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26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或河流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包括多个湿地块,湿地块之间通过配水渠串联相接,各配水渠通过闸阀与总配水渠相连,配水渠与湿地块连接处设置穿孔墙。污水经过预处理后经总配水渠进入第一配水渠均匀分配至第一湿地块,经过处理后,被第二配水渠收集,并均匀分配给第二湿地块,依次类推,直至被第四湿地块处理后,被第五配水渠收集后排放。在相同的人工湿地面积下,将人工湿地分为四个相同模块组合后,与原人工湿地相比,维修费用节约70%以上,而且由于多次配水作用,短流现象明显减少。短流现象明显减少。短流现象明显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或河流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人工设计、改造而成的半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土壤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三部分组成。人工湿地按其内部的水位状态可以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人工湿地,潜流湿地又可以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优点是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建造、运行和维护简单,但占地面积大,冬季表面流人工湿地表面易结冰,夏季易繁殖蚊虫,并有臭味。潜流人工湿地优点在于占地面积小,且卫生条件好,受气温影响较小,但建设费用较高,而且容易堵塞。
[0003]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是通过填料上的微生物和植物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随着时间的延长,一方面污水中的悬浮物被填料过滤拦截,一方面填料上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两者共同作用造成了堵塞,影响了污水处理效果,另外由于填料装填不均匀,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形成水流短流现象(即水流集中通过阻力较小的通道过流)。而以往的人工湿地大都是整体建设,表面覆盖土壤基质后,难以判断查找堵塞的位置,要解决堵塞问题,只能将所有填料重新装填,成本很高,且维修时无法对污水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包括多个湿地块,湿地块之间通过配水渠串联相接,各配水渠通过闸阀与总配水渠相连,配水渠与湿地块连接处设置穿孔墙。
[0007]总配水渠中在每一处配水渠接口下游设立闸阀,将总配水渠分隔,各闸阀平时均为关闭状态。
[0008]污水经过预处理后经总配水渠进入第一配水渠均匀分配至第一湿地块,经过处理后,被第二配水渠收集,并均匀分配给第二湿地块,依次类推,直至被第四湿地块处理后,被第五配水渠收集后排放。
[0009]通过湿地块出水孔出水情况,判断各湿地块的堵塞与水流均匀性,当其中一个湿地块出现问题时,将其上下游配水渠与总配水渠的闸阀打开,并将出现问题的湿地块进出水孔封堵,使污水超越此湿地块,直接进入下一级湿地块进行处理,在对出现问题的湿地块重新装填填料后,再恢复正常运行。
[0010]预处理方式是格栅、沉淀、调节、过滤物理方法,或是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处理,或是氧化还原化学处理,或以上处理方式的组合。
[0011]湿地块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
[0012]湿地块是矩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0013]湿地块既可以串联运行,也可以并联运行,还可以串并联组合运行。
[0014]污水既可以只从第一配水渠进水,也可以从其他或多个配水渠同时进水,从两侧配水渠出水。
[0015]在各配水渠中增加曝气设施。
[0016]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7]与现有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对各级人工湿地模块出水孔出水情况的观察,迅速发现各模块中存在的堵塞和短流现象,然后通过闸阀调度,对存在问题的人工湿地模块进行超越,从而可以在对人工湿地进行维修的同时,保持对污水的处理。另外,每次维修只需要针对出现问题的模块,不需要对整个人工湿地进行修复,也极大的降低了维修成本,从而提高了人工湿地运行的经济性。
[0018]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人工湿地面积下,将人工湿地分为四个相同模块组合后,与原人工湿地相比,维修费用节约70%以上,而且由于多次配水作用,短流现象明显减少。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示意图;
[0020]图中:1

穿孔墙;2

配水渠;3

湿地块;4

闸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针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存在的易堵塞、短流、维修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将原来的整体人工湿地,分为多个湿地块3,湿地块3之间通过配水渠2串联相接,各配水渠2通过闸阀4与总配水渠相连,总配水渠中在每一处配水渠接口下游,设立闸阀4,将总配水渠分隔,各闸阀4 平时均为关闭状态。配水渠2与湿地块3连接处设置穿孔墙1,确保配水均匀。
[0023]污水经过预处理(格栅、沉淀、调节等)后经总配水渠进入第一配水渠均匀分配至第一湿地块,经过处理后,被第二配水渠收集,并均匀分配给第二湿地块,依次类推,直至被第四湿地块处理后,被第五配水渠收集后排放。通过人工湿地出水孔出水情况,可以判断各湿地块的堵塞与水流均匀性,当其中一个湿地块出现问题时,将其上下游配水渠与总配水渠的闸阀4打开,并将出现问题的湿地块进出水孔封堵,使污水超越此湿地块,直接进入下一级湿地块进行处理。在对出现问题的湿地块重新装填填料后,再恢复正常运行。
[0024]预处理方式可以是格栅、沉淀、调节、过滤等物理方法,也可以是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物处理,还可以是氧化还原等化学处理,也可以是以上处理方式的组合;
[0025]湿地块的数量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更多,数量越多,维修成本越低,但是造价越高;
[0026]湿地块既可以串联运行,也可以并联运行,还可以串并联组合运行;
[0027]湿地块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
[0028]污水既可以只从第一配水渠进水,也可以从其他或多个配水渠同时进水,从两侧配水渠出水。
[0029]在各配水渠中,还可以增加曝气设施,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污水处理效
果。
[0030]将收集的农村生活污水(不含冲厕水)首先经过筛网过滤,再进入调节沉淀池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处理规模为 20m3/d。人工湿地总面积为40m2,共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为5m*2m。污水在人工湿地的总停留时间为2d,出水可以达到GB18918

2002的一级A标准。
[0031]针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存在的易堵塞、短流、维修不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将人工湿地分为多个模块,模块之间通过配水渠串联相接,各配水渠通过阀闸与总配水渠相连,总配水渠中在每一处配水渠接口下游,设立闸阀,将总配水渠分隔。通过闸阀调度,对存在问题的人工湿地模块进行超越,从而可以在对人工湿地进行维修的同时,保持对污水的处理,并显著降低维修成本,从而提高了人工湿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湿地块,湿地块之间通过配水渠串联相接,各配水渠通过闸阀与总配水渠相连,配水渠与湿地块连接处设置穿孔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总配水渠中在每一处配水渠接口下游设立闸阀,将总配水渠分隔,各闸阀平时均为关闭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污水经过预处理后经总配水渠进入第一配水渠均匀分配至第一湿地块,经过处理后,被第二配水渠收集,并均匀分配给第二湿地块,依次类推,直至被第四湿地块处理后,被第五配水渠收集后排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组合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通过湿地块出水孔出水情况,判断各湿地块的堵塞与水流均匀性,当其中一个湿地块出现问题时,将其上下游配水渠与总配水渠的闸阀打开,并将出现问题的湿地块进出水孔封堵,使污水超越此湿地块,直接进入下一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李超李光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