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房屋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46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房屋框架,包括至少三个屋檐梁,三个屋檐梁平行且呈三角设置,其中一屋檐梁位于另两个屋檐梁中间的上方,位于上方的屋檐梁与另两个屋檐梁之间设有屋脊梁,屋脊梁与屋檐梁平行设置,屋脊梁与相邻两个屋檐梁位于一条直线上,每一屋脊梁与相邻两个屋檐梁顶部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位于下方的两个屋檐梁底部均固定有多个第一立柱,多个第一立柱在屋檐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位于上方的屋檐梁和屋脊梁两端固定有第二立柱,相邻两个第二立柱之间通过横梁连接,与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底部与第一立柱之间通过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传统木结构房屋框架易遭受火灾,不便于批量生产,建造效率低等问题。建造效率低等问题。建造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房屋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房屋框架。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农村传统木结构建筑在抗震性,耐久性,工程周期,布置灵活,保温性能等方面优势明显,但是,木结构建筑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成才木料紧缺,承载力有限等方面的缺点也十分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房屋框架,旨在解决传统木结构房屋框架易遭受火灾,不便于批量生产,建造效率低等问题。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结构房屋框架,包括至少三个屋檐梁,三个所述屋檐梁平行且呈三角设置,其中一所述屋檐梁位于另两个所述屋檐梁中间的上方,位于上方的所述屋檐梁与另两个所述屋檐梁之间均设有屋脊梁,所述屋脊梁与所述屋檐梁平行设置,所述屋脊梁与相邻两个所述屋檐梁位于一条直线上,每一所述屋脊梁与相邻两个所述屋檐梁顶部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多个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屋檐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设置;
[0005]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屋檐梁底部均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多个所述第一立柱在所述屋檐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屋檐梁和所述屋脊梁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立柱,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之间通过横梁连接,与所述第一立柱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底部与所述第一立柱之间通过横梁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房屋框架的材质为耐候钢。
[0007]进一步地,位于上方的所述屋檐梁两侧的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屋檐梁和所述屋脊梁呈圆柱设置,所述连接件呈方柱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屋檐梁、所述屋脊梁之间通过U形连接件连接;
[0010]所述U形连接件包括U形板和螺接件,所述U形板包括底板和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形成与所述连接件相适配的凹槽,两个所述侧板贯穿设有相对设置的穿孔,两个所述穿孔用于与所述螺接件相配合,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0011]所述底板背对两个所述侧板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屋檐梁或所述屋脊梁相适配,与所述屋檐梁或所述屋脊梁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顶部呈弧形设置形成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屋檐梁外侧壁相适配并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弧面与所述屋檐梁外侧壁焊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顶部呈弧形设置形成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屋檐梁、所述屋脊梁外侧壁相适配并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弧面与所述屋檐梁、所述屋脊梁外侧壁焊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两端呈弧形设置形成弧面,所述弧面与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外侧壁相适配并固定连接。
[001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屋檐梁、屋脊梁和立柱、横梁装配的方式搭建出乡村房屋的框架结构,可代替传统木结构房屋框架,解决木结构建筑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成才木料紧缺,承载力有限的问题。用于装配的预制件加工容易,在工厂量产后,直接到现场组装,组装操作简单,利于标准化生产;建设速度快,施工周期短,降低劳动强度,建造工序上都有很大提升;现场装配化施工,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房屋质量轻,大大减少运输能耗。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钢结构房屋框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U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U形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中第一立柱和屋檐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屋檐梁1、屋脊梁2、连接件3、U形连接件4、U形板41、底板411、侧板412、凹槽413、穿孔414、弧形凹槽415、螺接件42、第一立柱5、弧面51、第二立柱6、横梁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4]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结构房屋框架,所述钢结构房屋框架的材质为耐候钢,耐候钢具有优质钢的强韧、塑延、成型、焊割、磨蚀、高温、抗疲劳、耐锈、抗腐蚀等特性。
[0025]请参见图1,钢结构房屋框架包括至少三个屋檐梁1,三个所述屋檐梁1平行且呈三角设置,其中一所述屋檐梁1位于另两个所述屋檐梁1中间的上方,位于上方的所述屋檐梁1与另两个所述屋檐梁1之间均设有屋脊梁2,所述屋脊梁2与所述屋檐梁1平行设置,所述屋脊梁2与相邻两个所述屋檐梁1位于一条直线上,每一所述屋脊梁2与相邻两个所述屋檐梁1顶部通过多个连接件3连接,多个所述连接件3在所述屋檐梁1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屋檐梁1两侧的所述连接件3一一对应设置,可增强钢结构房屋框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屋檐梁1和所述屋脊梁2呈圆柱设置,所述连接件3呈方柱设置。圆柱和方柱内部可以为实心,也可以为空心形成圆管和方管,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0026]为了使连接件3与屋檐梁1、屋脊梁2更稳固的连接,所述连接件3和所述屋檐梁1、所述屋脊梁2之间通过U形连接件4连接。
[0027]请参见图2和图3,所述U形连接件4包括U形板41和螺接件42,所述U形板41包括底板411和位于所述底板411两侧的两个侧板412,形成与所述连接件3相适配的凹槽413,两个所述侧板412贯穿设有相对设置的穿孔414,两个所述穿孔414用于与所述螺接件42相配合,将所述连接件3固定于所述凹槽413内。
[0028]所述底板411背对两个所述侧板412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凹槽415,所述弧形凹槽415与所述屋檐梁1或所述屋脊梁2相适配,与所述屋檐梁1或所述屋脊梁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屋檐梁1和所述屋脊梁2与所述弧形凹槽415侧壁焊接。
[0029]通过设置U形板41形成与连接件3相适配的凹槽413,在U形板41的底板411一侧设有与屋檐梁1或屋脊梁2相适配的弧形凹槽415,利用螺接件42将连接件3固定在凹槽413内,将屋檐梁1或屋脊梁2固定在弧形凹槽415内,可稳固连接连接件3和屋檐梁1、屋脊梁2,装配难度小,便于施工。
[0030]请参见图1,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屋檐梁1底部均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5,多个所述第一立柱5在所述屋檐梁1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为了使第一立柱5与屋檐梁1更稳定地连接,请参见图4,所述第一立柱5顶部呈弧形设置形成弧面51,所述弧面51与所述屋檐梁1外侧壁相适配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5与屋檐梁1的材质为耐候钢,所述弧面51与所述屋檐梁1外侧壁可通过焊接固定。
[0031]位于上方的所述屋檐梁1和所述屋脊梁2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立柱6,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立柱6之间通过横梁7连接,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立柱6之间通过多个所述横梁7连接,可增强钢结构房屋框架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屋檐梁,三个所述屋檐梁平行且呈三角设置,其中一所述屋檐梁位于另两个所述屋檐梁中间的上方,位于上方的所述屋檐梁与另两个所述屋檐梁之间均设有屋脊梁,所述屋脊梁与所述屋檐梁平行设置,所述屋脊梁与相邻两个所述屋檐梁位于一条直线上,每一所述屋脊梁与相邻两个所述屋檐梁顶部通过多个连接件连接,多个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屋檐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位于下方的两个所述屋檐梁底部均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多个所述第一立柱在所述屋檐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屋檐梁和所述屋脊梁两端均固定有第二立柱,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之间通过横梁连接,与所述第一立柱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底部与所述第一立柱之间通过横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房屋框架的材质为耐候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屋檐梁两侧的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檐梁和所述屋脊梁呈圆柱设置,所述连接件呈方柱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房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东文刘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