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14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包括针体、针座、针筒,针座上设置有防刺伤装置,防刺伤装置包括防护帽、弹性件,弹性件两端分别与防护帽、针座固定连接,防护帽上设置有防护容置腔、针孔;在使用状态下,防护帽端部与针座卡接、针体部分处于防护容置腔中并穿过针孔,此状态下防护帽、针体与针孔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在防护状态下,防护帽端部与针座解除卡接,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针体和针座同时发生移动且针体端部处于防护容置腔中,弹性件的中心轴线与防护帽、针体、针孔三者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使用后针体不会对医护人员以及集中回收人员造成刺伤、保护他们的安全健康。保护他们的安全健康。保护他们的安全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

技术介绍

[0002]注射配药针是医护人员常用的治疗医用工具,在医院医护人员需要大量的药液用于给病人治疗使用;现有的注射配药针大都通过针体外的护套进行保护的,在未使用时针体处于护套中不会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但是在注射配药针使用后,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很大、往往不会再次将护套再次套在针体上的;从而导致注射使用的针体容易对医护人员造成刺伤,虽然医院放置有收集医疗垃圾的回收装置,但是在集中放置回收的过程中裸露在外的针体难免不了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刺伤;在使用过后的注射配药针、针体上大都残留有药液、以及注射使用的病菌,不管是什么状况下发生的刺伤都容易造成病菌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包括针体、针座、针筒,针体与针座连接,针筒与针座卡接、将针体罩住;所述针座上设置有防刺伤装置,防刺伤装置包括防护帽、弹性件,弹性件两端分别与防护帽、针座固定连接,防护帽上设置有防护容置腔、以及与防护容置腔相通的针孔;在使用状态下,防护帽端部与针座卡接、针体部分处于防护容置腔中并穿过针孔,此状态下防护帽、针体与针孔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弹性件是处于被压缩状态;在防护状态下,防护帽端部与针座解除卡接,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针体和针座同时发生移动且针体端部处于防护容置腔中,弹性件的中心轴线与防护帽、针体、针孔三者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针体在弹性件自由状态下无法与针孔保持对准穿过。
[0005]在上述的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中,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簧,弹簧的自由伸长量大于针体在使用状态下处于防护帽外的长度L。
[0006]在上述的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中,所述防护帽的防护容置腔内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擦拭棉棒,擦拭棉棒内设置有针体通孔,在使用状态下,针体从针体通孔穿过、且针体与擦拭棉棒之间保持紧贴合,针体、针孔和针体通孔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7]在上述的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中,所述安装座圆周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凸台,针座上设置有固定槽,弹性件两端分别与固定凸台、固定槽进行固定连接。
[0008]在上述的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中,所述防护帽上设置有与固定凸台位置相对应的若干固定安装孔。
[0009]在上述的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中,所述防护容置腔与针座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卡
接凸条、以及圆周设置有若干形变开口槽,所述针座端部上设置有可与卡接凸条对应卡接的卡接凹槽。
[0010]在上述的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中,所述擦拭棉棒内针体通孔的直径小于针体的直径,从而使得针体与擦拭棉棒之间保持紧贴合。
[0011]在上述的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中,所述针座上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加强凸条,所述固定槽、卡接凹槽分别设置在加强凸条上。
[0012]采用以上所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注射配药使用过后,将防护帽与针座之间解除卡接,针座和针体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发生移动,在弹簧恢复自由状态后,针体的端部仍然处于防护帽的防护容置腔中;再者弹簧的中心轴线与防护帽、针体、针孔三者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在弹性件自由状态下、针体无法与针孔保持对准、不会使针体端部从针孔中穿出防护帽;从而在使用后针体不会对医护人员以及集中回收人员造成刺伤、保护他们的安全健康。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防护帽与针座之间解除卡接,弹簧恢复自由状态、带动针体移动的的过程中,擦拭棉棒会将针体上注射配药残留的药液擦拭掉,进一步避免针体使用后对人体造成刺伤、解除沾染造成病菌感染的情况,保证使用后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0016]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17]图3是本技术(防护状态)的剖面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剖面图;
[0019]图5是图4的B部放大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7是图6的C部放大图;
[0022]图8是本技术中防护帽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在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4]请参阅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包括针体1、针座2、针筒3,针体1与针座2连接,针筒3与针座2卡接、将针体1罩住;所述针座2上设置有防刺伤装置,防刺伤装置包括防护帽4、弹性件5,弹性件5两端分别与防护帽4、针座2固定连接,防护帽4上设置有防护容置腔6、以及与防护容置腔6相通的针孔7;在使用状态下,防护帽4端部与针座2卡接、针体1部分处于防护容置腔6中并穿过针孔7,此状态下防护帽4、针体1与针孔7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弹性件5是处于被压缩状态;在防护状态下,防护帽4端部与针座2解除卡接,在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下、针体1和针座2同时发生移动且针体1端部处于防护容置腔6中,弹性件5的中心轴线与防护帽4、针体1、针孔7三者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针体1在弹性件5自由状态下无法与针孔7保持对准穿过;在防护容置腔6与针座2连接的端部设置有卡接凸条8、以及圆周设置有若干形变开口槽9,而针座2端部上设置有可
与卡接凸条8对应卡接的卡接凹槽10,卡接凸条8与卡接凹槽10对应卡接时、本技术处于可进行注射配药的使用状态,通过形变开口槽9使防护帽4端部在受力的情况下壳发生形变、从而使卡接凸条8与卡接凹槽10可以解除卡接,进而本技术进入使用后的防护状态。
[0025]本技术在防护帽4端部与针座2解除卡接后、弹性件5恢复其自由状态,弹性件5从被压缩状态恢复至自由状态、在这一过程中恢复的自由伸长量带着针座2、针体1移动,但是在恢复至自由状态时、针体1的端部依然处于防护帽4中,而且恢复至自由状态的弹性件5其中心轴线与防护帽4、针体1、针孔7三者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在此种状态下、针体1无法从与针孔7对准穿过防护帽4,从而达到防刺伤的目的。
[0026]优先的,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与防护帽4、针座2固定连接,针体1从弹簧中穿过,弹簧5的自由伸长量大于针体1在使用状态下处于防护帽4外的长度L,从而保证弹簧5在恢复自由状态带动针体1移动后、能使针体1的针端部处于的防护容置腔6中。
[002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帽4的防护容置腔6内设置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上设置有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内设置有擦拭棉棒13,擦拭棉棒13内设置有针体通孔14,擦拭棉棒13内针体通孔14的直径小于针体1的直径,因此在使用状态下,针体1从针体通孔14穿过、且针体1与擦拭棉棒13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包括针体、针座、针筒,针体与针座连接,针筒与针座卡接、将针体罩住;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上设置有防刺伤装置,防刺伤装置包括防护帽、弹性件,弹性件两端分别与防护帽、针座固定连接,防护帽上设置有防护容置腔、以及与防护容置腔相通的针孔;在使用状态下,防护帽端部与针座卡接、针体部分处于防护容置腔中并穿过针孔,此状态下防护帽、针体与针孔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弹性件是处于被压缩状态;在防护状态下,防护帽端部与针座解除卡接,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针体和针座同时发生移动且针体端部处于防护容置腔中,弹性件的中心轴线与防护帽、针体、针孔三者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针体在弹性件自由状态下无法与针孔保持对准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伤注射配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的防护容置腔内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擦拭棉棒,擦拭棉棒内设置有针体通孔,在使用状态下,针体从针体通孔穿过、且针体与擦拭棉棒之间保持紧贴合,针体、针孔和针体通孔的中心轴线在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朱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