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557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包括箱体、进料管和底座,所述箱体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保护箱,所述电机保护箱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风扇、隔板、水箱、水泵、水管和雾化喷头的相互作用,通过电机驱动风扇转动,使得所述隔板内的除臭剂产生的气体分子可以散发与所述垃圾桶内的厨余垃圾产生的臭气分子混合,达到除臭的目的;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除臭液通过雾化喷头喷出,从而对垃圾桶内的厨余垃圾产生的臭味气体进行进一步的除臭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紫外线杀菌灯的作用,有效的消灭空气中的细菌,在通过气泵排出至大气,解决了厨余垃圾易产生气体污染和细菌滋生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处理
,具体是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0003]厨余垃圾的堆积出易产生较为浓烈的臭味气体,且易滋生细菌,需要及时处理。若不能及时处理,会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现有的厨余垃圾除臭装置,无法高效的抑制厨余垃圾产生的臭味气体,且不具有杀菌功能,易对垃圾周围造成气体污染和细菌滋生,影响周围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包括箱体、进料管和底座,所述箱体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保护箱,所述电机保护箱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箱体顶板且延伸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风扇下方间隔间隔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内腔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表面阵列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隔板填充有除臭剂;所述箱体右侧板中部固定连接有除臭箱,所述除臭箱内腔和所述箱体内腔相连通,所述除臭箱顶面固定连接有换气箱,所述换气箱内腔和所述除臭箱内腔相连通,所述除臭箱与所述箱体连通处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除臭箱与所述换气箱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换气箱内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贯穿所述换气箱且延伸至所述换气箱外。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为微生物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为活性炭过滤网。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臭箱内腔底面和顶面固定安装有两组紫外线杀菌灯,每组紫外线杀菌灯至少为两个。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臭箱底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与所述箱体侧壁。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臭箱低顶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面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处设有密封盖,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右侧板且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隔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水管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雾化喷头。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内腔底部设有垃圾桶,所述箱体任一一侧设有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箱体外且开口向上,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位于箱体内且位于所述垃圾桶上方开口朝向所述垃圾桶内。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桶底部设有滚轮,所述箱体内腔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滚轮配合的滑槽。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支撑板、支撑杆、万向轮和液压缸,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箱体,所述底板底面四角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所述万向轮,所述底板下方间隔设有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四角和中部固定连接有五个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顶端与所述底板底面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电机、风扇、隔板、水箱、水泵、注水口、密封盖、水管和雾化喷头的相互作用,通过电机驱动风扇转动,使得所述隔板内的除臭剂产生的气体分子可以散发与所述垃圾桶内的厨余垃圾产生的臭气分子混合,达到除臭的目的;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除臭液通过雾化喷头喷出,从而对垃圾桶内的厨余垃圾产生的臭味气体进行进一步的除臭处理。
[0016]2.本技术通过除臭箱、第一过滤网、紫外线杀菌灯、加固杆、换气箱、第二过滤网、气泵、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相互作用,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紫外线杀菌灯的作用,有效的消灭空气中的细菌,在通过气泵排出至大气,解决了厨余垃圾易产生气体污染和细菌滋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中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中图1中B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中第一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的标注分别为:箱体1,进料管2,底座3,底板31,支撑板32,支撑杆33,万向轮34,液压缸35,电机保护箱4,电机41,风扇42,隔板43,除臭箱5,第一过滤网51,紫外线杀菌灯52,加固杆53,换气箱6,第二过滤网61,气泵62,进气管63,出气管64,水箱7,水泵71,注水口72,密封盖721,水管73,雾化喷头74,垃圾桶8,滚轮8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

5,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包括箱体1、进料管2和底座3,所述箱体1内腔底部设有垃圾桶8,所述箱体1任一一侧设有所述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箱体1外且开口向上,所述进料管2的出料端位于箱体1内且位于所述垃圾桶8上方开口朝向所述垃圾桶8内,通过所述进料管2将厨余垃圾送至所述垃圾桶8内。
[0026]所述垃圾桶8底部设有滚轮81,所述箱体1内腔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滚轮81配合的滑槽,通过设置所述滚轮81,方便将所述垃圾桶8从所述垃圾桶8内取出。
[0027]所述箱体1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保护箱4,所述电机保护箱4内固定连接有电机41,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箱体1顶板且延伸所述箱体1内固定连接有风扇42,所述风扇42下方间隔间隔设有隔板43,所述隔板43与所述箱体1内腔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43表面阵列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隔板43填充有除臭剂;所述箱体1右侧板中部固定连接有除臭箱5,所述除臭箱5内腔和所述箱体1内腔相连通,所述除臭箱5顶面固定连接有换气箱6,所述换气箱6内腔和所述除臭箱5内腔相连通,所述除臭箱5与所述箱体1连通处设有第一过滤网51,所述除臭箱5与所述换气箱6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滤网61,所述换气箱6内固定连接有气泵62,所述气泵6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3,所述气泵6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64,所述出气管64远离所述气泵62的一端贯穿所述换气箱6且延伸至所述换气箱6外;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通过所述电机41驱动所述风扇42转动,使得所述隔板43内的除臭剂产生的气体分子可以散发,使得这些气体分子与所述垃圾桶8内的厨余垃圾产生的臭气分子混合,达到除臭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包括箱体(1)、进料管(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保护箱(4),所述电机保护箱(4)内固定连接有电机(41),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所述箱体(1)顶板且延伸所述箱体(1)内固定连接有风扇(42),所述风扇(42)下方间隔间隔设有隔板(43),所述隔板(43)与所述箱体(1)内腔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43)表面阵列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隔板(43)填充有除臭剂;所述箱体(1)右侧板中部固定连接有除臭箱(5),所述除臭箱(5)内腔和所述箱体(1)内腔相连通,所述除臭箱(5)顶面固定连接有换气箱(6),所述换气箱(6)内腔和所述除臭箱(5)内腔相连通,所述除臭箱(5)与所述箱体(1)连通处设有第一过滤网(51),所述除臭箱(5)与所述换气箱(6)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滤网(61),所述换气箱(6)内固定连接有气泵(62),所述气泵(6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63),所述气泵(6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64),所述出气管(64)远离所述气泵(62)的一端贯穿所述换气箱(6)且延伸至所述换气箱(6)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51)为微生物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61)为活性炭过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箱(5)内腔底面和顶面固定安装有两组紫外线杀菌灯(52),每组紫外线杀菌灯(52)至少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餐厨厨余垃圾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箱(5)底面固定连接有加固杆(53),所述加固杆(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洁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