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结构及其输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111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揭露一种触控面板结构及其输入方法,是适用于电子装置上。此触控面板结构至少包含一显示面板、一第一触控层、一第二触控层及一控制模块,其中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显示面板上,用于产生第一输入信号,第二触控层则形成于第一触控层上,用于产生第二输入信号,控制模块是与第一触控层或第二触控层电性连接,以接收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并据以操控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特别是有关于结合两种触 控层的触控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信息发达的现在社会,大量的数据知识得以通过数字数据的形成交流、整理及储存;而用来阅读、存取数字数据的电子装置,也就成为现代信,息社会 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尤其是各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如笔记型计算机及'个人数 字助理器等),其体积小、重量轻又方便携带,让使用者能随时随地查阅、浏览 及储存各种数字数据,是最佳的数字数据平台之一,也是信息业者致力研发的 重点。便携式电子装置一方面强调体积轻薄, 一方面又要有人性化的输入接口, 所以常以触控式面板来当作使用者与便携式电子装置间的人机接口。而当使用 者接触施压于此触控面板时,触控面板能感应施压的位置(甚或施压压力的大 小),根据施压的位置不同来代表不同的控制指令,藉此控制电子装置。更进一 步地,由于现在手写辨识技术的进步,当使用者欲将数据输入便携式电子装置 时,使用者能直接在触控面板上施压书写这些数据,便携式电子装置即根据触 控面板感应到的使用者书写痕迹,就能辨识使用者要输入的数据,进而将数据 输入储存至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手写输入不仅能减少便携式电子装置占用的空 间,使便携式电子装置不需采用体积较大的键盘;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更友善的 接口,让使用者能更方便地以直觉的方式通过触控面板控制便携式电子装置。然而,目前便携式电子装置所使用的触控面板分别有电阻式触控面板及电 容式触控面板。而电阻式触控面板需要施加压力于屏幕上来触动,因此使用者 于操作此类型触控面板时,不易以手指进行操作,而需以触控笔来输入;而电 容式触控面板为应用电容感应来触动,必须由使用者因此一般是一般均当使用 者进行手写输入时,由于现行便携式计算机的触控面板未能显示出现正操作写 入的笔迹,故常需一边进行手写输入字符, 一边抬头观看计算机显示屏幕以便 得知现正写入字符是否正确,不仅影响使用者操作的方便性也连带影响输入字 体的速度,且当输入笔划较多的字符时,也常会因为无法抓准输入笔划的相对 位置而影响辨识率,故于要求人性化的人机接口的趋势下,于触控面板进行手 写输入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请参阅图1,是为已知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此电阻式触控面板10包括一导电玻璃(IT0 Glass) 12、 一导电薄膜(IT0 Film) 16与复数个分 隔点(spacer) 14夹合其间。其中,导电玻璃12平行于图中Y轴方向的相对两 侧边121、 122,是通有不同的电压准位,以在导电玻璃12上产生垂直于图中Y 轴方向的电压梯度。而在导电薄膜16平行于图中X轴方向的相对两侧边161、 162,亦是通有不同的电压准位,以在导电薄膜16上产生垂直于图中X轴方向 的电压梯度。当手指对导电薄膜16施压,而使导电薄膜16与导电玻璃12相接 触。将导致导电薄膜16与导电玻璃12边缘处的电压准位产生变化。而透过侦 测导电薄膜16四个角落的电压准位值,即可推断出手指的压触位置。基本上, 电阻式触控面板具有高分辨率、厚度薄、低耗电、价位低、操作方便等优点, 不过有透光率较差、耐久度较差、准确度较低、使用者不易以手指进行操作, 而需以触控笔来输入等缺点。 ,请参阅图2,是为已知技术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电容式触控面板 20是以一玻璃基板22为主体,并且,在此玻璃基板22的上表面是依序制作有 一导电镀层24与一防刮涂膜26,而在此玻璃基板22的下表面制作有一电磁屏 蔽层28。导电镀层24是施加有一均匀的电场,而当手指接触到触控面板20表 面,手指与导电镀层24间将形成耦合电容而产生电流。透过侦测此电流的大小 与方向,即可定出手指的压触位置。电容式的优点为防尘、防火、防刮、及具 有高分辨率,但有价格昂贵、容易因静电或湿度而造成误动作、 一般使用者是 以手指接触输入,因此不易做较细致的输入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 特别是有关于结合两种触控层的触控面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通过两种触控层的触控面板结构,以触控方式实现 于显示面板上进行类鼠标的操作方式。缘是,为达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是适用于电子装置上。 此触控面板结构至少包含一显示面板、 一第一触控层、 一第二触控层及一控制 模块,其中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显示面板上,用于产生第一输入信号,第二触控 层则形成于第一触控层上,用于产生第二输入信号,控制模块是与第一触控层 或第二触控层电性连接,以接收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并据以操控电 子装置。依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更进一步提出一触控面板输入方法,适用于一 电子装置上,此方法至少包含步骤如下提供具有第一触控层及第二触控层的触控面板; 提供一输入组件于触控面板上操作点击、按压或拖曳等动作; 通过第一触控层感应点击或按压动作,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通过第二触控层感应拖曳动作,以产生第二输入信号; 提供一控制模块与第一触控层或第二触控层电性连接,以接收第一输入信 号或第二输入信号;以及根据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操控电子装置。承上所述,因依本专利技术的,由结合两种触控层 的触控面板结构,以达成于显示面板上进行类鼠标的触控操作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为已知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2是为已知技术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输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请参阅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结构的示意图。图中,触控面板结构 至少包含一显示面板31、 一第一触控层32、 一第二触控层33及一控制模块34, 其中第一触控层32形成于显示面板31上,用于产生第一输入信号321,第二触 控层33则形成于第一触控层32上,用于产生第二输入信号331,控制模块34 是与第一触控层32或第二触控层32电性连接,以接收第一输入信号321或第 二输入信号331,并据以操控电子装置。上述的第一触控层一般包括为一电阻式触控层,其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 一般包括为一点击动作或一按压动作,第二触控层一般包括为一电容式触控层, 其所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一般包括为一拖曳动作,控制模块更可具有一第一接 收单元及一第二接收单元,第一接收单元及第二接收单元是分别接收及处理第 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请参阅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输入方法的流程图。此方法适用于一 电子装置上,包含步骤如下步骤S41:提供具有第一触控层及第二触控层的触控面板; 步骤S42:提供一输入组件于触控面板上操作点击、按压或拖曳等动作; 步骤S43:通过第一触控层感应点击或按压动作,以产生第一输入信号; 步骤S44:通过第二触控层感应拖曳动作,以产生第二输入信号; 步骤S45:提供一控制模块与第一触控层或第二触控层电性连接,以接收第 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以及步骤S46:根据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操控电子装置。上述的输入组件一般包括为使用者的手指或是触控笔,第一触控层一般包括为一电阻式触控层,其所产生的第一输入信号一般包括为一点击动作或一按压动 作,第二触控层一般包括为一电容式触控层,其所产生的第二输入信号一般包 括为一拖曳动作,控制模块更可具有一第一接收单元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结构,适用于一电子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结构至少包含: 一显示面板; 一第一触控层,形成于该显示面板上,用于产生一第一输入信号; 一第二触控层,形成于该第一触控层上,用于产生一第二输入信号; 一控制模块,与该第一触控层或该第二触控层电性连接,以接收该第一输入信号或该第二输入信号,并根据该第一输入信号或该第二输入信号是操控该电子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顺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