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卡的声音接孔的测试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412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卡的声音接孔的测试装置及其方法,用以检测个人计算机中的声卡的至少一声音接孔是否能正常发声,每一声音接孔提供至少一声音信道,该声音信道用以传输声音信号。该测试系统包括:驱动电路与多个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声卡与外部电压源,驱动电路根据所接收的声音信号改变驱动电路中的电流传递路径。发光单元电性连结于驱动电路,发光单元接收驱动电路所发出的电流使发光单元驱动发光。选择一测试的声音信道,并对其发送声音信号。测试装置在接收到声音信号后,会驱动发光组件发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一种应用发 光组件检测多声道的声卡的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个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加快,个人计算机也幵始可以提供更强大的多媒体娱乐。例如MPEG系列影音的播放能力,从过去VCD所用的MPEG-1 、 分辨率为320*240、双声道影片,提高到了现在一般DVD影片所采用的 MPEG-2、分辨率为720*480、 5.1声道影片。其中,个人计算机除了支持处理 更高的影片分辨率外,对于音效的处理能力也得到相对的提高。目前的声卡(SoundCard) —般最少会提供双声道输出,为了配合更好的 影音效果,甚至会提供2.1、 5.1声道或7.1声道的输出。其中,所谓多声道换 句话说就是多个独立发声的信道(Channel)。当然, 一般而言,只要利用两 个声道的扬声器就可以模拟出立体声的效果。请参考图1的7.1声道喇叭示意图。多声道的输出通常是以"x.l"来表示, 其中"x"意指的是"x"个环绕喇叭(Surround Speaker),而".1"意指的就 是重低音喇叭(Subwoofer Speaker)。其中,7.1声道喇叭分别具有右前置喇 叭、左前置喇叭、中置喇叭、左侧喇叭、右侧喇叭、右后置喇叭、左后置喇叭 与一个重低音喇叭。而5.1声道喇叭则是比7.1声道少了左侧喇叭与右侧喇叭, 4声道喇叭或4.1声道喇叭则是少了中置喇叭。通过个人计算机110对影音环境的模拟运算,使得使用者在观看影片或进 行游戏时,多声道喇叭可以提供更为真实的效果。当然,如果具有更多的环绕 喇叭的话,就可以提供定位更为准确的听觉环境。一般厂商对于检测声卡120是否能正常运作都是采用人工监听的方式。如 果是双声道的声卡120,测试人员仅需监听两个声道的发声是否有异常即可得 知。但是,对于多声道的声卡120而言,此项测试方法容易造成以下缺点第一种会发生的问题是信号线的连接是否正确、第二种会发生的问题就是是测试 人员的判定是否正确。同时,将多声道的声卡120与所有的喇叭串接起来是一件耗时的工作。而 且测试人员若在安装的过程中不慎将喇叭装错的话,会使得发声喇叭出现发声 错位。另外,要测试多声道喇叭的话需要有相当大的场地才能进行环绕音场的 测试。最麻烦的是,测试人员在多声道喇叭的环绕下,会不容易区分出哪个是 有问题的喇叭。所以,对于多声道的声卡120的测试会有相当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卡声音接孔的测试系统,用以检测声 卡的多个声道是否能正常发声,并通过发光组件的发光来判断对应的声道是否 能正常发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驱动电路 与发光组件。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音频信号转换单元,驱动电路根据所接收的 仿真信号用以发送电流。发光组件电性连结于驱动电路,发光组件接收驱动电 路所发送的电流使其驱动发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声卡声道的测试方法,用以检测声卡的 多个声道是否能正常运作及是否存在漏音,并通过发光组件的发光来判断对应 声道是否能正常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多个驱动电路与多个发光组件。将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声卡与发光组 件之间。驱动电路根据声音信号,驱动发光组件发光。本专利技术利用发光组件作为声卡声道的测试显示依据,测试人员根据发光组 件的发光就可以判断对应声音信道的声音接孔是否正常运作。或者是检测声音 信道间是否存在有漏音的状况,大为简化了测试程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 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7.1声道喇叭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声卡的声音接孔的测试装置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声卡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4a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装置连结7.1声道的示意图4b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电路的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10 —个人计算机120 —声卡 200—测试装置 210—个人计算机220— 声卡221— 第一声音接孔222— 第二声音接孔223— 第三声音接孔224— 第四声音接孔230— 驱动电路231— 第一电阻232— 第二电阻233— 第三电阻234— 晶体管 240—发光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声卡的声音接孔的测试装置,用以检测个人计算机中的声卡 的至少一声音接孔是否能正常发声。在声卡的每一声音接孔提^^至少一声音信道,每一个声音信道用以传输声音信号。 一般的声卡提供了双声音信道、2.1 声音信道、4声音信道、4.1声音信道、5.1声音信道或7.1声音信道。声道数 量越多代表可以安装对应越多数量的喇叭,使得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声音定位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声卡220的声音接孔的测试装置200包括驱动电路230与发光 组件240。请参考图2所示,此为本专利技术的声卡的声音接孔的测试装置连接示 意图。驱动电路230电性连接于声卡220与外部电压源,驱动电路230根据所 接收的声音信号改变驱动电路230中的电流传递路径。声音信号可以是但不仅 限定为正弦波。发光组件240电性连结于驱动电路230,发光组件240接收驱 动电路230所发出的电流使得发光组件240驱动发光。发光组件240可以是发 光二极管(LED)或其它种类的可电致发光物,且发光组件240依照声音信道 的不同,可采用其对应的颜色来显示。例如,前置喇叭可以用红色的发光组件 240来显示,后置喇叭则可以用蓝色的发光组件240来显示。请参考图3所示,此为本专利技术的声卡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首先,提供 多个驱动电路与多个发光组件(步骤S310)。而后,将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 声卡与发光组件之间(步骤S320)。接着,选择出一声音信道,并提供声音 信号至该声音信道(步骤S330),并持续播放一固定时间。随后,驱动电路 根据声音信号,驱动发光组件发光(步骤S340)。最后,检测此声音信道的 发光组件是否正常运作(步骤S350)。若正常运作的话,则重复步骤S330至 步骤S350直到所有的声音信道被检测完为止。在本专利技术中,该驱动电路接收该声音信号,改变该驱动电路中的电流传导 路径,使其输出电流驱动该发光组件发光。同时,也可以提供一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根据所接收的仿真信号用以发 送电流至该发光组件驱动发光。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专利技术,请同时参考图3、图4a图与图4b图所示。图 4a图与图第4b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测试装置连结7.1声道的示意图与本专利技术的驱 动电路的示意图。在图4a中,对于每一个声音信道会对应连接一组驱动电路 230与发光组件240。在图4b中以右前置喇叭、左前置喇叭两个声音信道为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此 实施例中的7.1声音信道的声卡220提供了四个声音接孔,分别为第一声音接 孔221、第二声音接孔222、第三声音接孔223与第四声音接孔224。第一声 音接孔221分别提供右前置喇叭、左前置喇叭的声音信道;第二声音接孔222 分别提供左侧喇叭、右侧喇叭的声音信道;第三声音接孔223分别提供右后置喇叭、左后置喇叭的声音信道;第四声音接孔224则提供中置喇叭与重低音喇叭的声音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声卡的声音接孔的测试装置,用以检测个人计算机中的一声卡的至少一声音接孔是否能正常发声,每一该声音接孔包括至少一声音信道,该声音信道用以传输一声音信号,其特征在于,该测试系统包括: 多个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该声卡与一外部电压源,该驱动电路根据所接收的该声音信号改变该驱动电路中的电流传递路径;以及 多个发光组件,电性连结于该驱动电路,该发光组件接收该驱动电路所发出的电流,使该发光组件驱动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丁浩王顶卓时钟陈玄同刘文涵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