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数据转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47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其包括护套、第一屏蔽层和设于护套内的线缆组件,第一屏蔽层为石墨烯带,第一屏蔽层包覆线缆组件,并位于护套和线缆组件之间,线缆组件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和主地线,第一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3.1信号,第二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2.0信号,信号检测模组用于传输检测信号,第一屏蔽层内填充有尼龙纤维,且尼龙纤维充盈于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和主地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石墨烯带作为屏蔽层,能有效屏蔽外部干扰以保证信号传输质量,且能够兼容USB3.1信号传输和USB2.0信号传输,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的使用需求。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干扰数据转接线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
,尤其涉及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并对各类电子产品提出了轻、薄、小的使用需求。电子产品朝轻、薄、小设计时,往往需要舍弃很多功能模块和接口模块。
[0003]为了弥补上述电子产品本身携带附件较少的缺陷,市场上衍生出多种 Type

C扩展坞产品。Type

C扩展坞是一种通过Type

C接口来扩展诸如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功能的设备,电子产品通过Type

C扩展坞提供的接口和插槽,以实现与驱动器、大屏幕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等多种外部设备的连接。因此,Type

C扩展坞能够让用户在必要时,使上述电子产品获得台式机一样的便利和舒适,在移动办公、娱乐时又能发挥电子产品的便携性。
[0004]然而,现有的Type

C扩展坞采用的Type

C线的功能不全面,无法兼容多种USB传输协议,无法满足不同电子产品的连接需求。且现有Type

C线的抗干扰性能差,容易受外部干扰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不能满足对信号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使用需求。
[0005]因此,亟需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其采用石墨烯带作为屏蔽层,能有效屏蔽外部干扰以保证信号传输质量,且能够兼容USB3.1信号传输和USB2.0信号传输,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0007]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其包括护套、第一屏蔽层和设于所述护套内的线缆组件,所述第一屏蔽层为石墨烯带,所述第一屏蔽层包覆所述线缆组件,并位于所述护套和线缆组件之间,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和主地线,所述第一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3.1信号,所述第二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2.0信号,所述信号检测模组用于传输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屏蔽层内填充有尼龙纤维,且所述尼龙纤维充盈于所述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和主地线之间。
[0009]作为优选,所述抗干扰数据转接线还包括第三屏蔽层,所述第三屏蔽层包覆所述第一屏蔽层,并位于所述护套和第一屏蔽层之间,所述第三屏蔽层为85%镀锡铜编织件。
[0010]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检测模组包括四信号线组,所述信号线组包括第二屏蔽层和设于所述第二屏蔽层内的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屏蔽层内填充有尼龙纤维,所述第二屏蔽层为铝箔件或石墨烯带,所述第一导体的规格为19芯32AWG。
[0011]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模组包括若干芳纶丝,所述芳纶丝分布于四所述信号线组之
间。
[0012]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检测模组和加强模组共同分布于所述线缆组件沿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线模组包括四第一线组,所述第一线组包括两第二导体、分地线和第一绝缘层,两所述第二导体和分地线共同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内。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线模组包括两所述第二导体和第二绝缘层,两所述第二导体共同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内。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体的规格为19芯32AWG。
[0016]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组包括两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三导体和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导体设于所述第三绝缘层内,且所述第三绝缘层内填充有尼龙纤维,所述第三导体的规格为50芯23AWG。
[0017]作为优选,所述护套为热塑性弹性件,所述主地线的规格为19芯30AWG。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第一屏蔽层为石墨烯带,第一屏蔽层包覆线缆组件,并位于护套和线缆组件之间,由于石墨烯带具有较好的信号屏蔽性能,通过石墨烯带作为线缆组件的干扰屏蔽屏障,能够有效屏蔽外部信号对线缆组件信号传输干扰,以保证线缆的信号传输质量;第一屏蔽层内填充有尼龙纤维,且尼龙纤维充盈于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和主地线之间,使得石墨烯带能够更稳固的包覆固定在线缆组件上,并提升抗干扰数据转接线整体的机械强度;第一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3.1信号,第二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2.0信号,以兼容USB3.1信号传输和USB2.0信号传输,以适应不同USB接口的电子产品。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信号检测模组和加强模组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线组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第二电线模组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电源线的截面分布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00、抗干扰数据转接线;10、护套;20、第一屏蔽层;30、线缆组件;31、第一线组;311、第二导体;312、分地线;313、第一绝缘层;32、第二电线模组;321、第二绝缘层;33、信号线组;331、第二屏蔽层;332、第一导体;34、电源线;341、第三导体;342、第三绝缘层;35、加强模组;36、主地线;40、尼龙纤维;50、第三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数据转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10)、第一屏蔽层(20)和设于所述护套(10)内的线缆组件(30),所述第一屏蔽层(20)为石墨烯带,所述第一屏蔽层(20)包覆所述线缆组件(30),并位于所述护套(10)和线缆组件(30)之间,所述线缆组件(30)包括相互绞合的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32)、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35)和主地线(36),所述第一电线模组用于传输USB3.1信号,所述第二电线模组(32)用于传输USB2.0信号,所述信号检测模组用于传输检测信号,所述第一屏蔽层(20)内填充有尼龙纤维(40),且所述尼龙纤维(40)充盈于所述第一电线模组、第二电线模组(32)、信号检测模组、电源模组、加强模组(35)和主地线(3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屏蔽层(50),所述第三屏蔽层(50)包覆所述第一屏蔽层(20),并位于所述护套(10)和第一屏蔽层(20)之间,所述第三屏蔽层(50)为85%镀锡铜编织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数据转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模组包括四信号线组(33),所述信号线组(33)包括第二屏蔽层(331)和设于所述第二屏蔽层(331)内的第一导体(332),所述第二屏蔽层(331)内填充有尼龙纤维(40),所述第二屏蔽层(331)为铝箔件或石墨烯带,所述第一导体(332)的规格为19芯32AWG。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伟灵孙合瑞周龙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晟钫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