气泡的多少,以及胎体的干燥程度有关;因为在瓷器烧制过程中,胎体内的有机质、碳酸盐、硫化物杂质、胎体内的夹空气泡以及水分,遇热都会成为蒸气从胎体内蒸发、释放出来,进入熔化的釉层或冲破釉层:当胎体的蒸汽过多,向外释放冲破釉层而熔釉无法泯合,便成为传统业界俗称的棕眼、针孔、猪毛孔;当釉层厚时,蒸汽被釉层包裹不能再次释放,便成为釉下气泡;当釉层薄时,蒸汽从胎体释放出来,可能冲破釉层而再次释放,如果被冲破的釉层被熔釉泯合,就会形成凹坑,成为橘皮纹;如果被冲破的釉层不被熔釉泯合,就会成为釉面气孔;由于这种气孔是在瓷器烧造过程中形成,我们叫它原生气孔;瓷器烧成出窑后,器体遇冷会有所收缩,但收缩速率、系数并不能完全一致,这就造成了部分釉下气泡的破裂损毁,就会成为新的气孔;并且在以后的岁月里,釉层还会随着季节经受热胀冷缩的变化,部分气泡又会破裂损毁,又会成为新的气孔;由于这类气孔的形成晚于原生气孔,我们叫它次生气孔;原生气孔和次生气孔一旦形成,就成了空气介入釉下进而滋漫胎体的通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空气由这些通道介入釉下胎体,胎体中的微量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而且这种接触、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氧气的不断介入,向四周扩散、接触、反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也就成了颜色不同、大小不一的积年氧化斑点;这些积年氧化斑点,就是瓷器存在时间的全部或部分载体,即所谓瓷器胎体的年轮斑点(下简称“瓷器年轮斑点”);其中,原生气孔衍生的年轮斑点,亦即最大年轮斑点衍生的时间节点,是在瓷器出窑的那一刻开始,到瓷器被检测时为止;所以原生气孔衍生的年轮斑点往往最大;最大年轮斑点反映的是从瓷器出窑到被检测时的年龄,所以是判断瓷器相对生产年代的量化依据;(二)瓷器年轮斑点颜色的辨别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是识别瓷器年轮斑点的重要标志;瓷器年轮斑点颜色的产生,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胎体中微量元素的种类有关;二是与氧化、还原效应有关;铁元素,在瓷器坯胎中是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着;在瓷器烧制过程中,还原焰将氧化铁变成了氧化亚铁,如果窑内不能保证还原气氛,而形成了氧化焰,或者遇冷温度条件不够,还原的氧化亚铁又会再次氧化,成为氧化铁;也就是说,氧化铁经过氧化焰,成为氧化亚铁,氧化亚铁冷却后与氧气接触,会再次氧化,成为氧化铁,这就像将一堆锈蚀严重的废铁放在炉内熔化,成
为氧化亚铁,然后放置起来还会再次氧化,生成氧化铁;铁锈,就是氧化亚铁二次氧化的结果,也是瓷器年轮斑点颜色的成因;铁元素在瓷器胎体氧化的颜色,多为红、黄、褐、赭、青灰或黑色;钙、镁、钠、钾这些微量元素,在瓷器烧成后遇到氧气也会二次氧化,只是它们氧化的颜色多为白色;此外,色彩釉、彩瓷,以及与瓷器表面紧密接触的颜色,对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比如,红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有些会成为红色,甚至比原来红釉的颜色更深,成为深红、紫红或紫黑色;蓝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有些会成为深蓝、老蓝或蓝黑色;黑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会成为黑色,往往很难辨认甚至不能辨认;比之单色釉瓷器和多彩瓷器,白釉瓷器年轮斑点的颜色就显得较为单纯,它们所呈现的颜色往往是铁元素氧化的本色,即黄、褐、赭、青灰或黑色,加上其它微量元素氧化的颜色与白釉颜色相近,因而白釉瓷器年轮斑点所呈现的颜色,多为黄、褐、赭、青、灰或黑色;(三)瓷器年轮斑点形状的辨别瓷器年轮斑点的形状,是区别瓷器年轮斑点与杂质斑点,棕眼、针孔、猪毛孔氧化状态的标志。瓷器的年轮斑点,是以氧气通过釉面气孔介入釉下胎体,逐渐扩散氧化微量元素积年形成的,因而以圆形居多;而瓷器的杂质斑点,棕眼、针孔、猪毛孔的氧化状态、多不具有这种“圆”的形状;最大年轮斑点的几种表现形态最大年轮斑点的显著特征,就是“大”而“圆”;而且这种“大”和“圆”,主要表现在圆心部位,而圆心部位以外,则可能是“扩散状态”、“放射状态”、“空心状态”或年轮斑点的“异化”、“畸形”状态,以及“虚假”的年轮斑点;“扩散状态”的年轮斑点,是指圆心之外,有颜色浅淡地带,而在颜色浅淡地带的外缘,有一圈或部分圆形的轮廓线,这种年轮斑点,氧化边缘往往较为清晰,比较容易辨别;“放射状态”的年轮斑点,是指圆心之外,由内向外呈放射状态,有一定距离的放射线;“空心状态”的年轮斑点,这是由于气孔周围釉层过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保鹏
申请(专利权)人:孙保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