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25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锅,包括锅体,锅体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锅体的上方设置有锅盖,锅盖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第二把手由把手体、转动杆、转动把手、压盖和固定杆组成,把手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转动杆的左端延伸至凹槽内,转动杆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把手,压盖与把手体可拆卸连接,锅盖对应于固定杆处开设固定孔,固定杆穿过固定孔与把手体可拆卸连接,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旋转转动把手,即可对锅体内部的食材进行翻炒,防止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中的油溅到使用者的手上,烫伤使用者。烫伤使用者。烫伤使用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锅


[0001]本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为一种炒锅。

技术介绍

[0002]炒锅是中国一种烹饪工具,为锅的一种,特征是顶部开口大,圆底,由于中国南方食物多以小炒为主,故炒锅设计成有手柄以方便抛炒。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物,但也可以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炒锅是中国及东南亚的主要煮食工具。
[0003]现有的炒锅在使用时,需要打开锅盖不停的对锅内的食材进行翻炒,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中的油极易溅到使用者的手上,烫伤使用者,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炒锅,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炒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锅体的上方设置有锅盖,所述锅盖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由把手体、转动杆、转动把手、压盖和固定杆组成,所述把手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杆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压盖与所述把手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锅盖对应于所述固定杆处开设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把手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
[0007]进一步的,所述锅体采用生铁制成,所述锅体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不粘层。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铁材质的锅体具有传热均匀的优点,锅体内部设置不粘层,防止锅内的食材粘在锅体内壁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把手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把手体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拆卸安装有销钉。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和把手体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销钉可防止固定杆和把手体在转动的过程中脱落。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盖的下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把手体的所述凹槽内对应于所述外螺纹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外螺纹穿过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把手体可拆卸连接。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压盖的下端的外螺纹和把手体的凹槽内的螺纹孔,使压盖的下端的外螺纹穿过转动杆上的圆形通孔,然后再将压盖与把手体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转动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和所述搅拌叶的材质为不锈钢。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材质的转轴和搅拌叶就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可提升转轴和搅拌叶的使用寿命。
[0015]进一步的,所述锅盖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锅盖的边缘处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锅体的上边缘处对应于所述限位孔处固定设置有限位销。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使限位销穿过限位孔,防止在旋转转动杆时,锅盖跟随第二把手一起转动。
[0017]进一步的,所述锅体的上边缘固定设置有挡圈,所述锅盖位于所述挡圈内。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防止锅盖有锅体的上端滑落。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同时设置转动杆、转动把手、转轴和搅拌叶,在盖上锅盖时,旋转转动把手,即可对锅体内部的食材进行翻炒,防止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中的油溅到使用者的手上,烫伤使用者,同时,转动杆与第二把手可拆卸连接,转轴和固定杆可拆卸连接,在无需使用转动杆、转动把手、转轴和搅拌叶时,将转动杆和转轴拆卸下来即可,操作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2]图中:1、锅体;2、第一把手;3、锅盖;4、第二把手;401、把手体;402、转动杆;403、转动把手;404、压盖;405、固定杆;5、转轴;6、搅拌叶;7、排气孔;8、限位孔;9、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1
[0027]参考图1和图2,一种炒锅,包括锅体1,锅体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2,锅体1的上方设置有锅盖3,锅盖3采用透明玻璃制成,锅盖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4,第二把手4由把手体401、转动杆402、转动把手403、压盖404和固定杆405组成,把手体401和压盖404采用热固定塑料制成,固定杆405采用不锈钢制成,把手体40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转动杆
402的左端延伸至凹槽内,转动杆402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把手403,压盖404与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锅盖3对应于固定杆405处开设固定孔,固定杆405穿过固定孔与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固定杆40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5,转轴5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6,本技术在使用时,在盖上锅盖3时,旋转转动把手403,即可对锅体1内部的食材进行翻炒,防止在翻炒的过程中锅中的油溅到使用者的手上。
[0028]参考图1和图2,锅体1采用生铁制成,锅体1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不粘层,本实施例中,不粘层为陶瓷涂层。
[0029]参考图1,固定杆405与把手体401螺纹连接,固定杆405与把手体401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可拆卸安装有销钉。
[0030]参考图1,压盖404的下端开设有外螺纹,把手体401的凹槽内对应于外螺纹处开设有螺纹孔,转动杆402上开设有圆形通孔,外螺纹穿过圆形通孔与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
[0031]参考图1,转轴5和搅拌叶6的材质为不锈钢,本实施例中,转轴5和挡板之间为榫卯结构,且连接处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销钉,榫卯结构便于拆卸,销钉可防止转轴5脱落,转轴5的直径为10mm。
[0032]参考图1,锅盖3上开设有排气孔7,锅盖3的边缘处开设有限位孔8,锅体1的上边缘处对应于限位孔8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的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2),所述锅体(1)的上方设置有锅盖(3),所述锅盖(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4),所述第二把手(4)由把手体(401)、转动杆(402)、转动把手(403)、压盖(404)和固定杆(405)组成,所述把手体(40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转动杆(402)的左端延伸至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杆(402)的右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把手(403),所述压盖(404)与所述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所述锅盖(3)对应于所述固定杆(405)处开设固定孔,所述固定杆(405)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把手体(401)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杆(40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采用生铁制成,所述锅体(1)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不粘层。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达康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