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73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所述拦石坎设置于由截流宽戗堤形成的截流龙口区域,其一端固定于河道或渠道岸坡或边墙,其另一端设置丁坝,拦石坎平行于宽戗堤轴线并布置于宽戗堤轴线上或轴线下游侧,丁坝与拦石坎斜相交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拦石坎上下游面布置连通的透水孔以及在靠近宽戗堤端布置丁坝的方法,解决了以往加糙拦石坎需要抛投大块粒径的截流材料的缺点,并且改善了在合龙过程中水流流态,对龙口水流的方向进行了约束和引导,减少了水流对戗堤下游挑角的冲刷,有效防止抛投料的流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各种截流材料的抛投,能有效运用于高流速、大流量、高落差的截流工程。高落差的截流工程。高落差的截流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河道截流或明渠截流工程中。

技术介绍

[0002]西部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建在落差高、流速快、水能丰富的河流上,因此,截流工程往往具有高流速、大流量、高落差的特点,在截流过程中,随着龙口束窄,水位上升,容易冲毁宽戗堤,造成截流材料的流失。
[0003]对此,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河道底部布置加糙拦石坎来阻止截流材料被高速水流带走,但是这种方法也会造成河流流态紊乱,特别是截流期间,拦石坎与戗堤之间,受拦石坎对水流的阻碍作用,容易出现龙口主流偏转至拦石坎外侧冲刷戗堤下游挑角的问题,造成抛投料集中流失,截流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在截流期间能够降低龙口位置的水流流速、落差和单宽流量,适用于各种粒径的截流材料,同时利用丁坝对水流的导向作用,避免了龙口进占期间拦石坎导致的龙口高流速水流偏转对戗堤的冲刷。
[0005]为此,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石坎设置于由截流宽戗堤形成的截流龙口区域,其一端固定于河道或渠道岸坡或边墙,其另一端设置丁坝,拦石坎平行于宽戗堤轴线并布置于宽戗堤轴线上或轴线下游侧,丁坝与拦石坎斜相交布置。
[0007]进一步地,拦石坎沿水流方向截面为矩形或梯形,上下游面之间经若干透水孔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丁坝布置于拦石坎上游侧,起始位置距离拦石坎靠龙口端1/4~1/2拦石坎长度,丁坝轴线与拦石坎轴线斜交的角度为大于30
°
的锐角。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丁坝断面为梯形或矩形,长度为0.3~0.5倍的戗堤宽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孔呈梅花桩式或矩形排列,孔径小于截流材料的中值粒径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孔的孔间距约为1.5倍截流材料中值粒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拦石坎的最大高度为0.2~0.4倍所述宽戗堤的高度,最小高度为0.5m~1.0m,丁坝高度与拦石坎高度同高或1~3倍拦石坎高度。
[0013]本技术通过在拦石坎上下游面布置连通的透水孔以及在靠近宽戗堤端布置丁坝的方法,解决了以往加糙拦石坎需要抛投大块粒径的截流材料的缺点,并且改善了在合龙过程中水流流态,对龙口水流的方向进行了约束和引导,减少了水流对戗堤下游挑角的冲刷,有效防止抛投料的流失。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各种截流材料的抛投,能有效运用于高流速、大流量、高落差的截流工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平面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丁坝断面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的拦石坎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明渠截流时,在明渠内设置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宽戗堤3,宽戗堤的一端与导流明渠的导墙5之间形成龙口区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截流龙口区域设置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1,拦石坎平行于宽戗堤轴线并布置于轴线的下游侧。
[0019]如图1所示,实施例拦石坎1的一端连接导墙,另一端与丁坝2连接,拦石坎上游面为垂直面,下游面为坡面,由透水孔4贯通。本实例中拦石坎的最大高度为0.2~0.4倍宽戗堤3的高度,最小高度不低于0.5m~1.0m。
[002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丁坝2布置于拦石坎上靠近宽戗堤端1/4处,丁坝坝轴线与拦石坎轴线成60
°
角。
[0021]如图3所示,丁坝断面形状为梯形,顶宽约1.5~2.0m,坡比1:2.0,长度为0.3~0.5倍的河槽宽度。
[0022]如图4所示,透水孔4呈梅花桩式交错排列,孔径小于截流材料的中值粒径,孔间距约为1.5倍截流材料中值粒径。
[002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石坎(1)设置于由截流宽戗堤(3)形成的截流龙口区域,其一端固定于河道或渠道岸坡或边墙,其另一端设置丁坝(2),拦石坎(1)平行于宽戗堤(3)轴线并布置于宽戗堤轴线上或轴线下游侧,丁坝(2)与拦石坎(1)斜相交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其特征在于,拦石坎(1)沿水流方向截面为矩形或梯形,上下游面之间经若干透水孔(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流用丁坝式拦石坎,其特征在于,所述丁坝(2)布置于拦石坎上游侧,起始位置距离拦石坎(1)靠龙口端1/4~1/2拦石坎长度,丁坝轴线与拦石坎轴线斜交的角度为大于3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翔刘明华李飞胡小禹吕国轩叶佳阳周双全曾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