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效刚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19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包括主体箱,主体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卡块的外侧卡接有卡扣,主体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承载框与第二承载框,第一承载框的内壁填充有海绵层,主体箱的正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承载抽屉,承载抽屉与孔洞的相交处固定连接有凸块,主体箱的内壁粘接有泡沫塑胶,主体箱的顶部安装有箱盖,箱盖的内部卡接有卡板,箱盖的内壁开设有卡槽,箱盖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握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主体箱与顶盖,使该种出诊箱达到存放医用品时更加规范,在需使用时便于寻找,避免了因医用品杂乱无章,寻找不便的情况出现,解决了医用品因规格不等,堆积在出诊箱内会占用过大空间的问题,且提高了防震效果。且提高了防震效果。且提高了防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


[0001]本技术涉及出诊箱
,具体为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

技术介绍

[0002]装有急救或常用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的箱子,供医生出诊使用。
[0003]但现有的,因这些医用品规格不等,如:吊瓶、注射器、药品等医用品,堆积在出诊箱内会占用过大的空间,且因规格不同会在其内部杂乱无章,在需要使用时,小件医用品掉落在其底部,不便于翻找;因某些特殊的医用品需特殊的密封材料作为包装盒,如:注射液这种医用品大多数都是用玻璃加工而成的容器来承装,当注射液容器放置在出诊箱,有可能会因颠簸使容器破碎而导致内部液体流出,从而导致防震效果得不到提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够规范而导致占用空间且使用时不便寻找以及防震效果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侧卡接有卡扣,所述主体箱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承载框与第二承载框,所述第一承载框的内壁填充有海绵层,所述主体箱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承载抽屉,所述承载抽屉与孔洞的相交处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承载抽屉的正面开设有拔槽,所述主体箱的内壁粘接有泡沫塑胶,所述主体箱的顶部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内部卡接有卡板,所述箱盖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箱盖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握把。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开设有四个,其中一个所述凹槽开设于主体箱的正面,其中另外三个所述凹槽均开设有主体箱的内部,所述主体箱内部其中一个凹槽与第一承载框卡接连接。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框与第二承载框的内壁均填充有海绵层,所述第一承载框位于第二承载框的顶部,所述第二承载框与主体箱内部的凹槽卡接连接。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承载抽屉的外径与凹槽的内径相适配,所述承载抽屉通过凸块与凹槽卡接连接。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箱与箱盖的内部均覆盖有一层橡胶层,所述主体箱通过合页与箱盖活动连接。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体箱正面由透明塑胶材料制成,所述主体箱通过卡块与箱盖固定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通过设置的第一承载框与第二承载框以及凹槽,使用时,可将注射器卡接在卡槽内,将医用一次性手套放置在箱盖的内部,而后将卡板卡接在箱盖的内部,再将易碎的物品放置在第一承载框与第二承载框内,因第一承载框与第二承载框内壁均填充有海绵层,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措施,使内部的易损物品不仅能够被固定且不会因颠簸造成损坏,而后将塑胶类的瓶瓶罐罐放置在主体箱内部与主体箱正面凹槽处于同一垂直线的凹槽内,必须用的到医用品则可以放置在承载抽屉内,而后通过承载抽屉两侧的凸块将承载抽屉卡接在主体箱正面的凹槽内,当出诊到达目的地时,给病人确证病例时,需要用到的医用品可以透过由塑胶材料制成的主体箱正面能够一眼看到需使用的物品,而后将其拿出即可,这样该种出诊箱能够达到存放医用品时更加规范,在需使用时便于寻找,解决了医用品因规格不等,堆积在出诊箱内会占用过大空间的问题。
[0016](2)、该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通过设置的主体箱与海绵层,因某些特殊的医用品需特殊的密封材料作为包装盒,如:注射液这种医用品大多数都是用玻璃加工而成的容器来承装,当注射液容器放置在出诊箱,有可能会因颠簸使容器破碎而导致内部液体流出,该种出诊箱因内壁粘接有一层泡沫塑胶且内部覆盖有一层橡胶层,这样能够具备较好的防震效果,当该种出诊箱触碰到物体时,能够起到缓冲效果,分散一部分外力,且易碎物品放置在第一承载框与第二承载框内,用海绵层卡紧,这样易碎品不仅能够被海绵层固定且能够防止易碎品万一在其内部碰倒也不会因撞击导致破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箱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箱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主体箱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承载框剖视图。
[0022]图中:1、主体箱;101、卡块;102、第一承载框;103、第二承载框;104、凹槽;105、孔洞;106、泡沫塑胶;107、海绵层;2、承载抽屉;201、拔槽;202、凸块;3、箱盖;301、卡扣;302、卡板;303、卡槽;4、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包括主体箱1,主体箱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01,卡块101的外侧卡接有卡扣301,主体箱1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承载框102与第二承载框103,第一承载框102的内壁填充有海绵层107,主体箱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104,凹槽1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承载抽屉2,承载抽屉2与孔洞105的相交处固定连接有凸块202,承载抽屉2的正面开设有拔槽201,主体箱1的内壁粘接有泡沫塑胶
106,主体箱1的顶部安装有箱盖3,箱盖3的内部卡接有卡板302,箱盖3的内壁开设有卡槽303,箱盖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握把4。
[002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凹槽104开设有四个,其中一个凹槽104开设于主体箱1的正面,其中另外三个凹槽104均开设有主体箱1的内部,主体箱1内部其中一个凹槽104与第一承载框102卡接连接,将易碎的物品放置在第一承载框102与第二承载框103内,因第一承载框102与第二承载框103内壁均填充有海绵层107,能够起到较好的保护措施,使内部的易损物品不仅能够被固定且不会因颠簸造成损坏,而后将塑胶类的瓶瓶罐罐放置在主体箱1内部与主体箱1正面凹槽104处于同一垂直线的凹槽104内,这样使医用品在该种出诊箱内能够规范,从而不会占用过大的空间以及需使用时便于寻找。
[002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承载框102与第二承载框103的内壁均填充有海绵层107,第一承载框102位于第二承载框103的顶部,第二承载框103与主体箱1内部的凹槽104卡接连接,这样易碎物品放置在第一承载框102与第二承载框103内,用海绵层107卡紧,这样易碎品不仅能够被海绵层107固定且能够防止易碎品万一在其内部碰倒也不会因撞击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包括主体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01),所述卡块(101)的外侧卡接有卡扣(301),所述主体箱(1)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承载框(102)与第二承载框(103),所述第一承载框(102)的内壁填充有海绵层(107),所述主体箱(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104),所述凹槽(104)内壁开设有孔洞(105),所述凹槽(1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承载抽屉(2),所述承载抽屉(2)与孔洞(105)的相交处固定连接有凸块(202),所述承载抽屉(2)的正面开设有拔槽(201),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粘接有泡沫塑胶(106),所述主体箱(1)的顶部安装有箱盖(3),所述箱盖(3)的内部卡接有卡板(302),所述箱盖(3)的内壁开设有卡槽(303),所述箱盖(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握把(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医疗用出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4)开设有四个,其中一个所述凹槽(104)开设于主体箱(1)的正面,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效刚陈李挺
申请(专利权)人:黄效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