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盒、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316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盒、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该电池盒包括: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电池盒上;以及,泄压区域,所述泄压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盒的内表面的第一凹槽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泄压区域被配置为当所述电池盒的内部压力达到阈值时在所述第三凹槽处破裂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本申请公开的电池盒、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在电池盒上设置的泄压区域易于加工。域易于加工。域易于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盒、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元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盒、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循环使用寿命长和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一些电子设备、电动交通工具和电动玩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上的泄压机构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当锂离子电池发生短路、过充等现象时,可能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热失控进而使内部气压骤升,此时需要泄压机构致动,以将内部气压向外释放,从而防止锂离子电池发生爆炸。因此,泄压机构的设计极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盒、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0005]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盒,包括:电极端子,设置在所述电池盒上;泄压区域,所述泄压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盒的内表面的第一凹槽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泄压区域被配置为当所述电池盒的内部压力达到阈值时在所述第三凹槽处破裂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盒上设置有泄压区域,该泄压区域包括分别设置在电池盒内外表面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并且,在该第一凹槽的第三和/或第二凹槽的底壁还可以进一步设置第三凹槽,以使得泄压区域中的第三凹槽处的厚度相对于电池盒的其他区域的厚度要薄,这样,在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热失控时,电池盒可以在相对薄弱的第三凹槽处破裂以释放内部压力;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泄压区域相比于在电池盒上额外安装泄压机构的方式,加工过程更为简单,例如,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设置,具体可以采用对冲的方式,同时加工两个凹槽,加工过程方便快捷,而且三个凹槽的尺寸和形状等设置灵活,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
[0008]考虑到第一凹槽设置在电池盒的内表面,如果将第三凹槽设置在第一凹槽的底壁,由于电池盒内存在电解液,那么该电解液会在第三凹槽内堆积,腐蚀该第三凹槽部分,则可能导致该泄压区域在第三凹槽处提前破裂,所以通常将第三凹槽设置在位于外表面的第二凹槽的底壁,从而避免电解液的腐蚀。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区域在所述第三凹槽处的厚度为0.16mm至0.25mm。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的轴线与垂直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
壁的轴线相同。
[0011]也就是说,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正对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泄压区域结构相对对称,有利于实现泄压区域的更加精确的定向破裂。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具有凸起且围绕所述第二凹槽。
[0013]考虑到如果采用冲压的方式加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凹槽边缘通常会存在凸起,如果该凸起设置在内部,会影响内部的电极组件的安装,因此,可以将该凸起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相对于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凸出的高度为0.25mm至1mm。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的形状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的形状为长条形。
[0016]长条形的凹槽更加易于加工。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的宽度为3mm至6mm。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的面积为150mm2至330mm2;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的面积为150mm2至330mm2。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电池盒的内表面的深度为0.4mm至0.7mm;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相对于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的深度为0.3mm至0.6mm。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槽的底壁的形状为长条形。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凹槽的长度为40mm至100mm。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二凹槽为环型凹槽。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的面积为400mm2至1000mm2;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的面积为600mm2至1200mm2。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电池盒的内表面的深度为1mm至2mm;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相对于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的深度为0.3mm至0.6mm。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设置有环型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置于所述第四凹槽的底壁。
[0026]为了在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热失控时,泄压区域更加容易破裂,第三凹槽处的厚度应设置的更薄,使得可以在泄压区域内的该第三凹槽处破裂,实现更加精确的定向破裂排气。在第二凹槽内设置第四凹槽,再在第四凹槽的底壁设置第三凹槽,这样更易于获得较薄的第三凹槽区域。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凹槽的底壁的面积为200mm2至800mm2。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还包括:保护片,用于防护所述泄压区域,设置在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并覆盖所述第二凹槽。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片的厚度为0.1mm至0.2mm。
[0030]设置在泄压区域的远离电池盒内部的一侧的保护片,可以保护泄压区域受到外部的部件的影响。
[003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泄压区域由凹槽形成,所以在将保护片设置在电池盒的外表面并覆盖第二凹槽的情况下,保护片与泄压区域之间是具有间隙的。这样,泄压区域在排气
时,在保护片与泄压区域之间的间隙,可以保证泄压区域具有一定的打开空间,并且,也可以防止保护片贴合泄压区域时对泄压区域造成磨损,进一步保护泄压区域。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的长方体且一端具有开口;盖板,盖合所述壳体的开口。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区域位于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壳体的底壁为与所述壳体的开口相对的壁。
[0034]考虑到电极端子通常设置在电池盒的盖板上,如果将泄压区域也设置在盖板上,那么当电池单体内部发生热失控时,泄压区域破裂,在释放电池单体内部气压的同时,也会向外喷射出液体或者固体的燃烧物,其中也可能包括导电物质,则会导致电极端子之间短路;同时,考虑到在将电池安装在车辆内时,通常将电极端子朝上,也就是朝向乘客的方向,那么如果将泄压区域安装在电极端子同侧,泄压区域破裂后释放的气流等物质会向上排放,这样可能会对乘客造成烧伤或烫伤,增加了乘客的危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端子(214),设置在所述电池盒上;泄压区域(213),所述泄压区域(213)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盒的内表面的第一凹槽(2131)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的第二凹槽(2132),所述第一凹槽(2131)与所述第二凹槽(2132)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凹槽(2131)的底壁和/或所述第二凹槽(2132)的底壁设置有第三凹槽(2133),所述泄压区域(213)被配置为当所述电池盒的内部压力达到阈值时在所述第三凹槽(2133)处破裂以泄放所述内部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2133)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2132)的底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2131)的底壁的轴线与垂直于所述第二凹槽(2132)的底壁的轴线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外表面具有凸起(2137)且围绕所述第二凹槽(213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31)的底壁的形状和/或所述第二凹槽(2132)的底壁的形状为长条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2133)的底壁的形状为长条形。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31)和/或所述第二凹槽(2132)为环型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2132)的底壁设置有环型的第四凹槽(2134),所述第三凹槽(2133)设置于所述第四凹槽(2134)的底壁。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毓群杨剑雄王鹏郭志君李全坤孙占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