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克炎专利>正文

一种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14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若干条上传动轴、若干条下传动轴、调节机构与若干条传送带,所述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纵向平行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与其中一条上传动轴传动连接,若干个调节机构设在若干条上传动轴之间,若干条传送带分别纵向设在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的两端,上传动轴、下传动轴与调节机构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传送带上间隔分布有卡板,所述卡板内设有用于承载电芯极片的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能够同时移送多个极片,以达到与模切机相匹配的效率,输送效率高,提高了电池极片叠片机的叠片效率。机的叠片效率。机的叠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电芯生产
,尤指一种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的电芯一般为层叠式,即由正极片、隔膜、负极片Z 形层叠设置,在进行叠片时,首先通过机械手将模切机中已加工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交替转运至正叠片工位和负叠片工位,隔膜在正负叠片工位的中间,端头压紧在叠片工作台上,叠片工作台可以在正负叠片工位间左右移动,承接正负极片,隔膜在承接正负极片的过程中,将正负极片呈“Z”形隔开,直到完成整个电芯的叠片。
[0003]由于电池极片在叠片时是逐片交错堆叠,因而机械手每次只转运一张电池极片,其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因为机械手本身有制造误差和累积误差,再加上极片在被“抓取”的过程中受力变形,导致最后电芯极片间的对齐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若干条上传动轴、若干条下传动轴、调节机构与若干条传送带,所述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纵向平行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与其中一条上传动轴传动连接,若干个所述调节机构设在若干条上传动轴之间,若干条所述传送带分别纵向设在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的两端,上传动轴、下传动轴与调节机构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上间隔分布有卡板,所述卡板内设有用于承载电芯极片的托板。
[0006]优选地,所述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传动轮。
[0007]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与调节轮,所述调节轮在调节板上升降移动。可手动调节或电机驱动调节。
[0008]优选地,所述上传动轴包括上固定轴与上浮动轴,所述上固定轴与上浮动轴相互平行,所述上固定轴固定设置,所述上浮动轴活动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下传动轴包括下固定轴与下浮动轴,所述下固定轴与下浮动轴相互平行,所述上固定轴固定设在上固定轴的下方,所述下浮动轴活动设在上浮动轴的下方。
[0010]优选地,所述传送带可采用链条、同步带、平皮带或板链等。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应用于电池极片叠片机,结构设计新颖,传送带纵向传动,在传送带上设置多个卡板,用以装配多个托板,传送带上升方向的托板用以接收电池极片,然后移动到传送带下降方向进行叠片处理,能够同时移送多个极片,以达到与模切机相匹配的效率,输送效率高,提高了电池极片叠片机的叠片效率,
[0012]调节机构可调整传送带内外侧的间距,以此装配不同大小的托板,从而可移送不
同规格的电池极片,增大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例1的正视图。
[0014]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15]图3是图1的B处放大图。
[0016]图4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5是电芯生产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0018]图6是电芯生产设备的正视图。
[0019]图7是隔膜输送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8是隔膜输送机构的后视立体结构图。
[0021]图9是隔膜输送机构的正视图。
[0022]图10是隔膜输送机构的侧视图。
[0023]图11是托板的俯视图。
[0024]图12是隔膜输送机构与叠片机构连接的示意图。
[0025]图13是图12的C处放大图。
[0026]图14是电芯取出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15是电芯取出机构的正视图。
[0028]图16是本技术与模切机配合工作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17是本技术与模切机配合工作的平面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11.压料架;111.第二上压爪;2.安装架;3.隔膜输送机构;31.放卷机构;32.升降贮料机构;33.摆动贮料机构;34.纠偏感应器;35.第一辊轴;36.第二辊轴;37.第三辊轴;38.第一辊筒;39.第二辊筒;4.叠片机构;41.叠片驱动机构; 411.凸块;42托板归位机构;421.凸柱;43.升降输送机构;431.上传动轴;432.下传动轴;433.传动轮;434.传送带;435.驱动电机;436.调节机构;4361.调节轮;4362.调节板;437.卡板;44.托板; 441.卡槽;442.卡孔;443.限位槽;45.正极片叠片机构;46.负极片叠片机构;47.限位杆;5.电芯取出机构;51.底座;511.滑板;52. 夹取机构;521.固定座;522.升降驱动机构;523.第一上压爪;53. 载板;54.压料架;541.第二上压爪;6.定位机构;61.极片侧面定位板;62.前后定位器;7.电芯叠片工位;8.正极片模切机;9.负极片模切机;10.隔膜切断机构;20.吹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
[0032]请参阅图1

17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35、上传动轴431、下传动轴432、调节机构436、传送带434与限位杆47,两根所述上传动轴431平行设在叠片驱动机构41的上方,两根所述下传动轴432平行设在托板归位机构42的下方,两根所述下传动轴432设在工作台内,所述驱动电机435与内侧的上传动轴431传动连接,所述上传动轴431与下传动轴432的两端分别设有传动轮433,所述调节机构436设在两根上传动轴431之间,所述调节机构436包括调节板4362与调节轮 4361,所述调
节轮4361在调节板4362上升降移动,所述调节轮4361 可手动调节或通过电动机驱动升降进行调节,同侧的传动轮433与调节轮4361通过传送带434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434纵向转动,所述传送带434上间隔分布有若干个卡板437,所述卡板437内设有可移动的托板44,所述托板44上设有卡槽441、卡孔442与限位槽443,所述限位杆47设在工作台1上,通过改变调节轮4361的位置,来调整传送带434内外侧的间距,当调节齿轮4361上升时,位于外侧的上传动轮433向外张紧,增加内外侧的间距,反之则减少内外侧的间距,由此可适用不同大小的极片。
[0033]优选地,所述传送带434可采用链条、同步带、平皮带或板链等。
[0034]一种应用上述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的电芯生产设备,包括工作台1、隔膜输送机构3、叠片机构4与电芯取出机构5,所述电芯取出机构5设在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安装架2,所述隔膜输送机构3设在安装架2上,所述电芯取出机构5的两个夹取机构分别设在隔膜输送机构3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叠片机构4分别设在隔膜输送机构3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正极片叠片机构45与负极片叠片机构46,两个叠片机构4之间设有电芯叠片工位7,隔膜输送机构3将隔离膜拉送到电芯叠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若干条上传动轴、若干条下传动轴、调节机构与若干条传送带,所述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纵向平行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与其中一条上传动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调节机构设在若干条上传动轴之间,若干条所述传送带分别纵向设在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的两端,上传动轴、下传动轴与调节机构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上间隔分布有卡板,所述卡板内设有用于承载电芯极片的托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传动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调的电芯极片升降输送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炎
申请(专利权)人:陈克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