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024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装置,应用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该电路在指定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关,开关在满足预设闭合条件时闭合,或者,在未满足预设闭合条件时断开,如果开关设置于第一开关管与电感的连接点和第一开关管与飞跨电容的连接点之间,母线电压由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共同承担;如果开关设置于第二二极管与飞跨电容的连接点和第二二极管与第一均压电容的连接点之间,第二二极管处于断路状态,不会承受母线电压,因此,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第二二极管难以选型、存在过压击穿风险的问题,并降低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设计成本。并降低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设计成本。并降低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特别涉及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种较为普遍的应用场景中,多个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端需要同时并联于直流母线,由直流母线汇流后接入后级电路。在这种应用场景下,如果存在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先于直流母线上所连接的其他升压功率变换电路上电,直流母线上将存在由该先上电的升压功率变化电路所建立的母线电压,而该母线电压会对直流母线上其他未上电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带来影响。
[0003]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的三电平飞跨电容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当并联于同一直流母线上的其他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先上电时,未上电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会存在母线电压V
bus
,此时,该路未上电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飞跨电容C1的电容电压和其输入侧的输入电压V
in
均为0V,电容C2和C3已经有电压,开关管T1相当于被二极管D2和二极管D5双向短路,因此,该路未上电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入侧、电感L1、开关管T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均压电容、第二均压电容、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第一开关管、带有反并联二极管的第二开关管、飞跨电容和至少一个开关,其中,所述电感、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均压电容,以及所述第二均压电容依次串联,形成第一串联支路;所述第一串联支路的一端作为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一串联支路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负极输入端;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串联连接,形成第二串联支路;所述第二串联支路的一端与所述电感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串联连接点相连,所述第二串联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飞跨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串联连接点相连,所述飞跨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串联连接点相连;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电感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一开关管与所述飞跨电容的连接点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飞跨电容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均压电容的连接点之间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位置;所述开关的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以在满足预设闭合条件时闭合,或者,在未满足所述预设闭合条件时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闭合条件包括所述升压功率变换电路的输入电压达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或者,所述飞跨电容的电容电压达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阈值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阈值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常开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开开关为继电器、接触器以及不含反并联二极管的半导体开关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串联连接点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均压电容和所述第二均压电容的串联连接点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升压功率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军汪昌友耿后来薛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