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裹氟碳乳剂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31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裹氟碳乳剂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氟碳化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表面活性剂的包裹,形成水溶性的悬浮液,然后与高分子材料混合后得到纺丝前驱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可以包裹大量的氟碳粒子,可实现氟碳的超声增强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易控制,氟碳的制备与分散和静电纺丝均采用工业化设备,稳定性好、可产业化。可产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裹氟碳乳剂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氟碳化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静电纺丝技术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包裹氟碳乳剂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是一种体外无创治疗肿瘤的新技术,能够有效破坏靶组织而不会损伤超声束所经过的路径和靶区周围正常组织。HIFU杀灭肿瘤的机制主要有瞬时高热效应、空化效应和间接效应,即破坏肿瘤营养血管和增强机体免疫力。HIFU已在国内外多家临床治疗中心用于治疗肝癌、肾癌、乳腺癌、骨肿瘤等实体肿瘤。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提高治疗效率,特别是治疗深部肿瘤、大肿瘤和被肋骨阻挡的肝肿瘤时更明显。研究提示:改变组织声环境(remodeling acoustic environment of tissue, RAET)是一种有希望的提高HIFU治疗效率的方法。
[0003]全氟化碳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惰性物质,除了溶解一些气体和极少数物质外,对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无机盐却完全不溶,与血液也不相混合,但在作为人造血液时,必须制成不溶于水的乳剂,否则容易造成栓塞,并且由于C

F键很强,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无毒,在体内不发生代谢转化。其作为血液替代品,具有正常血液的优点:(1)高携氧能力;(2)当氧张力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能运送氧;(3)具有希望的清除特性;(4)在正常筛选和输注条件下毒副作用发生率低。此外,氟碳乳剂可以增强HIFU体外辐照,改变HIFU靶区组织的声学环境,增强了超声波对能量的吸收。但由于要在临床经静脉应用,其近期和中长期的全身毒性必须考,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取得临床应用许可,因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经皮局部应用氟碳乳剂提高HIFU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裹氟碳乳剂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包裹氟碳乳剂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氟碳化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表面活性剂的包裹,形成水溶性的悬浮液,然后与高分子材料混合后得到纺丝前驱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比为1%

30%表面活性剂溶解于100 mL水中,然后加入多孔材料,及其与多孔材料摩尔比为0.01:1

10:1的氟碳化合物、质量比为1%

20%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0%

30%增溶剂、质量比为0%

10%无水乙醇,在搅拌条件下,控制反应温度为20℃

80℃,反应时间为1 h

24 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至于4℃条件下,静置24 h,待沉淀析出后,离心分离,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产品,并将产品置真空干燥箱中室温干燥12 h,得氟碳固体;(2)将氟碳固体制成水分散液,质量分数大于30%,在搅拌与超声振动共同作用的条件下,将含分散剂的水溶液(质量浓度为1

10%)缓慢滴加入(或喷雾加入)分散液中(体积
占分散液的1/2

1/5),同时加入可溶性盐(最终质量分散1

5%),即形成悬浮液;(3)将悬浮液加入可纺丝高分子材料,利用滚轴式静电纺丝设备制备静电纺丝膜,设置的仪器参数为:加载电压在60

100 kV,注射器跟接收板距离为15

25 cm,滚轴转速0.2

1r/min,空气相对湿度35

45%;(4)将纳米纤维膜浸泡于水中,最后低温干燥获得氟碳复合的纳米纤维膜。
[0006]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riton X

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u

8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pan

6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6501(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AEO

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rij

35(月桂醇聚氧乙烯醚),Pluronic F68(聚氧乙烯80

聚氧丙烯30

聚氧乙烯80),Pluronic F127(聚氧乙烯100

聚氧丙烯70

聚氧乙烯100)或Pluronic P123(聚氧乙烯20

聚氧丙烯70

聚氧乙烯20)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07]所述多孔材料为介孔二氧化硅,多孔碳,沸石,环糊精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08]所述氟碳化合物为FC

77(全氟环醚),PFOB(全氟辛基溴),PFD(全氟萘烷)或PFMHP(全氟甲基环已基哌啶)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09]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正丁醇,正己醇、正辛醇、丁二醇或丙三醇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10]所述增溶剂为Tu

8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6501(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AEO

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rij

35(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或Triton X

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11]所述分散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笨磺酸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八烷基聚氧乙烯,脂肪酸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和聚山梨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如胺类羧酸盐和季铵盐羧酸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0012]所述可溶性盐为碳酸氢铵和碘化铵。
[0013]所述可纺丝高分子材料为聚乙烯醇、壳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一种。
[001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可以包裹大量的氟碳粒子,可实现氟碳的超声增强作用。本专利技术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易控制,氟碳的制备与分散和静电纺丝均采用工业化设备,稳定性好、可产业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以下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6]实施例1一种包裹氟碳乳剂的纳米纤维膜,将氟碳化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表面活性剂的包裹,形成水溶性的悬浮液,然后与高分子材料混合后得到纺丝前驱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按如下步骤制备:(1)将质量比为5%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解于100 mL水中,然后加入多孔材料,及其与介孔二氧化硅摩尔比为1:1的氟碳化合物FC

77、质量比为1%增溶剂正
辛醇、质量比为10%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裹氟碳乳剂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氟碳化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表面活性剂的包裹,形成水溶性的悬浮液,然后与高分子材料混合后得到纺丝前驱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包括如下步骤:(1)将质量比为1%

30%表面活性剂溶解于100 mL水中,然后加入多孔材料,及其与多孔材料摩尔比为0.01:1

10:1的氟碳化合物、质量比为1%

20%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0%

30%增溶剂、质量比为0%

10%无水乙醇,在搅拌条件下,控制反应温度为20℃

80℃,反应时间为1 h

24 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至于4℃条件下,静置24 h,待沉淀析出后,离心分离,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产品,并将产品置真空干燥箱中室温干燥12 h,得氟碳固体;(2)将氟碳固体制成水分散液,质量分数大于30%,在搅拌与超声振动共同作用的条件下,将质量浓度为1

10%的含分散剂的水溶液缓慢滴加入或喷雾加入分散液中,占分散液的体积1/2

1/5,同时加入可溶性盐,至最终质量分散1

5%,即形成悬浮液;(3)将悬浮液加入可纺丝高分子材料,利用滚轴式静电纺丝设备制备静电纺丝膜,设置的仪器参数为:加载电压在60

100 kV,注射器跟接收板距离为15

25 cm,滚轴转速0.2

1r/min,空气相对湿度35

45%;(4)将纳米纤维膜浸泡于水中,最后低温干燥获得氟碳复合的纳米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裹氟碳乳剂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riton X

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u

8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pan

6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6501(椰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AE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祥朱君翁浩谢世琛徐艳杨迪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