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修复的个性化镁合金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医用材料
的方法,具体是一种用于骨修复的个性化镁合金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种通过个性化3D打印技术制备的载药丝素蛋白涂层改性的镁合金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常用的金属网支架以钛合金材料为主,钛合金具有密度低、耐腐蚀、生物惰性等特点,是良好的体内植入材料。但是临床实践中,钛网支架仍然暴露出了一些固有缺陷,如生物相容性较差,表面涂层降解吸收后,与组织不能良好融合;钛本身无法降解,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容易造成二次创伤等。生物可降解的镁合金作为体内植入材料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其在体内可以通过电解反应自然降解,且降解产物生成的Mg
2+
是人体含量第四位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镁合金还是一种具有良好可加工性的金属,可以精确控制加工尺寸,最终产品具有稳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实现3D打印制备,满足临床所需的特殊结构的应用要求。
[0003]然而,可降解镁合金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在生物环境中的降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修复的个性化镁合金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个性化3D打印技术制备的载药丝素蛋白涂层改性的镁合金支架,包括以下步骤:(1)将WE43镁合金铸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用砂纸去除表面层,并将处理后的合金铸体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环境中,研磨成镁合金粉体;(2)用金属3D打印机进行个性化支架的打印制备,打印完成的支架进行氟化处理,在煮沸的浓度为5M的NaOH溶液中浸泡3小时,超纯水清洗后在60℃的40%(v/v)HF溶液中浸泡6小时,之后超纯水清洗并在室温下干燥;(3)配制纺丝液,将丝素蛋白与促血管化活性因子分别溶于六氟异丙醇中,配制成质量分数为5
‑
10%的丝素蛋白/活性因子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喷涂步骤(2)得到的镁合金支架上,最终得到表面涂层化的镁合金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骨修复的个性化镁合金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祥,杨迪诚,朱君,徐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