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73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涉及婴幼儿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后颈带总成,所述后颈带总成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总成,通过海绵垫可以防止婴儿吐出的奶水顺着脸颊流到衣服上形成奶渍,降低护理人员的看护压力,通过电热丝Ⅰ可以将吸收的奶水通过升温而蒸发,防止奶水长时间附着在婴儿肌肤上,避免细菌依靠奶水中的营养物质而大量滋生,不会使婴幼儿患上皮肤疾病,通过伸缩总成可以根据婴儿颈部大小来调整松紧程度,既不会太紧而会勒住婴幼儿的脖子,使婴幼儿感到非常不适甚至影响呼吸,也不会松而导致不能起到阻止奶水乱流的效果,通过海绵围脖还能防止吐奶时飞溅的奶滴飘到别的地方。奶滴飘到别的地方。奶滴飘到别的地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幼儿护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

技术介绍

[0002]吐奶或溢奶是新生儿和婴儿很常见的现象,因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并未发育完全而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吐奶是生理性的,但婴儿吐出的奶水会顺着脸颊流到衣服上形成奶渍,奶渍非常难以清洗,并且奶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若婴儿吐奶流到身体上而没有及时清理,就会有细菌依靠奶水中的营养物质而大量滋生,而婴幼儿的抵抗能力较差,会使婴幼儿患上皮肤疾病,现有的处理方式使护理人员及时擦去吐出的奶水或通过带上脖套来阻止奶水乱流,而现有的脖套太紧就会勒住婴幼儿的脖子,使婴幼儿感到非常不适甚至影响呼吸,太松则不能起到阻止奶水乱流的效果,并且不能防止吐奶时飞溅的奶滴飘到别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本专利技术可以防止婴儿吐出的奶水乱流,避免奶水污染衣物,防止奶水长时间粘在婴儿肌肤上,能根据婴儿颈部大小调整松紧程度,可以防止吐奶时飞溅的奶滴飞溅。
[0004]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包括后颈带总成,所述后颈带总成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总成,两个所述伸缩总成远离所述后颈带总成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颈带总成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侧颈带总成远离所述后颈带总成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总成,所述后颈带总成的后侧连接导线套管的一端,所述导线套管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05]所述后颈带总成包括橡胶后颈带、电热丝Ⅰ、内腔Ⅰ、橡胶阻挡肋Ⅰ、导向带,所述橡胶后颈带的内部设有所述内腔Ⅰ,所述内腔Ⅰ的内部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所述电热丝Ⅰ,所述橡胶后颈带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带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导向带的外侧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所述橡胶阻挡肋Ⅰ,所述电热丝Ⅰ与所述开关电性连接。
[0006]所述伸缩总成包括橡胶中间带、导向通道、橡胶阻挡肋Ⅱ,所述橡胶中间带的内部设有所述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的内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所述橡胶阻挡肋Ⅱ,所述导向带与所述导向通道滑动连接。
[0007]所述橡胶阻挡肋Ⅰ和所述橡胶阻挡肋Ⅱ的方向相反且位置对应,所述橡胶阻挡肋Ⅰ和所述橡胶阻挡肋Ⅱ的截面均为三角形。
[0008]所述侧颈带总成包括橡胶侧颈带、电热丝Ⅱ、内腔Ⅱ,所述橡胶侧颈带的内部设有所述内腔Ⅱ,所述内腔Ⅱ的内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所述电热丝Ⅱ,所述电热丝Ⅱ与所述开关电性连接。
[0009]所述连接总成包括锁扣、锁舌、弹性连接带、连接环,一个所述橡胶侧颈带的一端
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弹性连接带的一端,两个所述弹性连接带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所述锁舌,所述橡胶侧颈带的外侧安装有两个所述锁扣,另一个所述橡胶侧颈带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两个所述连接环。
[0010]所述后颈带总成的前侧设有颈椎垫块,所述侧颈带总成和所述伸缩总成的内侧均设有海绵垫,所述侧颈带总成和所述伸缩总成的上端均设有海绵围脖。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通过海绵垫可以防止婴儿吐出的奶水顺着脸颊流到衣服上形成奶渍,降低护理人员的看护压力,通过电热丝Ⅰ可以将吸收的奶水通过升温而蒸发,防止奶水长时间附着在婴儿肌肤上,避免细菌依靠奶水中的营养物质而大量滋生,不会使婴幼儿患上皮肤疾病,通过伸缩总成可以根据婴儿颈部大小来调整松紧程度,既不会太紧而会勒住婴幼儿的脖子,使婴幼儿感到非常不适甚至影响呼吸,也不会松而导致不能起到阻止奶水乱流的效果,通过海绵围脖还能防止吐奶时飞溅的奶滴飘到别的地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前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颈带总成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总成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总成结构剖视图。
[0013]图中:1、后颈带总成;101、橡胶后颈带;102、电热丝Ⅰ;103、内腔Ⅰ;104、橡胶阻挡肋Ⅰ;105、导向带;2、海绵垫;3、海绵围脖;4、连接总成;401、锁扣;402、锁舌;403、弹性连接带;404、连接环;5、侧颈带总成;501、橡胶侧颈带;502、电热丝Ⅱ;503、内腔Ⅱ;6、伸缩总成;601、橡胶中间带;602、导向通道;603、橡胶阻挡肋Ⅱ;7、导线套管;8、控制板;9、开关;10、颈椎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15]结合附图1~5所述的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包括后颈带总成1,所述后颈带总成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总成6,两个所述伸缩总成6远离所述后颈带总成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颈带总成5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侧颈带总成5远离所述后颈带总成1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总成4,所述后颈带总成1的后侧连接导线套管7的一端,所述导线套管7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板8,所述控制板8上安装有开关9,所述开关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6]所述后颈带总成1包括橡胶后颈带101、电热丝Ⅰ102、内腔Ⅰ103、橡胶阻挡肋Ⅰ104、导向带105,所述橡胶后颈带101的内部设有所述内腔Ⅰ103,所述内腔Ⅰ103的内部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所述电热丝Ⅰ102,所述橡胶后颈带10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带105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导向带105的外侧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所述橡胶阻挡肋Ⅰ104,所述电热丝Ⅰ102与所述开关9电性连接。
[0017]所述伸缩总成6包括橡胶中间带601、导向通道602、橡胶阻挡肋Ⅱ603,所述橡胶中间带601的内部设有所述导向通道602,所述导向通道602的内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所述橡胶阻挡肋Ⅱ603,所述导向带105与所述导向通道602滑动连接。
[0018]所述橡胶阻挡肋Ⅰ104和所述橡胶阻挡肋Ⅱ603的方向相反且位置对应,所述橡胶阻挡肋Ⅰ104和所述橡胶阻挡肋Ⅱ603的截面均为三角形。
[0019]所述侧颈带总成5包括橡胶侧颈带501、电热丝Ⅱ502、内腔Ⅱ503,所述橡胶侧颈带501的内部设有所述内腔Ⅱ503,所述内腔Ⅱ503的内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所述电热丝Ⅱ502,所述电热丝Ⅱ502与所述开关9电性连接。
[0020]所述连接总成4包括锁扣401、锁舌402、弹性连接带403、连接环404,一个所述橡胶侧颈带501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弹性连接带403的一端,两个所述弹性连接带403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所述锁舌402,所述橡胶侧颈带501的外侧安装有两个所述锁扣401,另一个所述橡胶侧颈带501的一端分别安装有两个所述连接环404。
[0021]所述后颈带总成1的前侧设有颈椎垫块10,所述侧颈带总成5和所述伸缩总成6的内侧均设有海绵垫2,所述侧颈带总成5和所述伸缩总成6的上端均设有海绵围脖3。
[0022]实施例1,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包括后颈带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颈带总成(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总成(6),两个所述伸缩总成(6)远离所述后颈带总成(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侧颈带总成(5)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侧颈带总成(5)远离所述后颈带总成(1)的一端均安装有连接总成(4),所述后颈带总成(1)的后侧连接导线套管(7)的一端,所述导线套管(7)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板(8),所述控制板(8)上安装有开关(9),所述开关(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颈带总成(1)包括橡胶后颈带(101)、电热丝Ⅰ(102)、内腔Ⅰ(103)、橡胶阻挡肋Ⅰ(104)、导向带(105),所述橡胶后颈带(101)的内部设有所述内腔Ⅰ(103),所述内腔Ⅰ(103)的内部设有等角度分布的所述电热丝Ⅰ(102),所述橡胶后颈带(10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带(105)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导向带(105)的外侧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所述橡胶阻挡肋Ⅰ(104),所述电热丝Ⅰ(102)与所述开关(9)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伸缩式婴幼儿溢奶接收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总成(6)包括橡胶中间带(601)、导向通道(602)、橡胶阻挡肋Ⅱ(603),所述橡胶中间带(601)的内部设有所述导向通道(602),所述导向通道(602)的内部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所述橡胶阻挡肋Ⅱ(603),所述导向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琦张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