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及防雷风电叶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474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及防雷风电叶片,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包括铺设于风电叶片表面的金属网,金属网与引下线相连接,引下线与风力发电机的整机避雷系统连接,金属网上重叠设置有多层附加金属网,金属网与附加金属网之间以及相邻层的附加金属网之间均夹设有一根金属带,多根金属带伸入风电叶片的腔体内拧成一股后与引下线相连接。该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及防雷风电叶片可减小电阻从金属网到金属带的突变程度,从而在雷电流从金属网传导至引下线的过程中,减少雷电流对金属带连接处附近区域的金属网的损伤。近区域的金属网的损伤。近区域的金属网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及防雷风电叶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叶片防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及防雷风电叶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风力发电机叶片均包含避雷系统,避雷系统主要由设置与叶片表面的接闪器和叶片本体内部导线构成,所有接闪器与导线连接,导线在叶根处设置与整机的接口,接闪器接收雷电并通过导线连接到整机的避雷系统,从而避免叶片本体玻璃钢遭受雷击。
[0003]随着叶片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碳纤维叶片的运用,金属网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叶片防雷系统中,通过在叶片表面铺设金属网,金属网通过引下线连接到防雷系统主导线,在叶片遭受雷击的时候将雷电流引导到风电整机的避雷系统。
[0004]但是,现有的这种采用金属网防雷系统的风力发电叶片,由于金属网与引下线的连接处的接触面积较小,从金属网到引下线存在较大的电阻突变,容易引起连接处附近的金属网损伤。此外,现有的风电叶片防雷系统通常还包括叶尖接闪装置和叶身接闪装置,但是接闪装置与引下线的电气连接部分的绝缘性能不足,容易导致叶片本体受雷电击穿。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包括铺设于风电叶片(100)表面的金属网(1),所述金属网(1)与引下线(2)相连接,所述引下线(2)与风力发电机的整机避雷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1)上重叠设置有多层附加金属网(3),所述金属网(1)与所述附加金属网(3)之间以及相邻层的所述附加金属网(3)之间均夹设有一根金属带(4),多根所述金属带(4)伸入所述风电叶片(100)的腔体内拧成一股后与所述引下线(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叶片(100)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所述金属网(1),上下表面的所述金属网(1)均与多根所述金属带(4)相连接,两股所述金属带(4)通过一并线装置(5)共同与所述引下线(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股所述金属带(4)和所述引下线(2)通过所述并线装置(5)固定安装在所述风电叶片(100)的叶片腹板(11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叶片防雷系统还包括一叶尖接闪装置(6),所述叶尖接闪装置(6)安装在所述风电叶片(100)的叶尖处,所述叶尖接闪装置(6)的尾部嵌入所述风电叶片(100)的腔体内并与所述引下线(2)相连接,所述叶尖接闪装置(6)与所述引下线(2)的连接处设有绝缘套(7),所述绝缘套(7)包裹住所述叶尖接闪装置(6)的尾部与所述引下线(2)相连接的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电叶片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尖接闪装置(6)包括一铝叶尖(601),所述铝叶尖(601)的头部外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桦肖琼易礼毅梁鹏程杨军彭超义冯学斌彭勃谭龙凡盛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