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体防串孔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桩体防串孔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将近距离排列的若干桩体打入地面以下设定深度处,如施工小净距且长空桩段的工程桩,地下室高差处的围护桩、主楼电梯深坑围护桩、深坑围堰等,这种桩体施工后顶部与地面之间形成有空桩段。
[0003]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由于桩间土不稳定而出现前序桩占位后序桩桩位以及桩间串孔的问题,目前通常是先施工形成顶部与地面平齐的桩体,再将桩体顶部的多余部分截除,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延长了施工工期,还增加了施工风险,无法保证施工安全,也不利于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桩体防串孔的施工方法,解决了近距离桩体容易串孔、占位的问题,通过在已施工的桩体顶部的空桩段中设置填充结构,以对空桩段的内部进行填充,从而防止后施工的桩体偏位或串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体防串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若干待施工的桩体分为依次交替设置的若干第一序列桩和第二序列桩;施工形成若干所述第一序列桩,且所述第一序列桩的顶部位于地面以下设定距离处,且所述第一序列桩的顶部形成空桩段;于若干所述空桩段中布设填充结构,以填充所述空桩段,进而施工形成若干所述第二序列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体防串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开挖若干所述桩体顶部标高以上的土体前,将所述填充结构从所述空桩段中回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体防串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结构为与所述空桩段相匹配的钢管;将所述钢管下放至所述空桩段中,以填充所述空桩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体防串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结构为与所述空桩段相匹配的若干混凝土井管;将若干所述混凝土井管依次下放至所述空桩段中,以拼接呈一体,从而填充所述空桩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体防串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代培,李洪然,修彦吉,郑赈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