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45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柚叶、干茶坯混合后破壁,进行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干燥;(2)将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二窨;(3)将二窨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三窨;(4)将三窨后的柚叶茶再与柚叶混合后,在30℃~45℃提香。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柚叶茶的柚香浓淡适中、香味持久、品质优良,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柚叶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含挥发油,可治疗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冻疮、关节痛、消风肿,药用价值高。目前市场上常将柚叶与其他植物的叶子搭配制备饮品,用于制作茶的叶有树木叶、藤本叶、草本叶等,原始的叶茶是将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植物的叶当做茶用的,如杜仲叶茶、桑叶茶、枸杞叶茶、柿叶茶等,其工艺并没有涉及到与茶叶相结合的制作工艺。
[0003]将山茶科(Theaceae)茶亚属(Camellia)的茶和其他叶制作的叶茶,是加香茶的一种。加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品,在制备时利用香精、单体香料等产香物释放香和茶叶吸香的特性制作而成,如产香植物的香花、果、叶及皮等添加入茶叶或通过特殊的窨制过程赋予茶叶以香气,使之同时具有茶和加香香料的色、香、味。柚叶茶就是加香果叶茶中的一种。
[0004]目前,已发表的柚子叶茶相关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很少,迄今为止,未见将柚子叶和山茶科(Theaceae)茶亚属(Camellia)的茶制备柚叶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能够使柚叶茶的柚香浓淡适中、柚香持久、品质优良、生产成本低、保证柚叶茶的天然特性和自然品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将柚叶、干茶坯混合后破壁,进行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干燥;
[0009](2)将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二窨;
[0010](3)将二窨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三窨;
[0011](4)将三窨后的柚叶茶再与柚叶混合后,在30℃~45℃提香。
[0012]本专利技术步骤(1)中,柚叶与干茶坯可以混合后再破壁,也可以先将柚叶破壁后再与干茶坯混合窨制。
[0013]柚叶细胞的细胞壁破壁处理,能够使柚叶的芳香油外溢,便于茶坯吸收;本专利技术将柚叶、茶坯通过密闭厌氧窨制,无通风散热,能够有效防止柚叶的香气在加温窨制中散发于窨制室之外,使柚香被茶叶充分吸收,从而,使柚叶在同等加入量时,柚香更浓厚,更鲜爽,柚香深入茶坯之中,柚香更持久,品质更稳定。
[0014]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柚叶选自发芽三个月内的嫩叶;所述干茶坯选自绿茶和/或红茶。
[0015]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26: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
[0016]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14: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
[0017]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8: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
[0018]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3: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5%~10%。
[0019]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5~0.22: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
[0020]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11: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
[0021]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06: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
[0022]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2: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6%~9%。
[0023]进一步地,所述干茶坯为绿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0: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0024]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6: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0025]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3: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0026]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0027]进一步地,所述干茶坯为红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2: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0028]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8: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0029]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4: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0030]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0031]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茶叶和柚叶的相对含量来控制柚叶茶产品的风味,使其能达到市售产品的感官质量和理化品质指标要求。
[0032]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次窨制、二窨、三窨、提香过程中所用的总柚叶与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5~0.50:1,进一步为0.10~0.40:1,优选为0.20~0.25:1;
[0033]进一步地,当干茶坯为绿茶时,所述第一次窨制、二窨、三窨、提香过程中所用的总柚叶与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20:1;
[0034]当干茶坯为红茶时,所述第一次窨制、二窨、三窨、提香过程中所用的柚叶总质量与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25:1。
[0035]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破壁的方法选自揉捻;进一步地,所述揉捻的条件包括:转速50~70r/min,压力为500~700N。
[0036]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破壁的方法除了揉捻还可以包括其他方式,只要能够使柚叶破壁的方法,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破壁的方法选自揉捻,可包括手工揉捻、机器揉捻。
[0037]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破壁温度为18℃~27℃,时间为50~110min;
[0038]进一步地,破壁温度为20~24℃,时间为70~90min;优选时间为80min。
[0039]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125℃,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5%~12%;优选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
[0040]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的破壁和窨制工艺,使柚叶的香气外溢释放多,在窨制中窨入茶叶中的香气多、散发于窨制室之外的香气相对较少。
[004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柚叶茶,由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004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3](1)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产品具有柚叶茶具有天然风味,浓美爽口,鲜爽甘醇,纯正适口,柚香浓淡均匀、柚香味持久,无增香添加剂,无肉眼可见的同类夹杂物和异类杂质,产品品质优良,具有柚叶茶的天然特性和自然品质。
[0044](2)本专利技术制备工艺简单、柚叶耗量少、生产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柚叶、干茶坯混合后破壁,进行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干燥;(2)将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二窨;(3)将二窨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三窨;(4)将三窨后的柚叶茶再与柚叶混合后,在30℃~45℃提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柚叶选自发芽三个月内的嫩叶;所述干茶坯选自绿茶和/或红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26: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14: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8: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3: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5%~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5~0.22: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11: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06: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2: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6%~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茶坯为绿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0: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纯杨泽江杨国权夏锡兰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原森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