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806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包括加液罐、缓冲罐、和气体加压装置;所述气体加压装置出口端连接有总管,所述总管分布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端部与加液罐顶部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端部与缓冲罐顶部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加液罐顶部进液口上连接有带有进液阀的进液管,加液罐底部出液口通过带有1#调节阀和流量计的管道与所述缓冲罐顶部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缓冲罐底部出液口的管道端部设有雾化喷嘴。该系统仅需气体加压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可采用大孔径喷嘴实现液体小流量雾化,系统可降低喷嘴工艺要求,具有配置简单、操作方便、制造及维护成本低、适用性强等特点。适用性强等特点。适用性强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及其粘度相近液体的雾化系统,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属于液体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雾化是指高压系统将液体通过喷嘴以微细液滴喷射出来的操作,液体雾化的方法有压力雾化、转盘雾化、气体雾化、超声波雾化等。液体雾化技术在工业生产、医学治疗、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如除尘降温、灌溉施药、工业烟气喷氨脱硝等。
[0003]当液体采用压力雾化或者气体雾化的方式进行雾化时,一种实现的方法是同时采用液体和气体加压装置将流动液体(或液体与空气的混合物)以很快的速度从普通喷嘴口喷射出来,经过空气和液体的相互摩擦产生雾化;另一种实现的方法是采用特殊结构的虹吸式喷嘴达到小流量的液体雾化。基于压力式雾化工作原理,目前改善液体雾化效果的途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研究雾化系统液体流量、压力和喷嘴几何尺寸、结构形状的关系,提高雾化效果。特别是压力大小对雾化效果影响较大,压力越高,雾化颗粒越细;

喷嘴喷头、混合管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对雾化性能的影响很大,因此,通过对喷嘴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来改善雾化效果;

增加气液两相的相对速度差以增大气动力,提高液相喷嘴的出口速度以增强对撞,因此,可采用小孔径的喷嘴来实现较好的雾化效果。
[0004]通过上述途径改善的雾化效果,采取的装置特点及问题如:同时使用液体与气体加压装置,使得雾化系统结构复杂,控制水平要求高;小流量液体雾化时需采用小孔径或特殊结构的喷嘴,特别是在高温、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对喷嘴的材质、制造水平要求高,造成喷嘴易堵塞、装置成本高等问题。为了在高温、腐蚀性强的环境中,采用不易堵塞、制造简单的大孔径喷嘴,实现对小流量液体进行雾化的目的,特提出一种配置简单的液体雾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雾化方式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该系统仅需气体加压装置,自动化程度较高,可采用大孔径喷嘴实现小流量雾化,系统可降低喷嘴的工艺要求,具有配置简单、操作方便、制造及维护成本低、适用性强等特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包括加液罐、缓冲罐和气体加压装置;所述气体加压装置出口端连接有总管,所述总管分布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端部与加液罐顶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端部与缓冲罐顶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加液罐顶部的进液口上连接有带有进液阀的进液管,加液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带有1#调节阀和流量计的管道与所述缓冲罐顶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缓冲罐底部的出液口的管道端部设有雾化喷嘴。
[0008]优选的,所述加液罐和缓冲罐之间设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顶部的进液口通过带
有2#调节阀的管道与加液罐底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储液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带有1#调节阀和流量计的管道与所述缓冲罐顶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储液罐顶部的进气口通过第三支管和总管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气体加压装置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或动力式空气压缩机。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3#调节阀;第二支管上设有4#调节阀;第三支管上设有5#调节阀。
[0011]优选的,所述加液罐、储液罐和缓冲罐均安装有压力表。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罐底部出液口的管道上设有6#调节阀。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支管的水平段不低于加液罐顶部。
[0014]优选的,所述加液罐底部不低于储液罐顶部,储液罐底部不低于缓冲罐顶部。
[0015]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嘴为压力雾化喷嘴、旋转式雾化喷嘴、介质雾化式喷嘴或撞击式雾化喷嘴。
[0016]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嘴的喷孔为3.0~50.0mm的毫/厘米级孔径,流量计规格需满足流量显示范围在1.0~600.0L/h之中。
[0017]优选的,所述1#调节阀、2#调节阀、3#调节阀、4#调节阀、5#调节阀和6#调节阀的传动方式为电动、液动、气动、电磁动或手柄手轮式。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管道连通使三个罐体内部气压平衡,待雾化液体由于重力作用流动,通过流量调节阀的控制进入缓冲罐,进入缓冲罐的液体立刻被喷射出去,压力的作用对象仅为进入缓冲罐的液体,强化了雾化效果,在采用大孔径喷嘴、一台气体加压装置的条件下实现液体雾化。
[0020](2)本技术可采用毫/厘米级喷孔孔径的喷嘴,实现每小时数升至数百升流量的液体雾化,在高温、粉尘多、腐蚀性强等恶劣环境下的小流量液体雾化过程中,可大大降低对喷嘴材质、构造、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0021](3)运行和液体补充装置相互独立,通过关闭加液罐的进气管道阀门和出液端阀门,实现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对加液罐进行注液,保证系统雾化的连续性。
[0022](4)根据需要改变各个罐体的容积、高度差及雾化喷嘴规格型号,通过流量调节阀,即可获得不同流量、不同效果的液体雾化,适用于不同领域和规模的液体雾化需求,且设备构造简单、布置空间适用性强。
[0023](5)本技术的雾化系统特别是在工业烟气(包括电力、化工、钢铁、水泥、玻璃窑炉、垃圾焚烧等)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脱硝技术时,由于存在烟气流速快、温度高、粉尘含量高、氨基还原剂具有腐蚀性等现象,采用本系统及其结构简单的大孔径喷嘴,对防止喷嘴磨损、堵塞、温度过高而烧坏,以及还原剂雾化不佳而不利于烟气混合、还原剂流量过大即利用率低且氨逃逸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雾化系统整体示意图;
[0025]其中:1、加液罐;2、缓冲罐;3、气体加压装置;4、总管;5、第一支管;6、第二支管;7、进液阀;8、进液管;9、1#调节阀;10、流量计;11、雾化喷嘴;12、储液罐;13、2#调节阀;14、第
三支管;15、3#调节阀;16、4#调节阀;17、5#调节阀;18、压力表;19、6#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优选的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包括加液罐1、缓冲罐2和气体加压装置3;所述气体加压装置3出口端连接有总管4,所述总管4分布有第一支管5和第二支管6,所述第一支管5端部与加液罐1顶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支管6端部与缓冲罐2顶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加液罐1顶部的进液口上连接有带有进液阀7的进液管8,加液罐底部出液口通过带有1#调节阀9和流量计10的管道与所述缓冲罐2顶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缓冲罐2底部的出液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液罐(1)、缓冲罐(2)和气体加压装置(3);所述气体加压装置(3)出口端连接有总管(4),所述总管(4)分布有第一支管(5)和第二支管(6),所述第一支管(5)端部与加液罐(1)顶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支管(6)端部与缓冲罐(2)顶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加液罐(1)顶部的进液口上连接有带有进液阀(7)的进液管(8),加液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带有1#调节阀(9)和流量计(10)的管道与所述缓冲罐(2)顶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缓冲罐(2)底部出液口的管道端部设有雾化喷嘴(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罐(1)和缓冲罐(2)之间还设有储液罐(12),所述储液罐(12)顶部的进液口通过带有2#调节阀(13)的管道与加液罐(1)底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储液罐(12)底部的出液口通过带有1#调节阀(9)和流量计(10)的管道与所述缓冲罐(2)顶部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储液罐(12)顶部的进气口通过第三支管(14)和总管(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加压装置(3)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或动力式空气压缩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孔径喷嘴的小流量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5)上设有3#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佩伟谢志诚程港莉刘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