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66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包括至少有一坡面结构的棚顶,所述包括多根横向延伸的檩条、多根纵向延伸的一级排水槽、多根横向延伸的二级排水槽、多个扣接件、多个压码、以及多块光伏组件;所述一级排水槽搭接于多根所述纵向相邻的檩条的上表面之间,所述二级排水槽搭接于横向相邻的一级排水槽之间,并且所述二级排水槽端部的排水口设置于一级排水槽的上方,所述扣接件与一级排水槽相互扣接并由一级排水槽承托扣接件,所述光伏组件搭接于所述横向相邻的扣接件之间,所述压码设置于光伏组件上表面,同时所述压码与扣接件之间连接有压紧螺栓以使压码与扣接件配合夹紧所述光伏组件。合夹紧所述光伏组件。合夹紧所述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由于钢结构的建筑一般具有较大的顶层面积,特别是对于工业区的厂房而言,其所在工业区内的建筑高度一般较低,遮挡较少,是理想的光伏板应用场合。然而现有的光伏支架结构一般针对于遮雨棚和民房屋顶进行设计安装,不能直接应用于钢结构的结构。而现有部分应用于钢结构上的光伏结构需要依赖原有的棚顶结构进行防水,导致整体结构的成本较高,并且棚顶整体重量较大导致钢结构的负载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结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技术新颖,结构可靠可利用光伏组件构成钢结构棚顶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包括至少有一坡面结构的棚顶,所述包括多根横向延伸的檩条、多根纵向延伸的一级排水槽、多根横向延伸的二级排水槽、多个扣接件、多个压码、以及多块光伏组件;所述一级排水槽搭接于多根所述纵向相邻的檩条的上表面之间,所述二级排水槽搭接于横向相邻的一级排水槽之间,并且所述二级排水槽端部的排水口设置于一级排水槽的上方,所述扣接件与一级排水槽相互扣接并由一级排水槽承托扣接件,所述光伏组件搭接于所述横向相邻的扣接件之间,所述压码设置于光伏组件上表面,同时所述压码与扣接件之间连接有压紧螺栓以使压码与扣接件配合夹紧所述光伏组件。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光伏棚顶结构,其采用光伏组件替代传统钢结构棚顶中的瓦片,使光伏组件作为构成棚顶结构的重要部件,充分发挥光伏组件的结构功能和光伏功能。与现有技术中在钢结构棚顶之上加装光伏的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无需再加装瓦片,可节省用料成本同时可简化安装的步骤。在本专利技术中,横向相邻的光伏组件之间渗漏的雨水可通过二级排水槽承接,雨水从二级排水槽端部的排水口排出后可通过一级排水槽承接并引导至棚顶边缘排走。通过以上方式可实现其防水功能。
[0006]优选地,各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盖条,所述盖条呈长条型结构,所述盖条包括有盖条连接部以及设置于盖条连接部上侧的盖条主体,所述盖条连接部与光伏组件的侧部贴合并且所述盖条主体覆盖盖条连接部与光伏组件之间的间隙。利用盖条可减小雨水在光伏组件之间渗漏,避免渗漏的水量过多造成一级排水槽和二级排水槽溢出。
[0007]优选地,所述棚顶呈倒V型结构,并且所述棚顶脊部设置有屋脊踏板,所述屋脊踏板包括有呈倒V型结构的屋脊踏板主体以及设置于屋脊踏板主体两侧的屋脊踏板连接部,所述屋脊踏板连接部呈L型结构,两侧的屋脊踏板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棚顶脊部两侧的二级排水槽内,并且所述光伏组件压紧屋脊踏板连接部。利用屋脊踏板可覆盖棚顶屋脊部分的缝隙避免屋脊处出现漏水,具体地雨水可沿着屋脊踏板主体流入二级排水槽内排走。此外,屋脊踏板还可供作业人员踩踏以便对棚顶进行安装、检修等作业。
[0008]优选地,所述棚顶还包括有纵向延伸的运维踏板,所述运维踏板搭接于横向相邻的扣接件之间,所述压码与扣接件配合夹紧所述运维踏板。运维踏板可供作业人员踩踏以便对棚顶进行安装、检修等作业。
[0009]优选地,所述一级排水槽的横截面呈M形结构,所述一级排水槽两侧成型有扣接槽,同时所述扣接件两侧成型有配合所述扣接槽的扣接钩。利用扣接槽和扣接钩相互配合可实现一级排水槽与扣接件之间的相互扣接。
[0010]优选地,所述的二级排水槽横截面呈U形结构,并且该二级排水槽的底板两端向下折弯以形成引流部。利用引流部可将雨水引流至一级排水槽内,避免雨水从二级排水槽的排水口飞溅至二级排水槽外,同时引流部也可避免雨水沿二级排水槽底面回流。
[0011]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一级排水槽与檩条的压块和U形螺栓,所述一级排水槽底部两侧以及压块均成型有相互配合的扣条,所述U形螺栓箍紧所述檩条,并且U形螺栓的两端分别与一级排水槽两侧的压块连接。利用U形螺栓与压块可配合以抱箍的方式实现一级排水槽与檩条之间的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不会破坏檩条原有的结构,并且抗震性强,对比现有技术中采用自攻螺钉连接的方式相比不会由于振动产生螺钉松脱,其连接结构更稳定优选地,所述檩条的横截面呈C型结构。C型结构的檩条可减轻其重量,节省材料并减小钢结构的负载。
[0012]优选地,所述棚顶两侧边缘设置有横向延伸的侧排水槽。侧排水槽可承接棚顶流出的雨水并将引导至其端部排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3为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4为图3中盖条与光伏组件分解后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2中B

B向剖视图。
[0018]图6为图1中C

C向剖视图。
[0019]图7为图5中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8为图5中区域E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9为图6中区域F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10为图9中区域G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11为图9中区域H的局部放大图。
[0024]其中,1

檩条,21

一级排水槽,211

扣接槽,22

二级排水槽,221

引流部,23

侧排
水槽,3

扣接件,31

压码,32

压紧螺栓,33

扣接钩,4

光伏组件,5

盖条,51

盖条主体,52

盖条连接部,61

屋脊踏板,611

屋脊踏板主体,612

屋脊踏板连接部,62

运维踏板,71

立柱,72

斜梁,81

U形螺栓,82

压块,9

扣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参见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包括呈倒V型双坡面结构的的棚顶以及用于支撑棚顶的钢结构支架。在本实施例中,钢结构支架包括有立柱71以及连接在立柱71上端的斜梁72。
[0027]所述棚顶包括多根横向延伸的檩条1、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有一坡面结构的棚顶,所述包括多根横向延伸的檩条(1)、多根纵向延伸的一级排水槽(21)、多根横向延伸的二级排水槽(22)、多个扣接件(3)、多个压码(31)、以及多块光伏组件(4);所述一级排水槽(21)搭接于多根所述纵向相邻的檩条(1)的上表面之间,所述二级排水槽(22)搭接于横向相邻的一级排水槽(21)之间,并且所述二级排水槽(22)端部的排水口设置于一级排水槽(21)的上方,所述扣接件(3)与一级排水槽(21)相互扣接并由一级排水槽(21)承托扣接件(3),所述光伏组件(4)搭接于所述横向相邻的扣接件(3)之间,所述压码(31)设置于光伏组件(4)上表面,同时所述压码(31)与扣接件(3)之间连接有压紧螺栓(32)以使压码(31)与扣接件(3)配合夹紧所述光伏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相邻的所述光伏组件(4)之间设置有盖条(5),所述盖条(5)呈长条型结构,所述盖条(5)包括有盖条连接部(52)以及设置于盖条连接部(52)上侧的盖条主体(51),所述盖条连接部(52)与光伏组件(4)的侧部贴合并且所述盖条主体(51)覆盖盖条连接部(52)与光伏组件(4)之间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钢结构棚顶的光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顶呈倒V型结构,并且所述棚顶脊部设置有屋脊踏板(61),所述屋脊踏板(61)包括有呈倒V型结构的屋脊踏板主体(611)以及设置于屋脊踏板主体(611)两侧的屋脊踏板连接部(612),所述屋脊踏板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波刘凤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聚高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