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8086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包括液压减震器、液压阻尼器、吸能缓冲装置、大型压力弹簧、子减震机构以及大型减震机构,所述子减震机构通过承重连接板与大型减震机构连接,所述大型减震机构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大型减震机构由吸能缓冲装置、液压阻尼器、大型压力弹簧以及承重连接板构成,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内部设有大型压力弹簧,所述液压阻尼器安装在吸能缓冲装置内部中心处,所述大型压力弹簧底端焊接在外壳底部上表面,上端焊接在承重连接板下表面,所述下减震钢板焊接在承重连接板上表面,让工人在将玻璃装载到承托架上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装效率。提高工装效率。提高工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是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属于机电设备减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的作用越来越大,且人们对机电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机电设备能否安全的工作,减震装置尤为重要。
[0003]一般大多数机电设备减震装置结构特别简单,仅仅只有简简单单的弹簧,减震效果不明显,当外界对机电设备有冲击的时候,机电设备损伤非常严重;不能很好地防止静电,对操作员的生命安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另外大多数机电设备减震装置没有防滑橡胶垫,很容易攒动,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包括液压减震器、液压阻尼器、吸能缓冲装置、大型压力弹簧、子减震机构、下减震钢板、上减震垫、安装板以及大型减震机构,所述子减震机构通过承重连接板与大型减震机构连接,所述大型减震机构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大型减震机构由吸能缓冲装置、液压阻尼器、大型压力弹簧以及承重连接板构成,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内部设有大型压力弹簧,所述液压阻尼器安装在吸能缓冲装置内部中心处,所述大型压力弹簧底端焊接在外壳底部上表面,上端焊接在承重连接板下表面,所述承重连接板下表面两端安装有防撞橡胶块一,所述外壳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底部上表面安装有防撞橡胶块二,所述承重连接板两端安装在矩形槽内,所述下减震钢板焊接在承重连接板上表面,所述上减震垫、下减震垫分别安装在压力弹簧一的上端、下端,所述上减震垫与下减震垫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液压减震器安装在压力弹簧内部,所述压力弹簧下端焊接在下减震钢板上表面,上端焊接在上减震钢板下表面,所述安装板安装在上减震钢板上表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减震器为一种小型的液压减震器,上端焊接在上减震钢板下表面,下端焊接在上减震钢板上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阻尼器为一种空气返回型的液压阻尼器,所述液压阻尼器由活塞杆、液压缸、贮油缸、阻尼控制阀构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缓冲装置为一种橡胶墩,所述吸能缓冲装置上端胶接在承重连接板下表面,下端胶接在外壳内部上表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子减震机构为一种组合式减震器,由减震上钢板、液压减震器、压力弹簧、上减震垫、下减震垫以及下减震钢板构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大型减震机构由吸能缓冲装置、液压阻尼器、大型压力弹簧以及承重连接板构成。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通过设置子减震机构,六个子减震机构组成一个圆形,既有整体减震效果,也能减弱某一点传来的震动,大型减震机构的设计,使得整个减震装置在承受较大的震动时,也可以将其吸收缓冲掉,减少机械冲撞对机械的损伤,在现实中更加适用于机电设备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中的子减震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安装板、2

上减震钢板、3

压力弹簧、4

上减震垫、5

液压减震器、6

下减震垫、7

外壳、8

下减震钢板、9

承重连接板、10

防撞橡胶块一、11

矩形槽、12

防撞橡胶块二、13

吸能缓冲机构、14

液压阻尼器、15
‑ꢀ
大型压力弹簧、16

子减震机构、17

大型减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包括液压减震器5、液压阻尼器14、吸能缓冲机构13、大型压力弹簧15、子减震机构16、下减震钢板8、上减震垫4、安装板1以及大型减震机构17,子减震机构16通过承重连接板9与大型减震机构17连接,大型减震机构17 安装在外壳7内部,大型减震机构17由吸能缓冲机构13、液压阻尼器14、大型压力弹簧15以及承重连接板9构成,吸能缓冲机构13内部设有大型压力弹簧15,液压阻尼器14安装在吸能缓冲机构13内部中心处,大型压力弹簧15底端焊接在外壳7底部上表面,上端焊接在承重连接板9下表面,承重连接板9下表面两端安装有防撞橡胶块一10,外壳7内壁开设有矩形槽11,矩形槽11底部上表面安装有防撞橡胶块二12,承重连接板9两端安装在矩形槽11内,下减震钢板8焊接在承重连接板9上表面,上减震垫4、下减震垫 6分别安装在压力弹簧3的上端、下端,上减震垫4与下减震垫6之间留有间隙,液压减震器5安装在压力弹簧3内部,压力弹簧3下端焊接在下减震钢板8上表面,上端焊接在上减震钢板2下表面,安装板1安装在上减震钢板2 上表面。
[0018]液压减震器5为一种小型的液压减震器5,上端焊接在上减震钢板2下表面,下端焊接在上减震钢板2上表面,液压减震器5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0019]液压阻尼器14为一种空气返回型的液压阻尼器14,液压阻尼器14由活塞杆、液压缸、贮油缸、阻尼控制阀构成,空气返回型的液压阻尼器14减震效果好。
[0020]吸能缓冲机构13为一种橡胶墩,吸能缓冲机构13上端胶接在承重连接板9下表面,下端胶接在外壳7内部上表面,橡胶墩能够吸收震动,降低机电设备的噪音。
[0021]子减震机构16为一种组合式减震器,由减震上钢板、液压减震器5、压力弹簧3、上减震垫4、下减震垫6以及下减震钢板8构成,多个子减震机构 16可以平衡某一点传来的震动。
[0022]大型减震机构17由吸能缓冲机构13、液压阻尼器14、大型压力弹簧15 以及承重连接板9构成,三种减震结构组合减震效果更强。
[0023]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运用时,可以根据需求通过安装板1将整个减震设备安装在机电设备上,进行承压式减震,当机电设备将较弱的震动传递到安装板1,进一步传递给子减震机构16,由于震动强度较弱,子减震机构16内部的压力弹簧3一和液压减震器5足够将强度不高的震动缓冲掉,余下一部分能量通过承重连接板9传递给吸能缓冲机构13,被吸能缓冲机构13彻底吸收缓冲掉;
[0024]当机电设备传递很强的震动给安装板1时,安装板1将强烈的震动传递给子减震机构16,强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包括液压减震器、液压阻尼器、吸能缓冲装置、大型压力弹簧、子减震机构、下减震钢板、上减震垫、安装板以及大型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减震机构通过承重连接板与大型减震机构连接,所述大型减震机构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大型减震机构由吸能缓冲装置、液压阻尼器、大型压力弹簧以及承重连接板构成,所述吸能缓冲装置内部设有大型压力弹簧,所述液压阻尼器安装在吸能缓冲装置内部中心处,所述大型压力弹簧底端焊接在外壳底部上表面,上端焊接在承重连接板下表面,所述承重连接板下表面两端安装有防撞橡胶块一,所述外壳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底部上表面安装有防撞橡胶块二,所述承重连接板两端安装在矩形槽内,所述下减震钢板焊接在承重连接板上表面,所述上减震垫、下减震垫分别安装在压力弹簧一的上端、下端,所述上减震垫与下减震垫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液压减震器安装在压力弹簧内部,所述压力弹簧下端焊接在下减震钢板上表面,上端焊接在上减震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霞周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