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折叠的充气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32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折叠的充气模组,包括充气皮囊和设置在充气皮囊内的可折叠骨架,可折叠骨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铰接,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连接有折叠弹簧,充气皮囊内有第一压紧充气柱和第二压紧充气柱,充气皮囊的上侧壁的中部设置有充放气口,充气皮囊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紧充气柱和第二压紧充气柱相连通,进气管道的中部与充放气口连通,充气模组放气后,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在折叠弹簧的拉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实现充气模组的自动折叠。组的自动折叠。组的自动折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折叠的充气模组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充气模组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折叠的充气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充气模组主要有充气皮囊构成,利用皮囊在充满气后的形状作为充气模组的使用形状。如申请号为CN20152052888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充气靠垫,放置在支撑面上,包括支撑部、充气部和顶部,所述折叠充气靠垫整体呈三角柱,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支撑面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顶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气部位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顶部之间,所述支撑部、充气部和顶部为一体成型,所述充气部由柔性材料构成,所述充气部内部开设有充气空腔,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所述充气空腔导通,所述顶部上覆盖有柔性材料,所述顶部的两侧边配设有硬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边也配设有硬质支撑结构,该靠垫采用了充气结构作为支撑作用,节约了靠垫的体积,便于收纳、携带和整理。
[0003]上述靠垫在充气结构放气后,占有较大的面积,需要对其手动进行折叠收纳,且充气皮囊放气后呈不规则形态,导致充气模组的折叠收纳过程较为费时费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折叠的充气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皮囊(1)和设置在所述充气皮囊(1)内的可折叠骨架(2);所述可折叠骨架(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骨架(201)和第二骨架(202),所述第一骨架(201)的末端和所述第二骨架(202)的起始端铰接,所述第一骨架(20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座(203),所述第二骨架(20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座(204),所述第一固定座(203)和所述第二固定座(204)之间连接有折叠弹簧(205);所述充气皮囊(1)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压紧充气柱(101)和第二压紧充气柱(102),所述第一压紧充气柱(101)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架(201)起始端的上方,所述第二压紧充气柱(102)设置在第二骨架(202)末端的上方;所述充气皮囊(1)的上侧壁的中部设置有充放气口(103),所述充气皮囊(1)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进气管道(104),所述进气管道(1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紧充气柱(101)和第二压紧充气柱(102)相连通,所述进气管道(104)的中部与所述充放气口(10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的充气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皮囊(1)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充气柱(105)和第二支撑充气柱(106),所述第一支撑充气柱(105)设置在所述第一骨架(201)起始端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旺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全优能气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