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蜜错位自流的蜂箱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蜂蜜错位自流的蜂箱结构,属于养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蜜蜂以花蜜、花粉等为食物,其产出的蜂蜜、蜂王浆、蜂胶和蜂蜡等都能为人类所用,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蜂箱是养蜂生产上常用工具,如今我国蜂箱的广泛使用,使养蜂生产出现巨大的飞跃,其内配有用塑料或蜂蜡制作的巢础。待巢房贮满蜂蜜且封盖后,人工打开蜂箱盖将封盖的蜜脾取出进行扫蜂,割掉封盖蜡后甩蜜,这样极易扰乱蜂群,养蜂人还可能被蛰,同时加大了养蜂人的劳动强度,且一次取蜜的量较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0003]因此,能够减少取蜜对蜂箱结构破坏程度、提高取蜜的安全性和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本技术,能够降低蜂农的取蜜难度,能够在不影响蜜蜂作息的情况下实现安全取蜜。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蜂蜜错位自流的蜂箱结构,包括:
[0007]蜂箱体,所述蜂箱体顶部开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蜜错位自流的蜂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箱体(1),所述蜂箱体(1)顶部开口,且在该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蜂箱盖(3),在蜂箱体(1)的下部设置有出蜜口(103);多个单体巢板(2),各个单体巢板(2)相互间隔地竖向设置在蜂箱体(1)内;顶起机构(4),包括顶起轴(401)、偏心轴部(402)和连杆(403),多个偏心轴部(402)分别设置于顶起轴(401)上,且各偏心轴部(402)偏心于顶起轴(401),每个偏心轴部(402)均连接有一连杆(403),顶起轴(401)水平布置且可转动并带动连杆(403)上下移动;所述单体巢板(2)包括巢房框体、多个固定半巢(203)和多个活动半巢(204),固定半巢(203)和活动半巢(204)均成板状并相间的排列于巢房框体上,在固定半巢(203)和活动半巢(204)的正反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横向布置的集蜜槽(211);活动半巢(204)能够在连杆(403)的带动下相对于固定半巢(203)上下移动,使固定半巢(203)和活动半巢(204)的集蜜槽(211)能够组成完整的巢房以用于存储蜂蜜,或者,使固定半巢(203)和活动半巢(204)的集蜜槽(211)能够错位形成S形的通道以使蜂蜜流至蜂箱体(1)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蜜错位自流的蜂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巢房框体呈四边形结构,在巢房框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提耳(201),在蜂箱体(1)的顶部开口处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配合提耳(201)嵌入的巢房固定位(10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蜜错位自流的蜂箱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释婕,高景林,赵珊,钟义海,韩文素,刘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