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出气体冷凝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517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呼出气体冷凝液收集装置,包括冷凝装置(外壳、保温棉、冷却铝管)和收集装置(50ml离心管、单向呼气阀、90度接头、管接、T形管、专用管帽、单向进气阀、进气管、出气管)。呼出气体在收集器中由于冷却管提供的低温环境被冷凝成小液滴而聚落于离心管底部,收集呼出气体冷凝液,用于临床疾病病原体及生物标记物检测。物标记物检测。物标记物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出气体冷凝液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带有单向通气阀的呼出气体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呼吸道样本收集主要以鼻咽拭子以及肺泡灌洗液等,但是普遍存在着几点缺陷:(1)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才能采集鼻咽拭子,时间效率低;(2)样本的测定结果和样本采集部位、方法等都有关系,不同经验的人员采样后测定阳性率差别大,无法标准化;(3)对于一些具有人传人的呼吸道传染病,咽拭子测定多次阴性,其原因是由于病毒多集中在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滴度低所致。除此之外,咽拭子样本采集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面对面操作,对于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冠肺炎等传染疾病,医护人员承担着巨大的感染风险。
[0003]EBC与血液、汗液、尿液、唾液一样是检测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原体及生物标记物的重要标本来源。呼吸道内衬液中含有大量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变化可反映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等呼吸道内环境的变化,从而可用于检测疾病的变化。
[0004]目前的研究表明,EBC中包含的物质包括:腺苷、氨、氰化物、过氧化物、异前列烷、白细胞三烯、一氧化氮、肽、细胞因子、蛋白质、基因等物质,这些物质被发现作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囊性纤维化、肺癌等疾病的标记物,因此检测EBC中的特异性标记物对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005]鉴于国内现状和为了应对如新冠肺炎这类具有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保护医护及测试人员的安全,市场亟需一款安全、成本低、操作简单、样本收集快的EBC收集装置,满足医院、社区卫服务生中心、诊所和个人等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装置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呼出气体进行冷凝收集的装置,特别是能够适用于含病原体的呼出气体冷凝样本的安全收集装置。
[0007]本技术装置提供的呼出气体冷凝液收集装置的技术方案是由收集装置和套在收集装置之外的冷凝装置组成,冷凝装置由外壳(11)、保温棉(10)、冷却管(8) 组成,收集装置由50ml离心管(9)、出气单向阀(1)、90度接头(3)、管接1(2)、管接2(4)、直管(6)、T形管(5)、离心管专用管帽(7)、进气管(14)、出气管(12)、单向进气阀(13)组成。收集装置中T形管(5)向下端口连接单向进气阀 (13),T形管(5)的一侧横向端口通过管接2(4)连接90度接头(3),90度接头(3) 另一端通过50ml离心管(9)专用管帽(7)上的第一个开孔与进气管(14)相接,专用管帽(7)第二个开孔连接出气管(12)和直管(6),直管(6)末端通过管接1(2) 连接出气单向阀(1);冷凝装置中冷却管(8)外侧包裹着一层保温棉(10),保温棉(10)置于圆形外壳(11)中。在本技术装置的横向空端口可以是扁口,更优选地,扁口边宽于T形管的直径,这样的形状利于咬合。收集装置中T形管(5)向下端口的方向不限于向下。
[0008]在本技术装置中,管接2(4)通过插入T形管(5)的一侧横向端口的形式,与 T形管(5)的一侧横向端口相接。管接2(4)插入T形管(5)的一侧横向端口后,管接 2(4)内直径小于T形管(5)的横向端口内直径,有利于分离唾液留在T形管内。
[0009]在本技术装置中,50ml离心管(9)底可以使用化学物质涂膜,例如核酸保存液冻干粉。化学物质涂膜于离心管底部,可以在低温环境下长期保存,具有稳定并灭活样本中的病毒、抗原核酸的作用。且作为涂膜与离心管一体化的设计,可以避免加入如核酸保存液这样由于液体流动带来的包装或放置的不便。
[0010]在本技术中,直管(6)末端附有过滤膜与出气单向阀(1)相接。过滤膜选自纤维制成的静电过滤器、非织造聚合物纤维、尼龙膜、醋酸、聚四氟乙烯滤膜、SMS无纺布、或醋酸纤维素膜。静电过滤器优选为非织造过滤膜,其包括由丙烯酸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掺混物。过滤膜可具有23g/m3至500g/m3的范围内的密度,优选150g/m3到300g/m3,甚至在200g/m3上至280g/m3。过滤膜至少为一层。通过过滤膜的添加可以有效降低诸如病毒随未冷凝的气体一起带出,造成环境及采集医护人员的安全风险。
[0011]在本技术中,冷凝管(8)为金属材质。作为一种优选,冷凝管是铝或铅。
[0012]在本技术中,离心管(9)专用管帽(7)设置两个孔,这两个孔可以是直接的孔,为便于连接,这两个孔也可以向上凸起,或向下凸起。专用管帽(7)两个孔分别连接进气管(14)和出气管(12)。进气管长度范围是6.5

9厘米,出气管长度范围是0

3厘米。作为一种优选,离心管内进气管是6.5厘米,出气管是3厘米。
[0013]在本技术装置中,采集EBC操作步骤:
[0014](1)冷凝装置:冷却管(8)放置到冰箱冷冻层,冷冻2个小时以上。将冷冻后的冷却管(8)外包裹保温棉(10),保温棉(10)置于圆形外壳(11)中。
[0015](2)收集装置准备:将收集装置中T形管(5)向下端口连接单向进气阀(13),T 形管(5)的一侧横向端口通过管接2(4)连接90度接头(3),90度接头(3)另一端通过50ml离心管(9)专用管帽(7)上的第一个开孔与进气管(14)相接,专用管帽 (7)第二个开孔连接出气管(12)和直管(6),直管(6)末端通过管接1(2)连接出气单向阀(1),形成完整气体通道。将收集器置于冷却管(8)中。
[0016](3)由于有单向进气阀(13),受试者口含住T形管(5)空口端呼气5分钟,收集冷凝在50mL离心管中的呼出气体冷凝液。
[0017]在上述操作步骤中,作为一种优选,50ml离心管(9)内可以预涂核酸保存液冻干粉形成涂膜,以保存呼出气体冷凝液。
[0018]在上述操作步骤中,作为一种优选,直管(6)与出气单向阀(1)相连前预置过滤膜。
[0019]本技术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人体呼出的热气体由咬嘴进入接管。呼出气体通过90度接头进入离心管,因为离心管处于低温环境中,离心管内气体被冷凝成液体,落于离心管底部得以收集。
[0020]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无需复杂的电路控制,设备体积小,便携、操作简便;制冷效率高,制冷过程迅速,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利于推广。本技术装置对离心管内进气管和出气管长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收集装置提高了呼出气体冷凝效果。出气阀前预置过滤膜,有益于过滤呼出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尤其对于收集如新型冠状病毒这类具有明确人传人的患者呼吸道样本时,由于其使用简单,患者可以脱离医护人员自行采集样本,从
而达到对医护人员防止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3]图中,1,出气单向阀;2,管接1;3,90度接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出气体冷凝液收集装置,由收集装置和套在收集装置外的冷凝装置组成,冷凝装置由外壳(11)、保温棉(10)、冷却管(8)组成,收集装置由50ml离心管(9)、出气单向阀(1)、90度接头(3)、管接1(2)、管接2(4)、直管(6)、T形管(5)、专用管帽(7)、进气管(14)、出气管(12)、单向进气阀(13)组成,其特征在于:收集装置中T形管(5)向下端口连接单向进气阀(13),T形管(5)的一侧横向端口通过管接2(4)连接90度接头(3),90度接头(3)另一端通过50ml离心管(9)专用管帽(7)上的第一个开孔与进气管(14)相接,专用管帽(7)第二个开孔连接出气管(12)和直管(6),直管(6)末端通过管接1(2)连接出气单向阀(1);冷凝装置中冷却管(8)中,冷却管(8)外侧包裹着一层保温棉(10),保温棉(10)置于圆形外壳(1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50ml离心管(9)底附有涂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液收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传良何胜宽张娟谷世超任玉冰邢厚恂吴雯罗意情王伟王玉陈光亮王滨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泰乐德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