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19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帽,包括:距离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报警装置及微处理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帽体内壁,用于在帽体被佩戴后发送第一电信号至微处理器,使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第二电信号至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所述接触式传感器设置在母头内壁,用于在公头插入母头后发送第三电信号至微处理器,使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第四电信号至报警装置解除报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安全帽,通过距离传感器可自动感知安全帽已佩戴,而后通过电信号的传输令报警装置报警,并通过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公头是否已稳定插入在母头内,从而判断工人是否正确佩戴了安全帽,而后再次通过电信号的传送解除报警,无需使用红外遥控器。无需使用红外遥控器。无需使用红外遥控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帽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帽,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以检测工人是否正确佩戴的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安全帽是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冲击吸性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是对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
[0003]从矿井用的胶布矿灯帽,手工编制的藤条、柳条,竹编帽开始有了原始的安全帽。而从70年代后期,自上海造船行业用工程塑料聚碳酸酯注塑制成第一代塑料安全帽开始,此后各地陆续开发出维纶、环氧树脂玻璃钢、ABS塑料等新一代安全帽;从此安全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
[0004]为了检测工人是否正确佩戴了安全帽,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提醒工人正确佩戴的安全帽,如图1所示,主要由安全帽1、提醒电路2、红外遥控器3、红外接收装置4、扣带5、公头6、母头7、压敏传感器8、电池9、微处理器10、嗡鸣器11组成。当所述的红外遥控器3向红外接收装置4发出信号,红外接收装置4接收到此信号后,就传递给微处理器 10,微处理器10接收到来自红外接收装置4发来的信号后,就会控制嗡鸣器11工作,嗡鸣器11随即发出嗡鸣声;当所述的压敏传感器8受压力后,就会向微处理器10发送信号,所述的微处理器10接收到来自压敏传感器8的信号后,就会使嗡鸣器11停止工作,嗡鸣器11随即不发出嗡鸣声;当压敏传感器8又不再受到压力后,微处理器10就会重新控制嗡鸣器11发出嗡鸣声。
[0005]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检查工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的问题,但需要通过红外遥控器人为启动方可,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0006]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帽,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可提醒工人正确佩戴的安全帽,需要人为启动,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的问题。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安全帽,包括帽体、扣带、公头及母头,所述扣带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在帽体下端两侧;所述公头及母头分别与两个扣带相连接;其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报警装置及微处理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及报警装置皆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帽体内壁,用于在帽体被佩戴后发送第一电信号至微处理器,使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第二电信号至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所述接触式传感器设置在母头内壁,用于在公头插入母头后发送第三电信号至微处理器,使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第四电信号至报
警装置解除报警。
[0010]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接触式传感器包括:基座、线圈、弹簧、纤芯、主轴及接触件,所述基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线圈、弹簧及纤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主轴贯穿容纳槽设置,所述弹簧套设在主轴外缘,所述纤芯固定于主轴第一端,所述接触件固定于主轴第二端。
[0011]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母头开设有呈“凹”字形的卡槽,所述接触式传感器内置于母头且所述接触件凸出于所述卡槽底壁。
[0012]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公头设置有多个卡爪,所述接触件与插入状态下的多个卡爪中的一个相顶持。
[0013]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微处理器还连接有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用于为微处理器计时,使微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电信号一定时间后发送第二电信号至报警装置。
[0014]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的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固定于所述帽体外壁。
[0015]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安全帽还包括原点坐标设置在帽体上的坐标定位器,所述坐标定位器设置在所述公头或母头上。
[0016]在进一步地优选方案中,所述报警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的闪烁灯,所述闪烁灯固定于所述帽体顶部。
[0017]一种安全帽,包括帽体、扣带、公头及母头,所述扣带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在帽体下端两侧;所述公头及母头分别与两个扣带相连接;其还包括:接触式报警器、接触式传感器及微处理器;所述接触式报警器及接触式传感器皆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接触式报警器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内壁顶部,用于在帽体被佩戴后报警;所述接触式传感器设置在母头内壁,用于在公头插入母头后发送第三电信号至微处理器,使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第四电信号至接触式报警器解除报警。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安全帽,包括:距离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报警装置及微处理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及报警装置皆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帽体内壁,用于在帽体被佩戴后发送第一电信号至微处理器,使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第二电信号至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所述接触式传感器设置在母头内壁,用于在公头插入母头后发送第三电信号至微处理器,使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第四电信号至报警装置解除报警。本技术所提供的安全帽,通过距离传感器可自动感知安全帽已佩戴,而后通过电信号的传输令报警装置报警,并通过接触式传感器检测公头是否已稳定插入在母头内,从而判断工人是否正确佩戴了安全帽,而后再次通过电信号的传送解除报警,无需使用红外遥控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提醒工人正确佩戴的安全帽,需要人为启动,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现有技术中可提醒工人正确佩戴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安全帽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安全帽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公头与母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帽,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帽,如图2至图4所示,其包括:帽体 100、扣带200、公头300、母头600(如图4所示)、距离传感器500(如图 3所示)、接触式传感器610(如图4所示)、报警装置400及微处理器;所述扣带200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在帽体100下端两侧;所述公头300及母头600分别与两个扣带200相连接(图2中的扣带收束在帽体侧后方)。其中,帽体100、扣带200、公头300及母头600采用现有已知的结构即可,或者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进行改进亦可,该部分非本技术的重要改进点,本技术对此不再展开描述,亦不对此进行限定。
[0025]所述距离传感器500、接触式传感器610及报警装置400皆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其中报警装置400可以是蜂鸣器420、可以是报警灯(比如闪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帽,包括帽体、扣带、公头及母头,所述扣带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在帽体下端两侧;所述公头及母头分别与两个扣带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报警装置及微处理器;所述距离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及报警装置皆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帽体内壁,用于在帽体被佩戴后发送第一电信号至微处理器,使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第二电信号至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所述接触式传感器设置在母头内壁,用于在公头插入母头后发送第三电信号至微处理器,使所述微处理器发送第四电信号至报警装置解除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传感器包括:基座、线圈、弹簧、纤芯、主轴及接触件,所述基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线圈、弹簧及纤芯收容于所述容纳槽,所述主轴贯穿容纳槽设置,所述弹簧套设在主轴外缘,所述纤芯固定于主轴第一端,所述接触件固定于主轴第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王谦林海彬王彪涂方木沙平平任志强王义军李云超李腾飞姜文彬王毅秦荣华马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