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戴式呕吐物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167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2
耳戴式呕吐物吸引装置,包括穿戴部件、集液瓶和负压吸引器,穿戴部件包括唇部贴片,唇部贴片的侧面设置有粘胶层,唇部贴片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接口,连接接口由橡胶材料制成,唇部贴片的两侧均连接有挂耳: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呕吐物吸引到集液瓶内,并且透过粘贴唇部贴片和挂耳方便固定及收集呕吐物,新技术对于有高危因素导致频繁呕吐的患者使用方便,护理方便,避免呕吐物沾染衣物。避免呕吐物沾染衣物。避免呕吐物沾染衣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戴式呕吐物吸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耳戴式呕吐物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患者由于胃肠道梗阻、化疗、妊娠,手术后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多种原因会出现呕吐等症状,一般患者呕吐时通常呕吐时将身体转向一侧,呕吐到相应的器皿内,但是低于手术患者,因为其身体刚从麻醉状态复苏,病情往往患者由于手术切口疼痛或者身体上引流管(胃管、尿管、切口内引流管)等多种原因导致患者活动不方便,不方便转到一侧呕吐,此时患者往往呕吐物直接从口部向前吐出,导致沾染患者衣物或者床单被罩等。现有技术往往是患者呕吐时,家属等护理人员用器皿去接呕吐物,但是患者呕吐前往往不能给予提醒,并且呕吐过程较快,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去接呕吐物,因此现有方法使用不便,效果较差,尤其是对于有加重呕吐的危险因素,如胃肠道梗阻、化疗及手术后等导致患者频繁呕吐时,护理更加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吸引呕吐物、护理方便的耳戴式呕吐物吸引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耳戴式呕吐物吸引装置,包括穿戴部件、集液瓶和负压吸引器,穿戴部件包括唇部贴片,唇部贴片的侧面设置有粘胶层,唇部贴片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接口,连接接口由橡胶材料制成,唇部贴片的两侧均连接有挂耳;
[0005]集液瓶内固定有吸引管,吸引管的上端向外伸出集液瓶,吸引管的下端伸入到集液瓶的底部,集液瓶的顶部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硬质扣盖,硬质扣盖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孔,硬质扣盖的外径等于连接接口的内径;
[0006]负压吸引器上设置有开关,负压吸引器的顶部固定支撑杆,支撑杆上固定有放置盒,放置盒为顶部敞口的盒体结构,放置盒的上部安装有负压接头,负压接头与负压吸引器连接,支撑杆上端连接有鹅颈管,鹅颈管和支撑杆上部均对应开设有缺口。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将呕吐物吸引到集液瓶内,并且透过粘贴唇部贴片和挂耳方便固定及收集呕吐物,新技术对于有高危因素导致频繁呕吐的患者使用方便,护理方便,避免呕吐物沾染衣物。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穿戴部件和集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支撑杆安装在负压吸引器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耳戴式呕吐物吸引装置,包括穿戴部件、集液瓶1和负压吸引器2,穿戴部件包括唇部贴片3,唇部贴片3的侧面设置有粘胶层,唇部贴片3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接口4,连接接口4由橡胶材料制成,唇部贴片3的两侧均连接有挂耳5;
[0011]集液瓶1内固定有吸引管6,吸引管6的上端向外伸出集液瓶1,吸引管6的下端伸入到集液瓶1的底部,集液瓶1的顶部通过连接管7连接有硬质扣盖8,硬质扣盖8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孔9,硬质扣盖8的外径等于连接接口4的内径;
[0012]负压吸引器2上设置有开关,负压吸引器2的顶部固定支撑杆10,支撑杆10上固定有放置盒11,放置盒11为顶部敞口的盒体结构,放置盒11的上部安装有负压接头12,负压接头12与负压吸引器2连接,支撑杆10上端连接有鹅颈管13,鹅颈管13和支撑杆10上部均对应开设有缺口。
[0013]本技术的穿戴部件为耳戴式结构,使用时首先将唇部贴片3粘贴到患者上下唇部,然后用两个挂耳5挂在患者两个耳朵上,接着再将硬质扣盖8插入到连接接口4内,硬质扣盖8顶部设置有通气孔9,避免在负压吸引时内部形成真空状态;接着再将集液瓶1放置在放置盒11内,负压接头12与吸引管6连接,连接管7通过缺口收纳置于鹅颈管13和支撑杆10上部内,通过负压吸引将呕吐物吸入负压吸引器2内。
[0014]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耳戴式呕吐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部件、集液瓶和负压吸引器,穿戴部件包括唇部贴片,唇部贴片的侧面设置有粘胶层,唇部贴片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接口,连接接口由橡胶材料制成,唇部贴片的两侧均连接有挂耳;集液瓶内固定有吸引管,吸引管的上端向外伸出集液瓶,吸引管的下端伸入到集液瓶的底部,集液瓶的顶部通过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李燕爽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