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85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其包括外壳和内筒,所述内筒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的旋转轴和若干交错螺旋状布置的第一导叶板和若干第二导叶板,螺旋状布置的导叶板可起到进出口推送茶叶、增强翻叶力度的作用,第一导叶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导叶板,第二导叶板的自由端靠近内筒的内部,增强了茶叶与内筒壁的接触,不仅使杀青叶与金属筒壁的接触次数增加,提升了叶温的上升速率,也减少了茶叶的堆积,同时,改进后的导叶板使茶叶翻动更剧烈,使叶温的提升更均匀,而剧烈的翻动也有利于杀青叶中水分的散失。的散失。的散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

技术介绍

[0002]绿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杀青—揉捻—干燥,杀青也称“炒青”,目的是通过高温快速破坏酶的活性,停止其酶促氧化作用,使做青过程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炒青必须当锅温达到220∽260℃时方可投入做青叶,以掌握“适当高温、投青量适中、翻炒均匀、快速短时、杀熟杀透”为原则。当锅中“啪啪”之声停止,略有沙沙声音,叶质柔软稍有黏性,闻有清纯茶香,即可下锅揉捻。历时3∽5分钟。炒青方式有电动滚筒炒青和液化气杀青机炒青。
[0003]目前,国内主要使用蒸汽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滚筒杀青机,滚筒杀青机可以有效克服锅式杀青机存在的不能连续作业和作业效率低的缺陷,是我国茶叶加工中应用最普遍的杀青机,而杀青机滚筒的主要就是长柱形金属滚筒,滚筒内部设置转轴,转轴上部设置叶片,这种方式的滚筒会使茶叶不能充分地接触滚筒壁面,会产生茶叶堆积,阻碍杀青过程中水分的挥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其内筒内部的螺旋状布置的导叶板可起到进出口推送茶叶、增强翻叶力度的作用,使了茶叶与内筒的充分接触,为通过后续加工、提高茶叶品质和加工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包括外壳和内筒,所述内筒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筒两端,所述内筒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的旋转轴和若干交错螺旋状布置的第一导叶板和若干第二导叶板,所述第一导叶板和所述第二导叶板的一端均与所述旋转轴固定,另一端分别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导叶板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叶板的长度,第一导叶板的自由端靠近内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导叶板和所述第二导叶板均为弧状板。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叶板和所述第二导叶板与所述旋转轴之间的形成角度为45

75度倾斜角。
[0007]优选的,所述内所述第一导叶板和所述第二导叶板倾斜角均向所述出料口方向。
[0008]优选的,所述出料口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其包括外壳和内筒,所述内筒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的旋转轴和若干交错螺旋状布置的第一导叶板和若干第二导叶板,螺旋状布置的导叶板可起到进出口推送茶叶、增强翻叶力度的作用,第一导叶板的长度大于第二导叶板,第一导叶板的自由端靠近内筒的内部,增强了茶叶与内筒壁的接触,不仅使杀青叶与金属筒壁的接触次数增加,提升了叶温的上升速率,也减少了茶叶的堆积,同时,改进后的导叶板使茶叶翻动更剧烈,使叶温的提升更均匀,而剧烈的翻动也有利于杀青
叶中水分的散失。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
[0012]1——外筒
ꢀꢀꢀꢀꢀꢀꢀꢀꢀꢀꢀꢀꢀꢀꢀꢀꢀꢀꢀꢀꢀ
2——内筒
[0013]3——旋转轴
ꢀꢀꢀꢀꢀꢀꢀꢀꢀꢀꢀꢀꢀꢀꢀꢀꢀꢀꢀ
4——第二导叶片
[0014]5——第一导叶片
ꢀꢀꢀꢀꢀꢀꢀꢀꢀꢀꢀꢀꢀꢀꢀ
6——进料口
[0015]7——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包括外壳1和内筒2,内筒2的进料口6和出料口7分别设置于内筒2两端,设计的内筒内径D=400mm,滚筒转速为n=30~40r/min,内筒2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2的旋转轴3和若干交错螺旋状布置的第一导叶板5和若干第二导叶板4,第一导叶板5和第二导叶板4的一端均与旋转轴3固定,另一端分别为自由端,第一导叶板5长度大于第二导叶板4的长度,第一导叶板5的自由端靠近所述内筒2的内壁,第一导叶板5和第二导叶板4均为弧状板。所述第一导叶板5和所述第二导叶板4与所述旋转轴3之间的形成角度为45

75度倾斜角,第一导叶板5和第二导叶板4的倾斜角均向所述出料口方向,螺旋状布置的导叶板可起到进出口推送茶叶、增强翻叶力度的作用,促进了杀青叶之间传热,使得杀青叶的叶温更为均衡,有利于叶温的迅速提高,从而提高了杀青叶的产量,杀青后的茶叶杀透并均匀,条形直且圆滚,失水效果好,无焦味,有茶叶的清香气味,鲜灵度高,为通过后续加工、提高茶叶品质和加工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0018]经试验分析对比:本技术设计出料口茶叶温度为65摄氏度左右,优化后滚筒生产的杀青叶含水率低于优化前的5%,为53.2%(优化前的为58.3%),优化后滚筒生产的台时产量高于优化前的18%,为55.2kg/h(优化前的为46.5kg/h)。
[001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茶叶杀青机的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内筒(2),所述内筒(2)的进料口(6)和出料口(7)分别设置于所述内筒(2)两端,所述内筒(2)设置有贯穿所述内筒(2)的旋转轴(3)和若干交错螺旋状布置的第一导叶板(5)和若干第二导叶板(4),所述第一导叶板(5)和所述第二导叶板(4)的一端均与所述旋转轴(3)固定,另一端分别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导叶板(5)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叶板(4)的长度,所述第一导叶板(5)的自由端靠近所述内筒(2)的内壁,所述第一导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于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玉皇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