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金忻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710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包括连接夹壳体,所述连接夹壳体正面被固定杆前端穿过,所述连接夹壳体前侧内壁与限位板正面固定连接。该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通过将老化的线路外表面清理干净,避免接线后发生短路问题,将电线的两端分别穿过右侧保护套和左侧保护套,使裸露在外的电线两端之间连接,对电线进行连接前的准备,转动固定杆,滑动连接块移动,使固定杆受力向上移动,传导片与电线接触挤压,使电线被连接固定,保护套和密封垫有效保证了电路连接的安全性,从而解决了接线夹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长时间使用零部件容易损坏的问题。坏的问题。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通信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通信网络机房里,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部分线路会发生老化,使得线芯裸露在外,极易造成安全隐患,接线夹是一种通讯领域很常见的一种工具,可以使两个连接线连接为一条线路,现有的接线夹一般是将连接线进行相互连接然后进行隔离操作保障连接线之间连接长期使用的稳定性,然而市场上的接线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故障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更换连接组件,但现有的接线夹一般内部结构相对固定不可进行拆装,造成接线夹更换成本的增大,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拆卸的接线夹对计算机连接线进行辅助连接操作。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461741U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的可拆卸接线
[0004]夹,所述微型轴承固定安装在夹座的内侧中间位置,横向光杆横向穿插微型轴承的内侧,横向光杆的两端分别贯穿夹座的左右两侧内壁并分别与两个旋转把手固定连接,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关于微型轴承对称设置在横向光杆上,两个滚珠螺母分别活动连接在横向光杆上,夹座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横向活动槽,两个横向活动块分别活动链接在两个横向活动槽的内侧。该用于计算机通信的可拆卸接线夹,达到了将两个连接线的断头通过接线夹进行相互连通的目的,将定位管和配合管进行螺纹拆卸下来即可对其组件进行更换组装,从而使得接线夹进行拆卸,降低设备维护成本,但是该接线夹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长时间使用零部件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解决了接线夹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长时间使用零部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包括连接夹壳体,所述连接夹壳体正面被固定杆前端穿过,所述连接夹壳体前侧内壁与限位板正面相接触,所述固定杆穿过限位板正面,所述固定杆外表面与限位圈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圈背面与限位板正面相接触,所述固定杆外表面与滑动连接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外表面与限位板顶部相接触,所述滑动连接块右侧面与转动杆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外表面与连接件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底端内壁与转动模块右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模块外表面与连接杆中部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杆底端穿过支撑架顶部,所述转动模块右侧面与滑块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左端外表面与限位块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块左端外表面与限位块固定架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块固定架左侧面与连接夹壳体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顶部与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顶
部与传导片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导片上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右端外表面与右侧保护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右侧保护套穿过连接夹壳体右侧面,所述密封垫左侧外表面与左侧保护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左侧保护套穿过连接夹壳体左侧面。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为螺纹杆,所述固定杆外表面与滑动连接块内壁为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模块右端穿过连接件中部内壁,所述连接件内壁宽度与转动模块右端宽度相等。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底部设置有限位方板,所述连接杆左侧面上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左端与连接夹壳体左侧面相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右侧面与连接夹壳体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左侧面与连接夹壳体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保护套前后两侧各设置有一组限位板,两组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杆底端的宽度。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通过将老化的线路外表面清理干净,避免接线后发生短路问题,将电线的两端分别穿过右侧保护套和左侧保护套,使裸露在外的电线两端之间连接,对电线进行连接前的准备,转动固定杆,滑动连接块移动,使固定杆受力向上移动,传导片与电线接触挤压,使电线被连接固定,保护套和密封垫有效保证了电路连接的安全性,从而解决了接线夹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长时间使用零部件容易损坏的问题。
[0017]2、该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通过固定杆为螺纹杆,固定杆外表面与滑动连接块内壁为螺纹连接,便于使连接杆移动,通过转动模块右端穿过连接件中部内壁,连接件内壁宽度与转动模块右端宽度相等,便于转动模块在连接件空腔中移动,通过连接杆底部设置有限位方板,连接杆左侧面上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左端与连接夹壳体左侧面相接触,便于限制连接杆移动距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连接夹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滑动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连接夹壳体;2、限位圈;3、固定杆;4、限位板;5、滑动连接块;6、转动杆;7、连接件;8、转动模块;9、支撑架;10、限位块;11、限位块固定架;12、连接杆;13、支撑杆;14、传导片;15、密封垫;16、右侧保护套;17、左侧保护套;18、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包括连接夹壳体1,连接夹壳体1正面被固定杆3前端穿过,连接夹壳体1前侧内壁与限位板4正面相接触,固定杆3穿过限位板4正面,固定杆3外表面与限位圈2内壁固定连接,限位圈2背面与限位板4正面相接触,固定杆3外表面与滑动连接块5内壁固定连接,滑动连接块5外表面与限位板4顶部相接触,滑动连接块5右侧面与转动杆6左侧面固定连接,转动杆6外表面与连接件7顶端内壁转动连接,连接件7底端内壁与转动模块8右端外表面滑动连接,转动模块8外表面与连接杆12中部内壁相接触,连接杆12底端穿过支撑架9顶部,转动模块8右侧面与滑块18左侧面固定连接,滑块18左端外表面与限位块10内壁相接触,限位块10左端外表面与限位块固定架11内壁相接触,限位块固定架11左侧面与连接夹壳体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杆12顶部与支撑杆13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13顶部与传导片14底部固定连接,传导片14上侧设置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右端外表面与右侧保护套16内壁固定连接,右侧保护套16穿过连接夹壳体1右侧面,密封垫15左侧外表面与左侧保护套17内壁固定连接,左侧保护套17穿过连接夹壳体1左侧面。
[0024]具体的,为了便于使连接杆12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通信用连接夹装置,包括连接夹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夹壳体(1)正面被固定杆(3)前端穿过,所述连接夹壳体(1)前侧内壁与限位板(4)正面相接触,所述固定杆(3)穿过限位板(4)正面,所述固定杆(3)外表面与限位圈(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圈(2)背面与限位板(4)正面相接触,所述固定杆(3)外表面与滑动连接块(5)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块(5)外表面与限位板(4)顶部相接触,所述滑动连接块(5)右侧面与转动杆(6)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6)外表面与连接件(7)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7)底端内壁与转动模块(8)右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模块(8)外表面与连接杆(12)中部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杆(12)底端穿过支撑架(9)顶部,所述转动模块(8)右侧面与滑块(18)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8)左端外表面与限位块(10)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块(10)左端外表面与限位块固定架(11)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块固定架(11)左侧面与连接夹壳体(1)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顶部与支撑杆(13)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3)顶部与传导片(1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导片(14)上侧设置有密封垫(15),所述密封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忻
申请(专利权)人:胡金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