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分离器及其应用方法和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技术

技术编号:282024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24
一种旋风分离器及其应用方法和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入口、分离筒、稳涡器、灰斗和排气芯管;所述的入口与所述的圆柱筒的顶部侧壁相通,所述的排气芯管的底部与圆柱筒连通,排气芯管的底部端面与入口的底部侧壁平齐,所述的分离筒的底部为排尘口,灰斗固定在分离筒的底部,分离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线排尘缝,所述的螺旋线排尘缝外设置排尘带,所述的排尘带与螺旋线排尘缝走向一致;在分离筒内排尘口附近设置稳涡器,所述的稳涡器为底部向上的无底板锥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旋风分离器结构简单,操作稳定。将旋风分离器应用于含尘气体分离时,其除尘效率高,与现有的旋风分离器相比,压降基本相同。压降基本相同。压降基本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风分离器及其应用方法和一种流化床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尘气体的离心分离与颗粒回收设备及其应用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含尘气体进行气固分离的旋风分离器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旋风分离器是一种利用高强度旋转气流的离心力场进行非均相分离的设备,因其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化工、食品、冶金、建材、环境等工业领域中。旋风分离器存在内部以高强度旋转的有势自由涡与有旋的强制涡组成的切向旋流,在径向对着轴心流动的汇流,在轴向的外层空间向下的下行流、内层空间向上的上行流的三种主流流动方式;同时在旋风分离器内还存在排气芯管短路流二次流、灰斗返气流、旋涡中心摆动等现象,这些现象引起了芯管短路流颗粒携带短路直接进入排气管排出,灰斗返气和旋涡中心摆动卷起分离到锥形筒排尘口及锥形筒侧壁上的颗粒进入旋转流场中,从而使旋风分离器的总体除尘效率下降。
[0003]本领域有大量研究证明旋风分离器内流场存在二次流和旋涡中心不稳定现象。
[0004]严超宇等.旋风分离器非稳态流场的简化分析[J].流体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分离器,包括入口、分离筒、稳涡器、灰斗和排气芯管;所述的分离筒由端部相通的圆柱筒和锥形筒,所述的入口与所述的圆柱筒的顶部侧壁相通,所述的排气芯管的底部与圆柱筒连通,排气芯管的底部端面与入口的底部侧壁平齐,所述的锥形筒的底部为排尘口,灰斗固定在锥形筒的底部,并与锥形筒的底部相通,在所述的分离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线排尘缝,所述的螺旋线排尘缝外设置排尘带,所述的排尘带与螺旋线排尘缝走向一致,用于将从器壁排尘缝排出的粉尘导入到旋风分离器的灰斗中;在锥形筒内排尘口附近设置稳涡器,所述的稳涡器为底部向上的无底板锥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口的横截面为矩形,入口的一面侧壁与圆柱筒的侧壁相切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线排尘缝设置于分离筒侧壁上,螺旋线旋转方向与旋风分离器内的气流旋转方向一致,所述的螺旋线排尘缝起始端位于入口的下部平面以下的位置,终止于锥形筒与灰斗相交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线排尘缝的起始端位于锥形筒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线排尘缝的开口宽度为1~50mm,更优选开口宽度为2~4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线排尘缝沿旋风分离器轴向的螺间距相等,在所述的分离筒侧壁上至少旋转1周,更优选旋转1.1~2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尘带设置于旋风分离器的分离筒的外壁,由上表面、外侧面、下表面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尘带与经过中心线平面截得为梯形平面,上下边平行;其截面面积为含尘颗粒质量输送率除以其10~50倍的堆密度;上下边的距离为0.5~1.5倍截面面积的平方根。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鸿何金龙刘亚林李学锋张翊甄栋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