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金属手机壳体的生产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手机壳体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金属手机壳体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消费者对手机性能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耐用性上,由于手机中存有大量的个人信息以及联系记录,每次更换手机都需要进行数据转移,非常不便。
[0003]影响手机是否耐用的因素有多个,手机系统的优化、手机配置的高低、电池的耐用程度,均能直接影响手机是否耐用,但这些都是手机内在的元素,对于手机来说,手机壳体是人们直接接触的部分,也是保护整个手机的关键部分,手机壳体破损,将使得使用体验下降,同时使得对手机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保护消失,使得手机容易损坏,因此手机壳体需要耐摔耐磨,才能长期保护手机的电子元器件。
[0004]手机壳体通常分塑料和金属两种,塑料壳体质轻,使得手机便于携带,但是塑料强度不足,塑料壳体容易破损,因此质量好的手机通常采用强度高的金属制作壳体。
[0005]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一般强度高的金属如不锈钢,虽然强度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金属手机壳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锂、氟硼酸钾、碘化亚铜加入熔炼炉中,通入氮气排出空气,保持持续通入氮气,加热至900
‑
1000℃,保温30
‑
60分钟,获得金属溶液;步骤2),将金属溶液注入模具中;步骤3),将注入了金属溶液的模具浸入15
‑
20℃的水中冷却至30℃及以下;步骤4),将冷却的模具加热至500
‑
600℃,保温15
‑
20分钟;步骤5),将加热并保温完毕的模具自然冷却至100
‑
150℃;步骤6),将冷却至100
‑
150℃的模具浸入15
‑
20℃的水中冷却至45
‑
50℃;步骤7),将冷却至45
‑
50℃的模具取出,脱模,取出胚体;步骤8),给胚体上漆;步骤9),上漆后的胚体自然风干并冷却至室温,获得复合金属手机壳体;所述锂、氟硼酸钾、碘化亚铜的质量比例为1:0.03~0.08:0.06~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金属手机壳体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超拓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