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转向油罐周转器具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装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用转向油罐周转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对车辆的转向油罐进行仓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由于转向油罐的重量较大,工作人员手动十分搬运不便,因此现阶段仅能通过推运输器具对数量较多的汽车转向油罐进行装载和运输,但是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对各转向油罐进行固定,对转向油罐的防护性较差,在颠簸、不平整的路面会使得各转向油罐之间发生移动和碰撞,不仅会对转向油罐造成损坏,而且十分不安全,不符合安全配送的基本要求。另外,现有装载和运输器具对产品的兼容性较差,无法满足不同型号的转向油罐同时周转的需求。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对汽车转向油罐进行装载和运输不便、安全性低,且周转器具兼容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转向油罐周转器具,以解决对汽车转向油罐进行装载和运输不便、安全性低,且周转器具兼容性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用转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转向油罐周转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用转向油罐周转器具包括框架主体(1)以及由下至上顺序设置的底层料架(2)、至少一个中层料架(3)和顶层盖板(4),其中:所述框架主体(1)为沿竖向设置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底层料架(2)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的下部,所述顶层盖板(4)能向上翻转地设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的顶部,各所述中层料架(3)能向上翻转地设置于所述顶层盖板(4)与所述底层料架(2)之间的所述框架主体(1)上;所述底层料架(2)的顶部沿所述底层料架(2)的长度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块(203),相邻两所述第一定位块(203)之间能容放转向油罐,且相邻两所述第一定位块(203)与所述转向油罐的下部外壁抵接;所述中层料架(3)的顶部沿所述中层料架(3)的长度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块(303),相邻两所述第二定位块(303)之间能容放所述转向油罐,且相邻两所述第二定位块(303)与所述转向油罐的下部外壁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转向油罐周转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料架(2)包括底层料架主体(201)和多根第一支撑杆(202),所述底层料架主体(201)为四根钢管首尾相接形成的矩形结构,所述底层料架主体(20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底层料架主体(201)的中部沿所述底层料架主体(201)的宽度方向并排且间隔设有多根第一支撑杆(202),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杆(202)均沿所述底层料架主体(20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每根所述第一支撑杆(20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层料架主体(201)的两相对侧边缘连接,各所述第一定位块(203)沿所述第一支撑杆(202)的延伸方向连续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02)的顶部,所述框架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底层支撑架(103),所述底层料架主体(201)设置于所述底层支撑架(103)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转向油罐周转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盖板(4)为矩形平板状结构,在所述顶层盖板(4)的边缘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铰接件,所述顶层盖板(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插销,所述框架主体(1)的一侧壁为敞口设置,与敞口侧相对的所述框架主体(1)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根连接杆(107),各所述连接杆(107)上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第二铰接件(106),所述顶层盖板(4)上的所述各第一铰接件与各所述连接杆(107)上位于最上方的对应的各所述第二铰接件(106)铰接;与所述敞口侧相邻的所述框架主体(1)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定位杆(102),所述定位杆(102)上由上至下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021),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定位孔(1021)的开设高度大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二铰接件(106)的设置高度,所述顶层盖板(4)呈向上翻转状态,所述顶层盖板(4)上的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定位杆(102)上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定位孔(1021)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转向油罐周转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料架(3)包括中层料架主体(301)和多根第二支撑杆(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熙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田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