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39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下轴和上轴,下轴包括第一轴套管,第一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花键;上轴包括第二轴套管,第二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形成花键配合;下轴和上轴的实心轴端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星形套、滚珠、保持架、钟形壳和防尘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布置角度更加多样化,便于布置转向机在副车架上的安装位置,避让横向稳定杆、排气、电池包等其它系统部件。电池包等其它系统部件。电池包等其它系统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转向传动轴一般采用十字销轴不等速万向节结构,为保证转向盘旋转过程中手力均衡需要尽可能保证转向传动轴轴线与转向机输入轴1及转向管柱轴线2的夹角相等,另外需将转向传动轴上节叉3、下节叉4设置一定相位角以弥补转向机输入轴与转向管柱空间夹角(布置原因存在偏距,非共面夹角)引起的转向力矩波动。基于以上限制条件,转向系统硬点设定自由度过小,影响周边系统布置空间;为了满足人机及布置要求常需要妥协,将转向力矩波动率控制在一定水平,无法完全消除,影响转向感知质量;平台沿用性差,共平台不同车型转向管柱人机位置及副车架与下车身相对位置也会有变化,为满足转向力矩波动要求需要将所共用的转向器相对副车架平移或绕齿条轴线旋转一定角度,导致副车架无法通用。
[0003]为此,在现有技术中陆续开发了多种球笼式万向节传动轴总成,但它们的转向角度较小,难以满足转向时的大转角要求,而且传动轴总成运行时摩擦阻力较大,影响到动力传送的平稳性、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
[0005]本技术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下轴和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包括第一轴套管,所述第一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花键;所述上轴包括第二轴套管,所述第二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形成花键配合;其中:
[0006]所述下轴和上轴的实心轴端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星形套、滚珠、保持架和钟形壳,所述星形套包括管套,所述套管的端部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凹坑,所述管套的内部沿着轴向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套管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沿着轴向延伸的球道,并且在相邻的球道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外球面;所述保持架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内表面具有内球面,所述环状结构的外表面具有外球面,所述环状结构的周壁上设置有方孔;所述钟形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实心轴端,所述壳体的前端内表面形成有内球面,并且在所述内球面上形成有多个球道,所述壳体的前端外表面形成有外沿面;所述壳体的实心轴端插入所述星形套的中心孔过盈配合并在端部铆接,在所述星形套的凹坑处相应施加局部挤压,在所述实心轴端上形成凸起,并与所述凹坑紧密贴合;所述滚珠放置在所述保持架的方孔内,所述保持架设置在所述星形套上使得所述滚珠的球面与所述星形套的球道配合,并将所述钟形壳套在所述保持架上使得所述滚珠的球面与所述钟形壳的球道
配合;所述保持架的内球面与所述星形套的外球面相配合,所述保持架的外球面与所述钟形壳的内球面相配合。
[0007]其中,所述实心轴端与所述星形套的套管在端部铆接固定。
[0008]其中,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包括罩壳体,并且所述罩壳体轴向的一端为小孔端,所述罩壳体轴向的另一端为大孔端;所述防尘罩的小孔端与所述第一轴套管外壁贴合并用卡箍箍紧,所述防尘罩的大孔端与所述钟形壳的外沿面贴合并用卡箍箍紧。
[0009]其中,所述罩壳体为轴向对称结构。
[0010]其中,还包括花键套,所述花键套的内部形成有花键套内孔,所述钟形壳的实心轴端插入所述花键套内孔并且在外端焊接固定。
[0011]其中,所述花键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侧向锁紧孔。
[0012]其中,所述套管的端部外壁上设置的凹坑数量为3~6个。
[0013]其中,所述保持架上的方孔个数与所述滚珠的个数一致。
[0014]其中,所述保持架上的方孔个数为3~6个。
[0015]其中,所述实心轴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套管的外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单个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即可允许主、从动轴更大角度范围内实现等速传动;
[0018](2)等速传动可提升转向手感,满足日益提高的整车操控感知质量要求;
[0019](3)布置角度更加多样化,便于布置转向机在副车架上的安装位置,避让横向稳定杆、排气、电池包等其它系统部件。
[0020](4)星形套与实心轴端的连接设计可实现静摩擦力及铆合结构共同传递扭矩作用,提高了传动的平稳性,减少了磨损,显著提升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转向传动轴的应用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的转向传动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的主视图。
[0024]图4为图3沿着A-A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转向传动轴总成中的星形套主视图。
[0027]图7为图6沿着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7中圈C和圈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的转向传动轴总成中的上轴的侧视图。
[0030]图10为图9沿着E-E方向的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32]实施例1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结构,如图3-10,包括下轴100、上轴200、防尘罩300、滚珠400、星形套500、保持架600、钟形壳700和花键套800。
[0034]所述下轴100包括轴套管140,所述轴套管140的一端为实心轴端120,所述实心轴端120 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套管140的外径。所述下轴的轴套管140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花键130。
[0035]所述上轴200包括轴套管240,所述轴套管240的一端为实心轴端220,所述实心轴端220 的直径小于所述轴套管240的外径。所述上轴200的轴套管240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花键230。
[0036]所述防尘罩300包括罩壳体,所述罩壳体为轴向对称结构,并且所述罩壳体轴向的一端为小孔端310,所述罩壳体轴向的另一端为大孔端310。
[0037]所述星形套500包括管套,所述套管的端部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凹坑510(3-6个),所述管套的内部沿着轴向设置有中心孔520,所述套管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沿着轴向延伸的球道540,并且在相邻的球道540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外球面530。
[0038]所述保持架600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内表面具有内球面630,所述环状结构的外表面具有外球面650,所述环状结构的周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滚珠400的方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速万向节转向传动轴总成,包括下轴和上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包括第一轴套管,所述第一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花键;所述上轴包括第二轴套管,所述第二轴套管的一端为实心轴端,另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花键;所述外花键与所述内花键形成花键配合;其中:所述下轴和上轴的实心轴端上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星形套、滚珠、保持架和钟形壳,所述星形套包括管套,所述套管的端部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凹坑,所述管套的内部沿着轴向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套管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沿着轴向延伸的球道,并且在相邻的球道之间的连接处形成有沿着轴向延伸的外球面;所述保持架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内表面具有内球面,所述环状结构的外表面具有外球面,所述环状结构的周壁上设置有方孔;所述钟形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实心轴端,所述壳体的前端内表面形成有内球面,并且在所述内球面上形成有多个球道,所述壳体的前端外表面形成有外沿面;所述壳体的实心轴端插入所述星形套的中心孔过盈配合并在端部铆接,在所述星形套的凹坑处相应施加局部挤压,在所述实心轴端上形成凸起,并与所述凹坑紧密贴合;所述滚珠放置在所述保持架的方孔内,所述保持架设置在所述星形套上使得所述滚珠的球面与所述星形套的球道配合,并将所述钟形壳套在所述保持架上使得所述滚珠的球面与所述钟形壳的球道配合;所述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董钱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