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43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维修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包括移动车体,所述的移动车体,所述的移动车体包括车斗和后车板,所述的车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后车板,所述的车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所述的后车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的移动车体的顶部设置有可升降维修台。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车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在后车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便于可升降维修台从移动车体上滑下,无需工作人员手工搬运或者翻转,减少劳动力,另外,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和防滑橡胶垫可以对可升降维修台进行定位,防止可升降维修台在移动过程中来回晃动,便于移动运输,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


[0001]本技术涉及维修车
,特别是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电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电力系统中故障维修的效率和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效率高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问题,市面上现有的电力抢修车车型较大,如果碰到小胡同里电路或是电缆出现问题,工作人员根本无法将电力抢修车开进胡同里,但是要检修的电路还在很高的位置,此时就需要好几个工作人员携带随车梯等登高工具进入小胡同里,所以检修效率肯定会变慢,传统的电力抢修车所携带的随车梯大多不是折叠的,作业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的同时,工作人员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0003]在中国专利CN208386014U中公开的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该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虽然,通过翻转箱体,使得整个箱体呈竖直状态,使行走轮与地面接触可以移动,但是,该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其还具有以下缺点:
[0004]箱体在使用过程中至少需要两次翻转,浪费劳动力,使用不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包括移动车体,所述的移动车体,所述的移动车体包括车斗和后车板,所述的车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后车板,所述的车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所述的后车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所述的移动车体的顶部设置有可升降维修台,所述的可升降维修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的车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中心限位柱、第一圆盘、拉环、第二圆盘和伸缩弹簧,所述的中心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所述的第一圆盘远离中心限位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的中心限位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所述的中心限位柱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的伸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圆盘搭接,所述的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车斗搭接。
[0007]可选的,所述的车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的安装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
[0008]可选的,所述的防滑橡胶垫的厚度大于安装框的厚度。
[0009]可选的,所述的可升降维修台的一侧设置有扶手。
[0010]可选的,所述的限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
[0011]可选的,所述的伸缩弹簧的直径小于第二圆盘的直径。
[0012]可选的,所述的移动轮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的移动轮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相
适配。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该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车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在后车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与可升降维修台底部安装的移动轮相适配,便于工作人员推动可升降维修台,便于可升降维修台从移动车体上滑下,无需工作人员手工搬运或者翻转,减少劳动力,另外,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和防滑橡胶垫可以对可升降维修台进行定位,防止可升降维修台在移动过程中来回晃动,便于移动运输,防滑橡胶垫还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减少可升降维修台与车斗的碰撞,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移动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

移动车体,2

车斗,3

后车板,4

第一滑道,5

第二滑道,6

可升降维修台,8

限位机构,801

中心限位柱,802

第一圆盘,803

拉环,804
‑ꢀ
第二圆盘,805

伸缩弹簧,9

安装框,10

防滑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如图1

5所示,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它包括移动车体1,移动车体1,移动车体1包括车斗2和后车板3,车斗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后车板3,后车板3与现有的车体后板的安装方式一样,后车板3在车体1正常行驶时不会发生剧烈晃动,车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4,后车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5,移动车体1的顶部设置有可升降维修台6,可升降维修台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车斗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8,限位机构8包括中心限位柱801、第一圆盘802、拉环803、第二圆盘 804和伸缩弹簧805,中心限位柱8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802,第一圆盘802远离中心限位柱8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803,中心限位柱8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804,中心限位柱801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弹簧805,伸缩弹簧805的一端与第二圆盘804搭接,伸缩弹簧805的另一端与车斗2搭接,车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9,安装框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10,防滑橡胶垫10的厚度大于安装框9的厚度,可升降维修台6的一侧设置有扶手,限位机构8的数量为两个,伸缩弹簧805的直径小于第二圆盘804的直径,移动轮的数量为偶数个,移动轮与第一滑道4和第二滑道5 相适配。
[002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4]该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车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4,在后车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5,第一滑道4和
第二滑道5与可升降维修台6底部安装的移动轮相适配,便于工作人员推动可升降维修台6,便于可升降维修台6从移动车体 1上滑下,无需工作人员手工搬运或者翻转,减少劳动力,另外,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8和防滑橡胶垫10可以对可升降维修台6进行定位,防止可升降维修台6在移动过程中来回晃动,便于移动运输,防滑橡胶垫10还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减少可升降维修台6与车斗2的碰撞,实用性较强。
[0025]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使用过程中,当碰到小胡同里电路或是电缆出现问题时,可以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后车板3从车斗2 的一侧进行旋转,转至于地面接触,起到过渡的作用,有利于工作人员将该装从移动车体1上推下,可升降维修台6沿着第一滑道4和第二滑道5从移动车体1上移下,然后手持扶手将可升降维修台6推至合适的位置使用,待使用完毕后,将该装置沿着第一滑道4和第二滑道5移动至车斗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电力设备用便携式电力维修车,包括移动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车体(1),所述的移动车体(1)包括车斗(2)和后车板(3),所述的车斗(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后车板(3),所述的车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道(4),所述的后车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道(5),所述的移动车体(1)的顶部设置有可升降维修台(6),所述的可升降维修台(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的车斗(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8),所述的限位机构(8)包括中心限位柱(801)、第一圆盘(802)、拉环(803)、第二圆盘(804)和伸缩弹簧(805),所述的中心限位柱(8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圆盘(802),所述的第一圆盘(802)远离中心限位柱(8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803),所述的中心限位柱(8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盘(804),所述的中心限位柱(801)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弹簧(805),所述的伸缩弹簧(805)的一端与第二圆盘(804)搭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茂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