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001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涉及直升机加温装置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直升机加热设备操作不方便、电加热功率不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升机自加温装置空调管路控制阀门设置在原机加温炉通往驾驶舱的通风管道上;气路分配装置设置在原机右侧货舱底部通风管道上;加温软管通过气路分配装置从原机右侧货舱底部通风管道引出3根分别通往主减速器舱、发动机舱和辅助动力舱,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通往主减速器的加温软管的出风口处,航空转接插头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连接直升机温控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可以对动力与传动系统进行预热,降低动力与传动系统磨损,提高直升机低温启动的可靠性,提高系统使用寿命。提高系统使用寿命。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直升机即热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东北、西北部分山区冬季温度接近零下

40℃,环境温度已经远远超过直升机启动的最低温度,直升机润滑系统和蓄电池启动系统性能下降,造成动力与传动系统磨损严重、使用寿命下降,经常发生直升机启动失败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在这种气温环境下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因此,需要在直升机启动前给直升机的动力与传动系统进行预热,从而启动直升机。
[0003]目前,我国还没有其它单位研制生产过直升机自加温装置。在国外,如俄罗斯,针对米171 系列直升机的加温主要依靠大型加温车,对直升机进行整体送风,因为俄罗斯国内绝大部分地区冬季温度都低于

40℃,并且持续时期长,所以在每个机场都配有多台直升机加温车。这种加温车制造成本高,限制性较大,不适用于我国的情况。我国国内低温地区主要在西北、东北部分山区,且持续时间不长,由于山区机场设施相对简陋,不适合大型加温车的使用、存放。并且在野外执行飞行任务较多,因此需要随机携带加温设备,所以大型加温车也无法满足要求。
[0004]中国专利CN203116272U公开了一种直升机用的加温装置,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的电加热管和控制电路、固定于机壳下部的风机、机壳顶部的控制面板和加热风管出口;采用组合模块化集成设计,优化布局结构,体积小;控制电路实现了温度控制调节操作方便、控制快速平稳的功能,保证了被加温对象的设备安全。
[0005]虽然目前有少量直升机加温配备为电加热加温系统,由于功率不足,仅有5Kw,通过计算,为了使直升机达到低温启动所需热量,功率需要80Kw,因此现有的电加热加温系统远远无法达到要求。
[0006]因此,研发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解决上述问题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在低温环境下启动米

171直升机时,直升机加热设备操作不方便、电加热功率不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可以对动力与传动系统进行预热,降低动力与传动系统磨损,提高直升机低温启动的可靠性,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0008]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直升机自加温装置包括空调管路控制阀门、气路分配装置、加温软管、温度传感器和航空转接插头,空调管路控制阀门设置在原机加温炉通往驾驶舱的通风管道上;气路分配装置设置在原机右侧货舱底部通风管道上;加温软管通过气路分配装置从原机通右侧货舱底部通风管道引出3根分别通往主减速器舱、发动机舱和辅助动力舱,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通往主减速器的加温软管的出风口处,航空转接插头一端连接
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连接原机温控系统。
[0010]本技术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中,采用的加温软管为三层结构,且内表面和外表面包裹高温胶;其中,加温软管内层为特殊聚酯纤维,中间层为隔热保温泡沫棉,且弹性钢丝包覆于加温软管中间,外层为白色高强度聚酯纤维;加温软管具有耐高温性能好、空气流量适当、体积小、重量轻、存储运输方便的优点;
[0011]为了保证加温效率,采取加温软管总的长度、截面积和原机加温通风管路长度、截面积大致相当的原则,经过综合考虑,优选加温软管直径、长度如下:
[0012]主减速器舱加温软管:Φ100mm,长度3000mm;
[0013]发动机舱加温软管:Φ80mm,长度3000mm;
[0014]辅助动力装置舱加温软管:Φ60mm,长度3000mm。
[0015]进一步的,空调管路控制阀门安装在原机驾驶舱底部靠右的可拆卸蒙皮上的检查口盖的上方,原位替换Φ120mm、长220mm的原机通往驾驶舱的通风管道。
[0016]进一步的,空调管路控制阀门包括空调管路和手动阀门。其中,手动阀门具有到位自锁功能,防止开通、关闭不到位的情况。直升机在地面加温时,关闭手动阀门,截断通往驾驶舱的热风,减少加温能量损耗,提高加温效率;加温完成后,打开手动阀门,恢复原机空调管路状态。
[0017]进一步的,气路分配装置在原机螺钉孔位固定安装,气路分配装置中间位置设有1个 350mm*200mm的窗口,便于加温软管的安装和拆卸。
[0018]进一步的,气路分配装置采用的材料型号为LY12

CZ。
[0019]进一步的,空调管路控制阀门采用的材料为LY12

CZ。
[0020]进一步的,气路分配装置还包括恢复口盖,恢复口盖通过4个快卸螺钉固定在气路分配装置上。
[0021]本技术的自加温装置在少量改变直升机结构的前提下,摒弃传统的加温车等附加加温设备,直接利用原机的煤油加温炉作为热源,利用空调管路控制阀门,从原机加温通风系统管道引出 3条可拆卸的便携加温通风软管分别为发动机舱、主减速器舱和辅助动力舱通风加温,利用原机温控电路和告警系统进行温度控制、超温保护。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施性强,使用方便、快捷,极大的增加野外执行任务能力;所有接头均采用快卸接头,满足任务要求,在15min内拆装完毕;飞行时将本装置取下,不影响原机空中状态,飞机基本恢复初始状态。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直升机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的温度传感器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的空调管路控制阀门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的气路分配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0]实施例
[0031]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直升机自加温装置包括空调管路控制阀门、气路分配装置、加温软管、温度传感器和航空转接插头,空调管路控制阀门设置在原机加温炉通往驾驶舱的通风管道上;气路分配装置设置在直升机右侧货舱底部通风管道上;加温软管通过气路分配装置从原机右侧货舱底部通风管道引出3根分别通往主减速器舱、发动机舱和辅助动力舱,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通往主减速器的加温软管出风口处,航空转接插头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连接原机温控系统。
[0032]进一步的,空调管路控制阀门安装在原机驾驶舱底部靠右的可拆卸蒙皮上的检查口盖的上方,原位替换Φ120mm、长220mm的原机通往驾驶舱的通风管道。
[0033]进一步的,空调管路控制阀门包括空调管路和手动阀门。其中,手动阀门具有到位自锁功能,防止开通、关闭不到位的情况。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管路控制阀门、气路分配装置、加温软管、温度传感器和航空转接插头,所述空调管路控制阀门设置在原机加温炉通往驾驶舱的通风管道上;所述气路分配装置设置在原机右侧货舱底部通风管道上;所述加温软管通过气路分配装置从原机右侧货舱底部通风管道引出3根分别通往主减速器舱、发动机舱和辅助动力舱,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通往主减速器的加温软管出风口处;所述航空转接插头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连接原机温控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自加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管路控制阀门安装在原机驾驶舱底部靠右的可拆卸蒙皮上的检查口盖的上方,原位替换Φ120mm、长220mm的原机通往驾驶舱的通风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刘斌王昭谷鹏举郭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新宇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