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72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如下:分布采样:第一步:在采样区域内等距选择采样点;第二步:在采样点选择取样深度。样品制备:S1:通过取样设备钻入土层中获得初始样品;S2:将初始样品进行烘干,获取低含水量的次级样品;S3:将次级样品敲碎或碾碎,获得三级样品;S4:将三级样品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将大型杂质滤出,获得四级样品;S5:将四级样品放入到带盖的试管中,并向试管内加入酸液,并振荡,振荡完成后,加热烘干,去除多余的酸,获得五级样品。S6:待上述处理完成后,进行后续检测和结论分析。通过采样点以及采样深度的不同采样,使得土壤检测更加全面,同时,对样品进行两次过滤,可避免垃圾或大颗粒杂质影响样品制备。样品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污染检测
,具体为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组成很复杂,总体来说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
[0003]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0004]常规的土壤检测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采样和样品制备环节,很容易由于土壤内存在杂质而影响检测的质量,给后期的结论评价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以解决杂质对土壤检测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所述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如下:
[0007]分布采样:
[0008]第一步:在采样区域内等距选择采样点;
[0009]第二步:在采样点选择取样深度。
[0010]样品制备:
[0011]S1:通过取样设备钻入土层中获得初始样品;
[0012]S2:将初始样品进行烘干,获取低含水量的次级样品;
[0013]S3:将次级样品敲碎或碾碎,获得三级样品;
[0014]S4:将三级样品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将大型杂质滤出,获得四级样品;
[0015]S5:将四级样品放入到带盖的试管中,并向试管内加入酸液,并振荡,振荡完成后,加热烘干,去除多余的酸,获得五级样品。
[0016]S6:待上述处理完成后,进行后续检测和结论分析。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的采样点间距为5至10米。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的采样深度为0至1米。
[0019]优选的,所述S2中的样品烘干温度为40至70度。
[0020]优选的,所述S2中的样品含水量在4%至6%之间。
[0021]优选的,所述S4中的过滤网目数为180至250目。
[0022]优选的,所述S5中的酸液可为磷酸或硝酸。
[0023]优选的,所述S5中的振荡时间为4至6小时。
[0024]优选的,所述S1中的初始样品在处理时,进行软硬分离,硬样品进行等待粉碎,在软样品进行杂物分离,通过网孔为1厘米的网板进行软土壤筛分。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样点以及采样深度的不同采样,使得土壤检测更加全面,同时,对样品进行两次过滤,可避免垃圾或大颗粒杂质影响样品制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如下:
[0028]分布采样:
[0029]第一步:在采样区域内等距选择采样点;
[0030]第二步:在采样点选择取样深度,对种植一般农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0至20cm耕作层土壤;对于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采集0至60cm耕作层土壤。
[0031]样品制备:
[0032]S1:通过取样设备钻入土层中获得初始样品;
[0033]S2:将初始样品进行烘干,获取低含水量的次级样品;
[0034]S3:将次级样品敲碎或碾碎,获得三级样品;
[0035]S4:将三级样品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将大型杂质滤出,获得四级样品;
[0036]S5:将四级样品放入到带盖的试管中,并向试管内加入酸液,并振荡,振荡完成后,加热烘干,去除多余的酸,获得五级样品。
[0037]S6:待上述处理完成后,进行后续检测和结论分析。
[0038]第一步中的采样点间距为5米,可提高采样精度。
[0039]第二步中的采样深度为20米。
[0040]S2中的样品烘干温度为70度。
[0041]S2中的样品含水量在6%之间。
[0042]S4中的过滤网目数为250目。
[0043]S5中的酸液可为磷酸或硝酸。
[0044]S5中的振荡时间为6小时。
[0045]S1中的初始样品在处理时,进行软硬分离,硬样品进行等待粉碎,在软样品进行杂物分离,通过网孔为1厘米的网板进行软土壤筛分。
[0046]实施例2
[0047]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如下:
[0048]分布采样:
[0049]第一步:在采样区域内等距选择采样点;
[0050]第二步:在采样点选择取样深度,对种植一般农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0至20cm耕作层土壤;对于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采集0至60cm耕作层土壤。
[0051]样品制备:
[0052]S1:通过取样设备钻入土层中获得初始样品;
[0053]S2:将初始样品进行烘干,获取低含水量的次级样品;
[0054]S3:将次级样品敲碎或碾碎,获得三级样品;
[0055]S4:将三级样品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将大型杂质滤出,获得四级样品;
[0056]S5:将四级样品放入到带盖的试管中,并向试管内加入酸液,并振荡,振荡完成后,加热烘干,去除多余的酸,获得五级样品。
[0057]S6:待上述处理完成后,进行后续检测和结论分析。
[0058]第一步中的采样点间距为5米,可提高采样精度。
[0059]第二步中的采样深度为60米。
[0060]S2中的样品烘干温度为40度。
[0061]S2中的样品含水量在4%之间。
[0062]S4中的过滤网目数为180目。
[0063]S5中的酸液可为磷酸或硝酸。
[0064]S5中的振荡时间为4小时。
[0065]S1中的初始样品在处理时,进行软硬分离,硬样品进行等待粉碎,在软样品进行杂物分离,通过网孔为1厘米的网板进行软土壤筛分。
[0066]实施例3
[0067]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如下:
[0068]分布采样:
[0069]第一步:在采样区域内等距选择采样点;
[0070]第二步:在采样点选择取样深度,对种植一般农作物的耕地,只需采集0至20cm耕作层土壤;对于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耕地,采集0至60cm耕作层土壤。
[0071]样品制备:
[0072]S1:通过取样设备钻入土层中获得初始样品;
[0073]S2:将初始样品进行烘干,获取低含水量的次级样品;
[0074]S3:将次级样品敲碎或碾碎,获得三级样品;
[0075]S4:将三级样品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将大型杂质滤出,获得四级样品;
[0076]S5:将四级样品放入到带盖的试管中,并向试管内加入酸液,并振荡,振荡完成后,加热烘干,去除多余的酸,获得五级样品。
[0077]S6:待上述处理完成后,进行后续检测和结论分析。
[0078]第一步中的采样点间距为10米,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如下:分布采样:第一步:在采样区域内等距选择采样点;第二步:在采样点选择取样深度。样品制备:S1:通过取样设备钻入土层中获得初始样品;S2:将初始样品进行烘干,获取低含水量的次级样品;S3:将次级样品敲碎或碾碎,获得三级样品;S4:将三级样品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将大型杂质滤出,获得四级样品;S5:将四级样品放入到带盖的试管中,并向试管内加入酸液,并振荡,振荡完成后,加热烘干,去除多余的酸,获得五级样品。S6:待上述处理完成后,进行后续检测和结论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采样点间距为5至10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污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的采样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金顺马夫振牛美玲张福舟邱明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诺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