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的译码优化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110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7
一种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的译码优化方法,涉及通信数据传输。步骤:进行LDPC码联合译码器操作初始化工作,对每一个分布式信源,计算各个变量节点的信道初始似然信息,未发送部分的由相关信源对应部分的后验LLR值与空间相关性计算获得;对LDPC码的变量节点和校验节点进行LLR值计算,并将变量节点的后验LLR值作为BCJR译码器的外信息,用于更新下一次迭代未发送部分;计算BCJR译码器前向推测和后向推测的信息量,并将两者相加输出作为LDPC码联合译码器的外信息;对LDPC码联合译码的后验LLR值进行硬判决操作,得到译码码字;对译码结果进行判定。实现信息的交互,提高系统译码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的译码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数据传输,尤其是涉及基于LDPC码的一种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的译码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线传感网络和视频移动通信中,发送端节点大多具有分布密集、数据集合量大和存储计算能力有限等特点。分布式信源编码(Distributed Source Coding,DSC)采用独自编码联合解码的模式,不通信的各个节点分离编码,编码后的信息发送到中心节点进行联合译码,将运算复杂度转至译码端,降低了节点编码端的计算量,符合分布式场景的功耗受限要求。1973年D.Slepian和J.Wolf(D.Slepian and J.Wolf.Noiseless coding of correlated information source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1973,19(4):471

480.)提出并证明了分离编码能达到和联合编码相同的压缩效率,这个压缩能达到的理论极限,称为Slepi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的译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LDPC码联合译码器操作初始化工作,对每一个分布式信源,计算各个变量节点的信道初始似然信息,其中未发送部分的由相关信源对应部分的后验LLR值与空间相关性计算获得;2)对LDPC码中变量节点的LLR值进行计算;3)对LDPC码中检验节点的LLR值进行计算;4)对LDPC码中变量节点后验LLR值进行计算;5)分别计算BCJR译码器前向推测和后向推测的信息量;6)计算BCJR译码器每个变量节点的信息量;7)根据步骤4)中变量节点后验LLR值的正负情况,对码字比特作硬判决操作,若为负,则码字判别为1,否则,判别为0;8)对译码结果进行判定,若译码序列满足校验方程或者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停止译码,输出译码序列;否则返回步骤1)更新各分布式信源未发送部分的信道似然信息,继续进行译码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的译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进行LDPC码联合译码操作初始化工作,对每一个分布式信源,计算各个变量节点的信道初始似然信息的具体方法为:对每一个分布式信源,计算各个变量节点的信道初始似然信息L
ch
,其中未发送部分的由相关信源对应部分的后验LLR值与空间相关性计算获得;不失一般性假设系统有两个马尔可夫相关信源S1与S2,以信源S1为例,其信道初始似然信息计算具体操作按照如下公式进行:每个分布式信源未发送部分的信道似然信息L
ch
在每次译码迭代时都利用相关信源对应部分的后验LLR值与空间相关性计算获得,随着译码迭代次数的增加,后验LLR值越准确,用其更新的未发送部分信道似然信息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少华陈虹虹徐位凯王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