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梯及存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444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梯及存储装置,属于电梯控制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道闸门禁处采用虹膜识别技术进行人员身份信息识别,无需刷卡或者是指纹接触,也不用脱下口罩,整个过程都不会直接暴露或者接触公共物品,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人员通过门禁时就进行电梯预约,并调用楼层信息,乘坐电梯时同样能够保持较好的防护效果;此外,在部分人员没有进入已预约电梯时,能够通过电梯入口处的识别装置进行二次身份识别取消已经预约楼层,同时预约另一电梯,一方面能够避免原电梯的楼层空停现象,另一方面能够以非接触方式预约另一部电梯,在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乘梯人员的健康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梯及存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控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梯及存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冠疫情正在蔓延,为了更好的控制疾病的传播,在人们出行进入公共场所时,需要进行测温以保证公共安全。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对于管理人员,每天要安排值班人员对进入办公楼的每个人进行体温检测;对于每个个体而言,要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减少对公共用品的接触,尽可能阻断病毒的传播。
[0003]但对于目前的楼宇管理而言,首先要人工测温,测温通过闸机后还要再等待电梯,在上班高峰期,往往需要排队等候测温,不但耽误较多的时间,大量的人员聚集,也不利于疫情防控。
[0004]针对该问题,已有相关专利公开。公开号为CN 211787271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人脸识别与红外测温的道闸门禁服务机器人,通过人脸识别装置和红外线测温仪,对即将进入门闸装置的待测人进行信息核对和体温监测,在保证信息准确的前提下再进行对人体发热状况进行核实,提高了人员进出的安全性,起到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道闸门禁的非接触识别装置采集虹膜信息获取进入指定区域人员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匹配后向道闸门禁发出开闸指令,同时向电梯发出F1入口预约指令;S2:处理器进行电梯分配,指示T1电梯向F1入口楼层运行;S3:人员进入电梯后,T1电梯根据已经识别的人员身份信息显示对应楼层,然后关闭电梯门并上升运行;S4:未进入电梯人员在F1入口门禁处利用虹膜信息进行二次身份识别,处理器对该身份信息进行判断,若T1电梯楼层信息中与F1入口门禁识别身份所在楼层人员数大于1,则指示T2电梯向F1入口楼层运行;若T1电梯楼层信息中与F1入口门禁识别身份所在楼层人员数等于1,则取消T1电梯中该身份所在楼层的停靠指令,同时指示T2电梯向F1入口楼层运行;S5:T2电梯根据已经识别的人员身份信息显示对应楼层,然后关闭电梯门并上升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过程包括:S101:利用非接触识别装置获取指定区域的人员虹膜信息;S102:处理器接收所获取的人员信息,进行人员身份信息匹配;S103:信息匹配合格后,向道闸门禁发出开闸指令,同时向电梯发出F1入口预约指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T1电梯的停靠楼层包括识别身份信息对应的楼层,还包括按键或刷卡选择的楼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至步骤S3过程中,在电梯门闭合前,若有人员通过道闸门禁,T1电梯显示对应停靠楼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电梯启动关门程序至电梯门闭合前,若F1入口门禁识别到人员身份信息则将执行开门操作,道闸门禁处识别到人员身份信息,不执行开门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还包括红外测温装置对人员的人体温度检测判断步骤,当温度信息和身份信息均匹配合格后,执行步骤S103。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式电梯预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顾小军刘磊杨晨何剑程政曹爱粉戴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