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植骨装置,包括植骨推杆、双室漏斗和限位机构;所述双室漏斗包括互相连通的两个漏斗室和与其中一个漏斗室连通的漏斗管,所述漏斗管上设置有均匀的长度刻度,所述长度刻度的起始处位于所述漏斗管的头端;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移动滑块和紧固螺钉,所述移动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螺钉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移动滑块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漏斗管外部,在松开紧固螺钉时所述移动滑块可沿所述漏斗管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脊柱植骨装置能够随时掌握并且控制漏斗管经椎弓根进入椎体的深度,避免了植骨过程中双室漏斗的漏斗管突破椎体前方进而损伤腹腔内脏或腹主动脉的风险,操作安全,且能够进行360度多方向植骨,保证植骨量充分。骨量充分。骨量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植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手术的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脊柱植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数需行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但爆裂程度严重的骨折经复位后椎体内常出现骨缺损,在临床随访过程中发现骨折椎体内多数形成“蛋壳样”空洞,即椎体骨折不愈合的现象。故对于这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程度较严重的患者,为提高骨折愈合率,多采取经椎弓根植入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促进骨折愈合。目前用于植骨的器械是植骨漏斗及植骨推杆组成的组合装置。
[0003]但是现有的植骨漏斗存在以下不足:漏斗的漏斗管末端是平口设计,植骨范围有限,不能多方向植骨,导致椎体内植骨量不充分;而且在植骨时漏斗管经椎弓根进入椎体的深度无法掌控,随着植骨推杆不停的敲打漏斗口时,不能控制漏斗管继续往前深入,这样有突破椎体前方进而损伤腹腔内脏或腹主动脉的风险;并且由于无法掌控植骨深度植骨时可能使植入椎体内的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等骨填充物有进入椎体前方或椎体周围的风险,从而导致植骨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脊柱植骨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脊柱植骨装置,所述脊柱植骨装置包括植骨推杆、双室漏斗和限位机构;
[0006]所述双室漏斗包括互相连通的两个漏斗室和与其中一个漏斗室连通的漏斗管,所述漏斗管上设置有均匀的长度刻度,所述长度刻度的起始处位于所述漏斗管的头端;
[0007]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移动滑块和紧固螺钉,所述移动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螺钉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移动滑块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漏斗管外部,在松开紧固螺钉时所述移动滑块可沿所述漏斗管滑动。
[0008]上述的脊柱植骨装置通过在双室漏斗的漏斗管上设置移动滑块和紧固螺钉作为限位机构,并且同时在漏斗管上设置均匀的刻度,在植骨时,能够随时掌握并且控制漏斗管经椎弓根进入椎体的深度,避免了植骨过程中双室漏斗的漏斗管突破椎体前方进而损伤腹腔内脏或腹主动脉的风险,避免了植入椎体内的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等骨填充物有进入椎体前方或椎体周围的风险,而且限位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漏斗管外面,松开紧固螺钉时移动滑块可沿所述漏斗管外管壁滑动,调节和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应用上述的植骨装置时操作安全且能保证植骨量充分。
[0009]优选地,所述漏斗管的头端呈尖斜型口,所述尖斜型口沿所述漏斗管的中轴所在面的剖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剖面的一条直角边与所述漏斗管的管侧壁重合。
[0010]上述的脊柱植骨装置的漏斗管的头端呈尖斜型口,当一个方向植入一定量的骨填充物后,通过旋转漏斗管使得尖斜型口对准植骨位置,实现了360度多方向植骨,使椎体内
植骨量充分。
[0011]优选地,所述直角三角形剖面的锐角大小为40~50度。
[0012]上述的脊柱植骨装置将尖斜型口的剖面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设置为40~50度可以更好的实现360度多方向植骨。
[0013]优选地,所述直角三角形剖面的锐角大小为45度。
[0014]优选地,所述双室漏斗上设置有尖斜型口指示方向标,所述尖斜型口指示方向标设置在所述漏斗室上。
[0015]上述的脊柱植骨装置通过尖斜型口指示方向标在漏斗管插入植骨过程中可以判断尖斜型口的朝向,进而确定和调节植骨的方向。
[0016]优选地,所述紧固螺钉包括带螺纹的螺栓及固定在所述螺栓上的手握旋钮。
[0017]上述的脊柱植骨装置在紧固螺钉上设置手握旋钮,通过手握旋钮就可以直接调节紧固螺钉的松紧程度,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使用更方便。
[0018]优选地,所述移动滑块上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漏斗管穿过所述圆形通孔使得移动滑块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漏斗管外部,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所述漏斗管直径的1.05~1.25倍。
[0019]上述的植骨装置通过圆形通孔将移动滑块套在漏斗管上,避免了移动滑块的遗失。
[0020]优选地,所述移动滑块为柱状体,所述移动滑块的横截面积为所述漏斗管的横截面积的3~10倍。
[0021]上述的植骨装置的移动滑块为柱状体且横截面积为漏斗管的横截面积的3~10倍,即实现了很好的限位效果,而且也不影响正常操作。
[0022]优选地,所述移动滑块为圆柱形或者长方体。
[0023]优选地,所述漏斗管上的长度刻度的分度值为1mm。
[0024]优选地,所述漏斗管上的长度刻度总长为80~120mm。
[0025]优选地,所述漏斗管上的长度刻度总长为100mm。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植骨装置,本技术的脊柱植骨装置通过在双室漏斗的漏斗管上设置移动滑块和紧固螺钉作为限位机构,并且同时在漏斗管上设置均匀的刻度,在植骨时,能够随时掌握并且控制漏斗管经椎弓根进入椎体的深度,避免了植骨过程中双室漏斗的漏斗管突破椎体前方进而损伤腹腔内脏或腹主动脉的风险,避免了植入椎体内的同种异体骨或人工骨等骨填充物有进入椎体前方或椎体周围的风险,而且限位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漏斗管上,松开紧固螺钉时移动滑块可沿所述漏斗管滑动,调节和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应用本技术的脊柱植骨装置时操作安全,且能够360度多方向植骨能保证植骨量充分。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脊柱植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脊柱植骨装置的漏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脊柱植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植骨推杆,2、双室漏斗,21、漏斗室,22、漏斗管,23、尖斜型口,3、移动滑
块,4、紧固螺钉,41、手握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脊柱植骨装置,所述脊柱植骨装置包括植骨推杆1、双室漏斗2和限位机构;
[0034]所述双室漏斗2包括互相连通的两个漏斗室21和与其中一个漏斗室连通的漏斗管22,所述漏斗管22上设置有均匀的长度刻度,所述长度刻度的起始处位于所述漏斗管的头端;
[0035]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移动滑块3和紧固螺钉4,所述移动滑块3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螺钉4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移动滑块3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漏斗管2外部,在松开紧固螺钉4时所述移动滑块3可沿所述漏斗管滑动。
[0036]进一步地,所述漏斗管的头端呈尖斜型口,所述尖斜型口23沿所述漏斗管的中轴所在面的剖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剖面的一条直角边与所述漏斗管的管侧壁重合。脊柱植骨装置的漏斗管的头端呈尖斜型口23,当一个方向植入一定量的骨填充物后,通过旋转漏斗管使得尖斜型口23对准植骨位置,实现了360度多方向植骨,使椎体内植骨量充分。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柱植骨装置包括植骨推杆、双室漏斗和限位机构;所述双室漏斗包括互相连通的两个漏斗室和与其中一个漏斗室连通的漏斗管,所述漏斗管上设置有均匀的长度刻度,所述长度刻度的起始处位于所述漏斗管的头端;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移动滑块和紧固螺钉,所述移动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螺钉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移动滑块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漏斗管外部,在松开紧固螺钉时所述移动滑块可沿所述漏斗管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管的头端呈尖斜型口,所述尖斜型口沿所述漏斗管的中轴所在面的剖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剖面的一条直角边与所述漏斗管的管侧壁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三角形剖面的锐角大小为40~5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三角形剖面的锐角大小为45度。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盛辉,张皓南,唐盛洋,
申请(专利权)人:唐盛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