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光辉专利>正文

一种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32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CT扫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和卧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防潮垫,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床板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小转轴,所述床板的左侧连接有大转轴,所述卧板位于大转轴的左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该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与现有的普通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相比,防潮垫对装置起隔潮的作用,护栏避免病人从床板上掉落,把手放置定位板之间进行固定,根据复位弹簧调整固定板与定位板的距离,使得病人的手部保持固定的姿势,通过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螺纹杆、螺纹套筒与卧板的设置,能够对卧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进行调节。卧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进行调节。卧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CT扫描
,具体为一种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T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应用于计算机轴向断层扫描中的扫描仪可产生X光,这是一种强大的电磁能,CT扫描将传统的成像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与仅仅显示骨胳和器官的轮廓不同,CT扫描可以构建完整的人体内部三维计算机模型,医生们甚至可以一小片一小片地检查患者的身体,以便精确定位特定的区域。
[0003]现有的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工作时不能根据病人的需要对病人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使得在进行CT扫描时不方便,从而影响检查的质量,同时,病人需要双手放置在后面,由于双手无法保持固定的姿势,时间长了不仅产生手部的麻木不适感,而且得到的图像无法诊断,需要重新扫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工作时不能根据病人的需要对病人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使得在进行CT扫描时不方便,从而影响检查的质量,同时,病人需要双手放置在后面,由于双手无法保持固定的姿势,时间长了不仅产生手部的麻木不适感,而且得到的图像无法诊断,需要重新扫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包括底板和卧板,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防潮垫,且底板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上方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小转轴,且小转轴的前端活动连接有护栏,所述床板的左侧连接有大转轴,且大转轴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卧板位于大转轴的左侧,且卧板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侧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左侧连接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下方设置有软垫,所述底板的左侧上方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右侧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右侧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右侧设置有从动轮,且从动轮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方设置有螺纹套筒,且螺纹套筒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
[0006]优选的,所述护栏通过小转轴与床板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护栏呈对称状安装于床板的前后两端。
[0007]优选的,所述床板通过大转轴与卧板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床板的中轴线与大转轴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复位弹簧与定位板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固定板的中轴
线与定位板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
[0009]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为啮合,且主动轮的中轴线与从动轮的中轴线之间呈90
°

[00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套筒之间为螺纹连接,且螺纹杆的中轴线与螺纹套筒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防潮垫与护栏的设置,防潮垫是防水的,即可起到对装置隔潮的作用,护栏沿床板的前后两端边缘呈方形分布,护栏的设置能够避免病人从床板上掉落,用以保障病人的安全,不用时还可通过转轴放下,便于操作、设计合理;
[0013]2.本技术通过固定板、复位弹簧、定位板与软垫的设置,把手放置定位板之间进行固定,根据复位弹簧调整固定板与定位板的距离,使得病人的手部保持固定的姿势,不仅减缓了病人的不适感,而且不会影响病人不同部位的诊断结果,设置有软垫,让病人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CT检查;
[0014]3.本技术通过电机、主动轮、从动轮、螺纹杆、螺纹套筒与卧板的设置,利用电机带动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运动,使得螺纹杆与螺纹套筒螺纹旋转,能够对卧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病人的位置,便于对病人进行CT扫描,提高了检查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卧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板;2、防潮垫;3、支撑杆;4、液压缸;5、床板;6、小转轴;7、护栏;8、大转轴;9、升降杆;10、卧板;11、固定座;12、固定板;13、复位弹簧;14、定位板;15、软垫;16、固定杆;17、安装盒;18、电机;19、主动轮;20、从动轮;21、螺纹杆;22、螺纹套筒;23、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和卧板10,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防潮垫2,且底板1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且液压缸4的上方设置有床板5,床板5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小转轴6,且小转轴6的前端活动连接有护栏7,护栏7通过小转轴6与床板5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护栏7呈对称状安装于床板5的前后两端,通过防潮垫2与护栏7的设置,防潮垫2是防水的,即可起到对装置隔潮的作用,护栏7沿床板5的前后两端边缘呈方形分布,护栏7的设置能够避免病人从床板5上掉落,用以保障病人的安全,不用时还可通过转轴放下,便于操作、设计合理;
[0021]床板5的左侧连接有大转轴8,且大转轴8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9,卧板10位于大转
轴8的左侧,且卧板10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11,床板5通过大转轴8与卧板10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床板5的中轴线与大转轴8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固定座1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2,且固定板12的左侧连接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的左侧连接有定位板14,且定位板14的下方设置有软垫15,固定板12通过复位弹簧13与定位板14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固定板12的中轴线与定位板14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通过固定板12、复位弹簧13、定位板14与软垫15的设置,把手放置定位板14之间进行固定,根据复位弹簧13调整固定板12与定位板14的距离,使得病人的手部保持固定的姿势,不仅减缓了病人的不适感,而且不会影响病人不同部位的诊断结果,设置有软垫15,让病人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CT检查;
[0022]底板1的左侧上方设置有固定杆16,且固定杆16的右侧设置有安装盒17,安装盒17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8,且电机18的右侧设置有主动轮19,主动轮19的右侧设置有从动轮20,且从动轮20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杆21,主动轮19与从动轮20之间为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介入扫描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和卧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防潮垫(2),且底板(1)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且液压缸(4)的上方设置有床板(5),所述床板(5)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小转轴(6),且小转轴(6)的前端活动连接有护栏(7),所述床板(5)的左侧连接有大转轴(8),且大转轴(8)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9),所述卧板(10)位于大转轴(8)的左侧,且卧板(10)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2),且固定板(12)的左侧连接有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的左侧连接有定位板(14),且定位板(14)的下方设置有软垫(15),所述底板(1)的左侧上方设置有固定杆(16),且固定杆(16)的右侧设置有安装盒(17),所述安装盒(17)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8),且电机(18)的右侧设置有主动轮(19),所述主动轮(19)的右侧设置有从动轮(20),且从动轮(20)的上方设置有螺纹杆(21),所述螺纹杆(21)的上方设置有螺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光辉杨莉云蒋荣
申请(专利权)人:吉光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