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282024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共聚物组合物,包含n种聚合物组分或者由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构成,其中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各自独立地代表式(I)所示单体的加成聚合物(特别是自由基加成聚合物)和/或其混合物,或者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各自独立地包含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或基本上由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构成,其中各基团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共聚物组合物具有非常优异的黏度指数改进效果和低温性能改进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复合添加剂具有非常优异的低温性能改进性,表现为能够使加入该复合添加剂的润滑油组合物具有较低的倾点和低温粘度。油组合物具有较低的倾点和低温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添加剂及润滑油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聚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共聚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节能、环保和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已成为润滑油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对润滑油的黏度、黏温性能、低温性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高黏度指数多级内燃机油、液压油、齿轮油等能有效降低发动机冷启动时的摩擦磨损、非高温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降低燃料消耗及减少尾气排放,已经成为润滑油的发展趋势。
[0003]已知的是,低黏度润滑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通常不高于130,这导致其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油膜厚度低,界面磨损增加;同时在低温条件下,基础油中长链烷烃会析出,形成三维结构,基础油的流动性能变差,泵送能力和润滑性能降低,造成汽缸壁、活塞等设备磨损、液压设备反应延迟、传递效率降低,同时增加了燃油消耗。为了避免这一不利情况,在润滑油调和时往往需要添加黏度指数改进剂以改善润滑油的黏温性能,以提升非高温下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高温下设备的摩擦磨损。
[0004]为此,现有技术已经开发出了许多种类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其中,具有聚甲基丙烯酸酯结构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对提高润滑油的黏度指数具有更好的效果。
[0005]然而,尽管现有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型黏度指数改进剂能够改善润滑油的黏温性能或低温性能,但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随着润滑油的发展,对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性能表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现有技术仍旧需要性能更为优良的新型黏度指数改进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刻苦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共聚物组合物,同时还发现该共聚物组合物比如特别适合作为黏度指数改进剂使用,并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07]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至少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0008]1.一种共聚物组合物,包含n种聚合物组分或者由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构成,其中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各自独立地代表式(I)所示单体的加成聚合物(特别是自由基加成聚合物)和/或其混合物,或者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各自独立地包含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或基本上由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构成;符号n代表闭区间[2,∞]内的一个整数(优选代表闭区间[5,∞]内的一个整数,优选所述符号n所代表的整数的上限是20000、10000、5000、1000、500、200、100或者50),
[0009][0010]在式(I)或式(I-1)中,基团R1代表C
1-C
18
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基团R1代表C
1-C7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所述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占构成每种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的全部结构单元的比例(以摩尔为计)为从5%至50%(优选从7%至45%);基团R1代表C
8-C
18
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所述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占构成每种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的全部结构单元的比例(以摩尔为计)为从50%至95%(优选从55%至93%);
[0011]基团R2代表H或甲基(优选代表H);
[0012]设第i种聚合物组分的核磁共振法侧链平均碳原子数为X
i
,符号i代表从1至n的任意整数,以下关系式成立,
[0013]X1<X2<

<X
j
<

<X
n-1
<X
n
ꢀꢀ
(II)
[0014]设第i种聚合物组分占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Y
i
,符号i代表从1至n的任意整数,以下关系式成立,
[0015]Y1<Y2<

<Y
j
>

>Y
n-1
>Y
n
ꢀꢀ
(III)
[0016]在式(III)中,符号j代表闭区间[(n+1)/4,3(n+1)/4]内的一个整数(优选代表闭区间[(n+1)/3,2(n+1)/3]内的一个整数,更优选代表闭区间[2(n+1)/5,3(n+1)/5]内的一个整数),且Y1+Y2+

+Y
j
+

+Y
n-1
+Y
n
=100%。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组合物,其中X
j
代表闭区间[9.0,12.5]内的任意一个数值,优选代表闭区间[9.5,12.2]内的任意一个数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组合物,所述共聚物组合物的核磁共振法侧链平均碳原子数为从6至16,优选从6.5至15.3,优选从7.2至15,更优选从7.6至14.6,更优选从7.8至13.6,或者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或者所述共聚物组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各自独立地为从1万至100万,优选从1万至50万,更优选从1万至20万,或者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或者所述共聚物组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各自独立地为从1.2至3.5,优选从1.5至3.3。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式(I)所示的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C1直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2直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3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4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5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6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8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9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0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1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2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3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4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5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6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8
直链\支链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X1代表闭区间[6.5,12.0]内的任意一个数值(优选代表闭区间[6.8,11.5]内的任意一个数值),所述X
n
代表闭区间[12.2,18.0]内的任意一个数值(优选代表闭区间[12.5,17.5]内的任意一个数值)。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Y
j
为从20%至75%(优选从25%至65%),或者所述Y1或Y
n
为从0.01%至20%(优选从0.1%至10%)。
[0021]2.一种共聚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含混合p种聚合物组分的步骤,其中所述p种聚合物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聚物组合物,包含n种聚合物组分或者由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构成,其中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各自独立地代表式(I)所示单体的加成聚合物(特别是自由基加成聚合物)和/或其混合物,或者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各自独立地包含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或基本上由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构成;符号n代表闭区间[2,∞]内的一个整数(优选代表闭区间[5,∞]内的一个整数,优选所述符号n所代表的整数的上限是20000、10000、5000、1000、500、200、100或者50),在式(I)或式(I-1)中,基团R1代表C
1-C
18
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基团R1代表C
1-C7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所述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占构成每种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的全部结构单元的比例(以摩尔为计)为从5%至50%(优选从7%至45%);基团R1代表C
8-C
18
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所述一种或多种式(I-1)所示的结构单元占构成每种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的全部结构单元的比例(以摩尔为计)为从50%至95%(优选从55%至93%);基团R2代表H或甲基(优选代表H);设第i种聚合物组分的核磁共振法侧链平均碳原子数为X
i
,符号i代表从1至n的任意整数,以下关系式成立,X1<X2<

<X
j
<

<X
n-1
<X
n
ꢀꢀꢀꢀ
(II)设第i种聚合物组分占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Y
i
,符号i代表从1至n的任意整数,以下关系式成立,Y1<Y2<

<Y
j
>

>Y
n-1
>Y
n
ꢀꢀꢀꢀ
(III)在式(III)中,符号j代表闭区间[(n+1)/4,3(n+1)/4]内的一个整数(优选代表闭区间[(n+1)/3,2(n+1)/3]内的一个整数,更优选代表闭区间[2(n+1)/5,3(n+1)/5]内的一个整数),且Y1+Y2+

+Y
j
+

+Y
n-1
+Y
n
=10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X
j
代表闭区间[9.0,12.5]内的任意一个数值(优选代表闭区间[9.5,12.2]内的任意一个数值)。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组合物的核磁共振法侧链平均碳原子数为从6至16(优选从6.5至15.3,优选从7.2至15,更优选从7.6至14.6,更优选从7.8至13.6)。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或者所述共聚物组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各自独立地为从1万至100万(优选从1万至50万,更优选从1万至20万)。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种聚合物组分或者所述共
聚物组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各自独立地为从1.2至3.5(优选从1.5至3.3)。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式(I)所示的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C1直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2直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3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4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5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6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8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9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0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1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2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3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4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5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6
直链\支链烷基酯、(甲基)丙烯酸C
18
直链\支链烷基酯中的一种或多种。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X1代表闭区间[6.5,12.0]内的任意一个数值(优选代表闭区间[6.8,11.5]内的任意一个数值),所述X
n
代表闭区间[12.2,18.0]内的任意一个数值(优选代表闭区间[12.5,17.5]内的任意一个数值)。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Y
j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段庆华鱼鲲李云鹏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