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绕线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13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治具,具体涉及线缆加工领域,包括治具套座、压簧、防护滑套和绕线夹头,治具套座的一侧安装有抵压盘,抵压盘的另一侧开设有压盘线孔,绕线夹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线安装套、导线滑套,绕线夹头包括连接柱、绕线夹杆、限位夹头,绕线夹杆的一端与连接柱的侧面转动连接,绕线夹杆的两侧开设有出线槽,定位芯杆的端部与连接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处快速套接结构,利用绕线夹头将线缆进行分股夹持后依次套接上防护滑套、压簧和线安装套即安装结束,拆装方便,相较于传统安装孔的穿线结构,其绕线安装步骤大大简化,有效提高绕线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简单工作稳定。简单工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绕线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加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具体为一种自动绕线治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行业中,电感为不可或缺的元件之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以及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其性能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对各种安规的电子变压器及电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不同性能的产品对电子变压器的线圈圈数、层数、出线位置、及绕制方法等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电感的制备需要空心线圈绕制过程,空心线圈的绕制通常采用线圈绕线机制备。
[0003]但现有的自动绕线治具虽相较与传统半自动人工绕线,其效率大大增加,但在一些漆包线以及绝缘涂层的导线绕线时,由于线缆的快速运动易与绕线孔发生剐蹭对导线外层的绝缘套或绝缘层造成一定的划伤,使得导线绝缘部破坏影响使用,另外,其穿线时需要将线缆逐一从不同绕线安装孔内穿过再夹装于夹头内部,安装繁琐费时费力。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自动绕线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绕线治具,通过设置多处快速套接结构,利用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绕线治具,包括治具套座(1)、压簧(3)、防护滑套(4)和绕线夹头(5),所述绕线夹头(5)的一端设有定位芯杆(51),所述治具套座(1)固定套接于定位芯杆(51)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套座(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抵压盘(11),所述抵压盘(11)的另一侧开设有压盘线孔(12),所述绕线夹头(5)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线安装套(2),所述线安装套(2)的内部转动套接有导线滑套(22),所述导线滑套(22)的端部与压簧(3)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防护滑套(4)的侧面与压簧(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线安装套(2)、导线滑套(22)、压簧(3)和防护滑套(4)滑动套接于绕线夹头(5)的表面,所述绕线夹头(5)包括连接柱(52)、绕线夹杆(53)、限位夹头(54),所述绕线夹杆(53)的一端与连接柱(52)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夹头(54)的一侧与绕线夹杆(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线夹杆(53)的两侧开设有出线槽(55),所述定位芯杆(51)的端部与连接柱(52)的一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滑套(22)的一侧开设有滑套线孔(23),所述滑套线孔(23)呈半圆弧结构,所述出线槽(55)的两端呈圆弧结构,所述滑套线孔(23)和出线槽(55)的圆弧半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绕线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亚斯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