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屈鹏楼专利>正文

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96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包括筷柄和与筷柄连接的用于夹食的筷身;筷柄包括用于用户握持的握持部和与筷身连接的用于容纳一部分筷身的倒U形部,倒U形部的开口远离握持部设置,倒U形部与筷身通过紧固件固定;筷身的一端为公筷头,另一端为私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头设计,可自动转换筷头,使用方便,既能解决就餐过程中频繁更换餐具带来的麻烦,也不需要每人进行分餐,又能避免在合餐的过程中造成接触传播,保证就餐安全。保证就餐安全。保证就餐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


[0001]本技术涉及餐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

技术介绍

[0002]在经历了重大传染疾病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我国传统的就餐习惯(合餐制)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和减少人们在就餐的过程中造成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广泛传播,我国政府和专家开始呼吁提倡分餐制或使用公筷等就餐方式,但是长久的历史习惯却难以更改,不管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还是和亲友外出聚餐,人们都不会太注意分餐或使用公筷,尤其是我国作为亲情社会和人情社会,使用分餐或公筷都会显得疏远和生分,面对这样巨大的社会惯性和阻力,分餐制必然会在长时间内难以推行。虽然,目前市面上也存在着双头使用的卫生筷,但是这些卫生筷一般是将筷子的头尾两端分别作为公筷和私筷使用,用户需要自己手动进行两头更换使用,且容易沾上油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且这种筷子一般设置较长,用户握持时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采用双头设计,可自动转换筷头,使用方便,既能解决就餐过程中频繁更换餐具带来的麻烦,也不需要每人进行分餐,又能避免在合餐的过程中造成接触传播,保证就餐安全。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包括筷柄和与筷柄连接的用于夹食的筷身;筷柄包括用于用户握持的握持部和与筷身连接的用于容纳一部分筷身的倒U 形部,倒U形部的开口远离握持部设置,倒U形部与筷身通过紧固件固定;筷身的一端为公筷头,另一端为私筷头。
[0006]本双头转换卫生筷的工作原理:
[0007]通过筷柄与筷身相配合,以此实现卫生便捷的就餐,筷身的两端分别作为公筷头和私筷头,筷柄包括用户握持的握持部和与筷身连接的倒U形部,将筷柄的握持部与筷身分开设置,用户无需频繁翻转更换筷柄即可实现公筷头和私筷头之间的转换,且用户握持在握持部上与筷身分开,不容易沾上筷身上的油渍,筷身与筷柄的倒U形部活动连接,转换筷头后,可通过紧固件将筷身和筷柄进行固定,防止筷身滑动或转动,避免影响就餐进食。当需要夹菜时(作为公筷使用时),若私筷头在前,则先将筷子垂直倒立,使得筷柄在筷身下方,使得筷柄在筷身下方,并用筷柄的尾部(或末端)轻轻撞击桌面,此时紧固件由于撞击产生的惯性力和重力从而导致其无法起到紧固作用,筷身失去紧固件的固定可自由转动180度,从而完成私筷头与公筷头之间的转换,使得公筷头在前(位于远离握持部设置),在筷子回正的过程中,当筷柄和筷身都处于竖直状态下,筷身和筷柄通过紧固件重新进行固定,防止夹菜时筷身滑动,夹菜结束后需要进食时,再次重复以上的动作,筷头又一次转换为私筷头在前(位于远离握持部设置),从而使用私筷头进行就餐进食。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筷身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滚珠槽,滚珠槽内设有滚珠。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紧固件采用弱磁性材料。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筷身上设置有连接件,倒U形部上设置有与连接件相配合的限位孔,连接件上设有与紧固件相配合的限位槽,倒U形部上设有与紧固件相配合的弱磁体。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倒U形部上设有用于容纳紧固件的凹槽。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筷身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连接件与筷身螺纹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筷身的中部与倒U形部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倒U形部至少可容纳筷身长度的一半。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公筷头设置有公筷标识,私筷头设置有私筷标识。
[0017]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通过筷柄与筷身相配合,以此实现卫生便捷的就餐,筷身的两端分别作为公筷头和私筷头,筷柄包括用户握持的握持部和与筷身连接的倒U形部,进而保证用户无需频繁更换筷柄即可实现公筷头和私筷头的转换,用户握持在握持部上与筷身分开,不容易沾上筷身上的油渍,筷身与筷柄的倒U形部活动连接,转换筷头后,可通过紧固件将筷身和筷柄进行固定,防止筷身滑动或转动,避免影响就餐进食。采用双头设计,可自动转换筷头,使用方便,既能解决就餐过程中频繁更换餐具带来的麻烦,也不需要每人进行分餐,又能避免在合餐的过程中造成接触传播,保证就餐安全。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00

筷柄;101

握持部;102

倒U形部;1021

限位孔;1022
‑ꢀ
弱磁体;1023

凹槽;200

筷身;201

公筷头;202

私筷头;203

滚珠槽; 204

滚珠;300

紧固件;400

连接件;401

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部”、“上”、“下”、“竖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其特征在于,包括筷柄和与所述筷柄连接的用于夹食的筷身;所述筷柄包括用于用户握持的握持部和与所述筷身连接的用于容纳一部分筷身的倒U形部,所述倒U形部的开口远离所述握持部设置,所述倒U形部与所述筷身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筷身的一端为公筷头,另一端为私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筷身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设有滚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采用弱磁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头转换卫生筷,其特征在于,所述筷身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倒U形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紧固件相配合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鹏楼
申请(专利权)人:屈鹏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