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474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器,监测器包括基体和监测控制盘。监测控制盘,设置于基体下侧,其设有心电监测机构,设有一端连接有心电贴的心电监测线。工作方法,根据人体不同体型,使卡头在调节机构中滑动,调节一个或两个超声监测器位置,实现任意两个超声监测器之间间距调整;通过拉拽心电贴将心电监测线从绕线机构拉出,将心电贴贴在人体;通过电路连接机构与监测控制器通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件和超声监测器配合,能够实现多个超声贴排布、间距的调整,适应不同的人体体型;将心电和超声设备进行联合,能够在心电监测的过程中实现超声显影的实时监测。监测。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设备
,尤其涉及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心脏超声通过超声波可对心脏瓣膜、心腔结构、反流等情况做出准确诊断,对于容量评估、心功能评判、心梗、栓塞等围术期心脏方面的问题发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术中实时监测心脏超声对于提高患者围术期安全性非常有必要。
[0003]目前,唯一术中可应用的实时监测超声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但这个检查是有创的,对患者牙齿、口腔、食道、胃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且由于仪器价格昂贵、占用空间等因素临床应用率并不高,总而言之,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临床麻醉中对每位患者进行实时超声监测。此外,目前临床麻醉中应用的心电图存在导联多、线路长,各级导联线很容易缠绕到一起而影响操作的问题,同时导联线由于无法很好的收纳容易损坏而增加医疗器材损耗。
[0004]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3852341的一种超声心电监护仪,采用便携式超声原理和心电监护仪原理组合而成新型的多功能监护仪,有益效果是将超声波检测和心电监护仪组合在一起,便于直观观察到脏器结构和运动状况。但是,该装置没有解决心电与超声监测器整合的问题,致使患者有限的心前区位置分布监测器太多而影响操作及部分手术消毒;其次,心脏超声准确评估需要不同部位多切面进行监测,由于术中消毒铺巾以后该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移动超声探头位置进行不同位点监测,以及无法进一步调整超声探头扫查方向,以至于无法进行全方位的心脏超声显影而影响评估准确性。
专利技术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不能根据不同人体体形调节多个超声探头位置,无法实现心电监测的同时对人体心脏机构进行多切面超声显影,不能在有线情况下较好的收纳导线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器,
[0008]所述监测器包括
[0009]基体,以及
[0010]监测控制盘,设置于基体下侧,其设有
[0011]心电监测机构,设有心电监测线,心电监测线一端连接有心电贴,
[0012]超声监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监测控制盘下侧面。
[0013]一种方式,所述基体设有电路连接机构,所述电路连接机构包括电路集成机构。
[0014]一种方式,所述心电监测线、超声监测机构均与所述电路集成机构电性连接。
[0015]一种方式,所述电路集成机构能通过电连接件与监测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6]一种方式,所述心电监测机构包括
[0017]绕线机构,用于绕设心电监测线,
[0018]回卷机构,设置于绕线机构上,控制绕线机构回卷。
[0019]一种方式,所述监测控制器包括
[0020]心电控显单元,其包括
[0021]心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心电监测机构,
[0022]心电监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心电监测信息;
[0023]超声控显单元,包括
[0024]超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超声监测机构,
[0025]超声监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超声监测信息。
[0026]一种方式,所述超声监测机构包括
[0027]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监测控制盘下侧面;
[0028]超声监测器,内侧面设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
[0029]一种方式,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0030]环形调节轨,
[0031]若干内向调节轨道,自环形调节轨向内发散。
[0032]一种方式,若干所述内向调节轨道自环形调节轨中心向外发散;
[0033]所述内向调节轨道外端均与环形调节轨连通;
[0034]所述调节件内端设有卡头,所述卡头外径大于调节机构滑槽内径;
[0035]所述调节机构的滑槽口两侧设有密封卡条。
[0036]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的工作方法,
[0037]根据人体不同体形,使卡头在调节机构中滑动,调节一个或两个超声监测器位置,实现任意两个超声监测器之间间距调整;
[0038]将超声监测器一一对应贴在人体相应部位;
[0039]通过拉拽心电贴将心电监测线从绕线机构拉出,将心电贴贴在人体;
[0040]通过电路连接机构与监测控制器通讯连接。
[004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2]1.多个超声监测机构的排布方式、间距均可调整,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形的人体,使多个超声探头均能准确对应不同的超声显影位;并且能在一个显影位从多个角度进行显影;
[0043]2.将心电和超声设备进行联合,能够在心电监测的同时实现超声显影的实时监测;
[0044]3.心电监测机构设有线束回卷机构,使心电线能更好的进行收纳,不容易发生缠绕。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专利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6]图2为专利技术底面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7]图3为调节机构部分原理示意图;
[0048]图4为绕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49]图5为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关系示意图;
[0050]图6为监测控制盘局部剖视图;
[0051]图7为监测控制盘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52]图8为监测控制盘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53]图中:
[0054]100监测器,200监测控制器,10基体,20监测控制盘,30电路连接机构,40心电监测机构,41心电监测线,42心电贴,43绕线机构,45回卷机构,50超声监测机构,51超声监测器,52调节件,53调节机构,531环形调节轨,532内向调节轨道,54密封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56]如图1中所示,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器100,
[0057]所述监测器100包括基体10和监测控制盘20;
[0058]监测控制盘20与人体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贴在人体心脏外侧胸部;
[0059]基体10,基体10中具有容纳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用于容纳如芯片板等组件;
[0060]监测控制盘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下侧面具有一定弧度,能更好贴合人体。
[0061]以及,结合图2中所示的内容,
[0062]监测控制盘20,设置于基体10下侧,其设有
[0063]心电监测机构40,设有心电监测线41,心电监测线41一端连接有心电贴42,心电贴42用于贴在人体,心电监测线41另一端与监测控制器200通信连接;
[0064]当心电贴42贴在人体后,心电监测线41收紧,此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监测控制盘20起到的拉紧固定作用。
[0065]超声监测机构50,设置于所述监测控制盘20下侧面;
[0066]其中,超声监测机构50设有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器(100),所述监测器(100)包括基体(10),以及监测控制盘(20),设置于基体(10)下侧,监测控制盘(20)设有心电监测机构(40),设有心电监测线(41),心电监测线(41)一端连接有心电贴(42),超声监测机构(50),设置于所述监测控制盘(20)下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设有电路连接机构(30),所述电路连接机构(30)包括电路集成机构(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监测线(41)、超声监测机构(50)均与所述电路集成机构(31)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集成机构(31)能通过电连接件(60)与监测控制器(200)通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监测机构(40)包括绕线机构(43),用于绕设心电监测线(41),回卷机构(45),设置于绕线机构(43)上,控制绕线机构(43)进行回卷。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联合心电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控制器(200)包括心电控显单元(201),其包括心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心电监测机构,心电监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心电监测信息;超声控显单元(202),包括超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超声监测机构,超声监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超声监测信息。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树俊林云陈向东王俊杨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