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19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增氧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两端的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口,所述矩形通口内壁的顶部、底部与安装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分别与转轴一的顶端、底端滚动连接,所述转轴一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一外壁与叶轮的内壁固定连,所述浮体表面开设有T型槽道,所述T型槽道内壁的顶部与轴承二顶部固定连接。该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通过驱动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使安装座震动,同时也使连接杆震动,从而使第一缓冲弹簧压缩产生缓冲效果,同时也使活动杆一、活动杆二反向移动,使滑块一、滑块二反向移动,从而使第二缓冲弹簧、第三缓冲弹簧被压缩,从而产生缓冲效果。从而产生缓冲效果。从而产生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


[0001]本技术涉及增氧机
,具体为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

技术介绍

[0002]水车式增氧机一电动机为动力,通过减速器减速,带动叶轮转。工作时,叶轮上叶片部分或全部浸没于水中。旋转过程中,叶片刚入水时,桨叶击打水面,激起水花,并把空气压入水中,同时产生强劲的作用力,一方面把表层的水压入池底,另一方面将水推向后流动。当桨叶与水面垂直时,则产生一个与水面平行的作用力,形成一股定向的水流。当桨叶即将离开水面时,在叶背形成负压,可以将下层水提升。当桨叶离开水面时,它把存在叶弯的水和叶片上的水往上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一步被甩向空中,从而激起强烈的水花和水露,将大量空气进一步溶解。叶轮转动形成的气流,也可以加速空气的溶解。但是现有的技术中,由于电机工作时产生震动,不仅会使气浮船失去平衡,并且对电机本身也会产生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解决了由于电机工作时产生震动,不仅会使气浮船失去平衡,并且对电机本身也会产生损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两端的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口,所述矩形通口内壁的顶部、底部与安装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分别与转轴一的顶端、底端滚动连接,所述转轴一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一的外壁与叶轮的内壁固定连,所述浮体的表面开设有T型槽道,所述T型槽道内壁的顶部与轴承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二的底部与转轴二的顶端滚动连接,所述转轴二的底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的外壁分别与皮带一的左端、皮带二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一的右端贯穿T型槽道右侧的内壁延伸至与位于以所述浮体正面中线为对称轴的右侧的转轴一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二的左端贯穿T型槽道左侧的内壁延伸至与位于以所述浮体正面中线为对称轴的左侧的转轴一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背面与安装座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背面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U型底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U型底座的一面与T型槽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一侧分别与活动杆一、活动杆二通过螺钉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一的一端与滑块一的一侧通过螺钉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滑块一套设在转轴三的外壁上,所述转轴三的两端均与U型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一的一端与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U型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二的一端与滑块二的一侧通过螺钉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滑块二套设在转轴三的外壁上,所述滑块二的一端与第三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板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块套设在转轴三的外壁上,所述板块的一面与U型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叶轮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背面与浮体的背面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叶轮的背面设置有保护网罩,所述保护网罩的两侧与矩形通口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保护网罩为半圆弧形,且该保护网罩的直径大于叶轮的直径。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以安装座正面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在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弹簧位于转轴三的一侧。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该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该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通过驱动电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使安装座震动,同时也使连接杆震动,从而使第一缓冲弹簧压缩产生缓冲效果,同时也使活动杆一、活动杆二反向移动,从而使滑块一、滑块二反向移动,从而使第二缓冲弹簧、第三缓冲弹簧被压缩,从而产生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浮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保护网罩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驱动电机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浮体、2矩形通口、3轴承一、4转轴一、5叶轮、6保护网罩、7挡板、8 T型槽道、9皮带一、10转轴二、11驱动电机、12轴承二、13皮带二、14安装座、15连接杆、16活动杆一、17活动杆二、18第一缓冲弹簧、19转轴三、20滑块一、21第二缓冲弹簧、22滑块二、23第三缓冲弹簧、24板块、25 U型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包括浮体1,浮体1的两端的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口2,矩形通口2内壁的顶部、底部与安装有轴承一3,轴承一3分别与转轴一4的顶端、底端滚动连接,转轴一4的数量为两个,转轴一4的外壁与叶轮5的内壁固定连,叶轮5的一侧设置有挡板7,挡板7的背面与浮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安装挡板7可以避免水花溅洒到驱动电机11上,叶轮5的背面设置有保护网罩6,保护网罩6的两侧与矩形通口2的内壁固定连接,安装保护网罩6不仅可以保护水里的生物,也可以保护叶轮5,保护网罩6为半圆弧形,且该保护网罩6的直径大于叶轮5的直径,浮体1的表面开设有T型槽道8,T型槽道8内壁的顶部与轴承二12的顶部固定连接,轴承二12的底部与转轴二10的顶端滚动连接,转轴二10的底端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轴二10的外壁分别与皮带一9的左端、皮带二13的右端传动连接,皮带一9的右端贯穿T型槽道8右侧的内壁延伸至与位于以浮体1正面中线为对称轴的右侧的转轴一4的外壁传动连接,皮带二13的左端贯穿T型槽道8左侧的内壁延伸至与位于以浮体1正面中线为对称轴的左侧的转轴一4的外壁传动连接,驱动电机11的背面与安装座14的正面固定连接,安装座14的背面与连接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5的数量为两个,且以安装座14正面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在两侧,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弹簧1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弹簧18的另一端与U型底座25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缓冲弹簧18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一些震动力,第一连接弹簧18位于转轴三19的一侧,U型底座25的一面与T型槽道8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杆15另一端的一侧分别与活动杆一16、活动杆二17通过螺钉进行活动连接,活动杆一16的一端与滑块一20的一侧通过螺钉进行活动连接,滑块一20套设在转轴三19的外壁上,转轴三19的两端均与U型底座25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块一20的一端与第二缓冲弹簧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缓冲弹簧21的另一端与U型底座25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缓冲弹簧21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一些震动力,活动杆二17的一端与滑块二22的一侧通过螺钉进行活动连接,滑块二22套设在转轴三19的外壁上,滑块二22的一端与第三缓冲弹簧2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缓冲弹簧23的另一端与板块24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三缓冲弹簧23可以产生缓冲效果,从而可以分解一些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车式增氧机用气浮船,包括浮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的两端的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口(2),所述矩形通口(2)内壁的顶部、底部与安装有轴承一(3),所述轴承一(3)分别与转轴一(4)的顶端、底端滚动连接,所述转轴一(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一(4)的外壁与叶轮(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浮体(1)的表面开设有T型槽道(8),所述T型槽道(8)内壁的顶部与轴承二(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二(12)的底部与转轴二(10)的顶端滚动连接,所述转轴二(10)的底端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二(10)的外壁分别与皮带一(9)的左端、皮带二(13)的右端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一(9)的右端贯穿T型槽道(8)右侧的内壁延伸至与位于以所述浮体(1)正面中线为对称轴的右侧的转轴一(4)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皮带二(13)的左端贯穿T型槽道(8)左侧的内壁延伸至与位于以所述浮体(1)正面中线为对称轴的左侧的转轴一(4)的外壁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的背面与安装座(14)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14)的背面与连接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弹簧(1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8)的另一端与U型底座(2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U型底座(25)的一面与T型槽道(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5)另一端的一侧分别与活动杆一(16)、活动杆二(17)通过螺钉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一(16)的一端与滑块一(20)的一侧通过螺钉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钦雷鸣胡宾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县杰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