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6504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定相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及装置,该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包括:主控制模块以及无线模块,主控制模块与无线模块连接;其中,主控制模块采集定相系统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将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发送至无线模块;无线模块将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传输至远程服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可以作用于互联网定相系统的网络连接,实现互联网定相系统的数据远程交互功能,从而解决了现有定相系统需多人合作操作,但是距离稍远就需要电话沟通,操作费时费力易出错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定相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定相装置应用于电力线路、变电所的相位校验和相序校验,具有核相、测相序、验电等功能。具备很强的抗干扰性,符合标准要求,适应各种电磁场干扰场合。目前常用设备基本原理是:采用A、B两个采集头分别获取被测高电压相位信号和已知相位高电压相位信号,数据直接发射至核相仪主机,主机接收并进行相位比较与结果定性,现有的定相系统需多人合作操作,但是距离稍远就需要电话沟通,操作费时费力,易出错。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定相系统需多人合作操作,但是距离稍远就需要电话沟通,操作费时费力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所述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包括:主控制模块以及无线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包括:主控制模块以及无线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模块连接;其中,所述主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定相系统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发送至所述无线模块;所述无线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至远程服务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块包括主控芯片以及发光电路,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端与所述发光电路连接;其中,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在进行所述电压信号和所述电流信号发送时,通过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端发送电平信号至所述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电平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平信号间断亮灭,以显示所述主控芯片的工作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电路包括第一电阻以及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主控芯片的信号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还包括:静电保护电路,所述静电保护电路与所述无线模块连接;其中,所述静电保护电路,用于在所述无线模块的外接端口接收到静电高电压时,释放所述静电高电压,以保护所述无线模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保护电路包括:瞬态抑制保护单元、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四电容;其中,所述瞬态抑制保护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瞬态抑制保护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瞬态抑制保护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瞬态抑制保护单元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瞬态抑制保护单元的第五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瞬态抑制保护单元的第一端、第三端、第四端和第五端与所述无线模块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定相系统的无线传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态抑制保护单元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以及第八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洪段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鸿志高测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