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418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包括底板组件、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调距螺栓、滚压组件、限位调距螺栓、外包覆绝热层、发动机壳体和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底板组件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滑动连接,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将带有外包覆绝热层的发动机壳体通过限位调距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上,滚压组件通过限位调距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发动机壳体外表面与绝热层软片粘接界面内气体有效排除,并增加了接触力,使绝热层软片粘接牢靠,提高产品热防护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属于含能材料制备与装填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贴片工艺主要为将经裁剪的软片用溶剂擦洗被粘表面,以除去粉尘、油污及氧化层,然后涂刷胶粘剂,同时在燃烧室壳体的被粘接部位也涂上胶粘剂,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逐层的粘贴。
[0003]粘贴时注意接头处的衔接,并排除粘贴界面间的气泡,压实使粘接牢靠。由于采用手工涂覆,接头处易脱开,粘接后界面内存在气泡,且部分位置不能压实且粘接牢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实现绝热层软片接头处衔接良好、界面内气泡有效排除、绝热层软片压实且粘接牢靠。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0006]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包括底板组件、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调距螺栓、滚压组件、限位调距螺栓、外包覆绝热层、发动机壳体和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
[0007]底板组件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滑动连接,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将带有外包覆绝热层的发动机壳体通过限位调距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上,滚压组件通过限位调距螺栓连接固定在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上;
[0008]第一限位支撑组件通过底板组件中后端孔进行固定,通过调节调距螺栓推动安装好滚压组件的第二限位支撑组件整体向后移动,使滚压组件中的滚子与固定在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中发动机壳体的外包覆绝热层接触,并在轴向直线段间相互挤压,
[0009]通过调节安装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或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上的限位调距螺栓,使滚压组件中的滚子与固定在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中发动机壳体的外包覆绝热层接触,并在过渡段及纵向直线段间相互挤压;
[0010]通过转动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中小套环上的手柄,使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旋转,并带动滚压组件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滚压组件与外包覆绝热层不断在周向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将外包覆绝热层与发动机壳体外表面之间的气体排除,增加外包覆绝热层与发动机壳体外表面粘接力,并使外包覆绝热层外表面平整,形成滚压贴片。
[0011]进一步的,底板组件中底部设有底板,作为装置台面;底板组件前后两端设有把手,用于装置移动;底板组件前端设有调距固定块,用调距螺栓进行调节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与第二限位支撑组件的距离;底板组件后端设有孔,用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的连接固定;底板组件左右两端设有滑轨,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与第二限位支撑组件组成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中底部设有底板A,用于与底板组件组成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两端设有立板A,立板上端设有U型开口,用于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快速安装与支撑;在立板A上端设有调距固定支耳A,用限位调距螺栓穿过调距固定支耳A中的螺纹通孔,固定支撑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调节其轴向距离;第一限位支撑组件后端两侧设有固定块A,用于与底板组件上开孔连接,使安装好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的第一限位支撑组件整体在开孔处固定。
[0013]进一步的,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中底部设有底板B,用于与底板组件组成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两端设有立板B,立板上端设有U型开口,用于滚压组件快速安装与支撑;在立板B上端设有调距固定支耳B,用限位调距螺栓穿过调距固定支耳B中的螺纹通孔,对滚压组件进行固定,调节其轴向距离;第二限位支撑组件前端中部设有固定块B,用于与调距螺栓接触,调节调距螺栓使安装好滚压组件的第二限位支撑组件整体向后移动。
[0014]进一步的,调距螺栓用于与调距固定块连接,与固定块B接触,调节调距螺栓推动安装好滚压组件的第二限位支撑组件整体向后移动,使滚压组件中的滚子与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中发动机壳体的外包覆绝热层接触,相互挤压,通过调节在调距固定块的旋合长度,调节滚子与外包覆绝热层在轴向直线段上的压力。
[0015]进一步的,滚压组件左右两端锁紧螺母B,通过在连接轴B两端旋紧进行整体组件的固定,滚压组件左右两端设有用于轴套,用于调整滚子在组件中的轴向位置,滚压组件左右两端设有轴承B,与滚子两端沉孔配合连接,中心设有连接轴B,穿过滚子中心通孔,用于整体组件的连接。
[0016]进一步的,限位调距螺栓中间设有螺纹段,可穿过调距固定支耳A、调距固定支耳B,分别与连接轴A、连接轴B两端沉孔配合连接,分使对滚压组件、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固定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上,并可通过调整两端调距固定支耳A、调距固定支耳B上的旋合长度,对滚压组件、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进行轴向调距,调节滚压组件与外包覆绝热层过渡段及纵向直线段的压力。
[0017]进一步的,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两端设有锁紧螺母A,通过在连接轴B两端旋紧进行整体组件的固定,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左端设有大套环,大套环中间位置设有通孔,用于连接轴A安装,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左端中间位置设有沉孔,用于与轴承A配合连接,大套环右端设有沉孔,用于与发动机壳体大环配合连接,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中间设有连接轴A,用于整体组件的连接,连接轴A两端设有螺纹段,用于锁紧螺母A连接固定。
[0018]进一步的,连接轴A两端设有圆柱段,使整体组件放置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中立板上端设有的U型开口中,连接轴A两端面设有沉孔,用限位调距螺栓穿过调距固定支耳A中的螺纹通孔后与其前端圆柱段进行配合连接,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进行固定。
[0019]进一步的,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右端设有小套环,小套环中间位置设有通孔,用于连接轴A安装,左端中间位置设有沉孔,发动机壳体小环配合连接,右端中间位置设有沉孔,用于与轴承A配合连接。
[0020]进一步的,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圆周方向均布排布手柄,通过转动手柄,使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旋转,并带动滚压组件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将外包覆绝热层与发动机壳体外表面之间的气体排除,并使外包覆绝热层外表面平整。
[0021]进一步的,连接轴B两端设有螺纹段,用于锁紧螺母B连接固定,连接轴B两端设有
圆柱段,使整体组件放置在第二限位支撑组件中立板上端设有的U型开口中,连接轴B两端面设有沉孔,用限位调距螺栓穿过调距固定支耳B中的螺纹通孔后与其前端圆柱段进行配合连接,对滚压组件进行固定;连接轴B中间设有滚子,通过调距螺栓使滚子与外包覆绝热层纵向接触,并与外包覆绝热层轴向直线段相互挤压,通过限位调距螺栓使滚子与外包覆绝热层轴向接触,并与外包覆绝热层过渡段及纵向直线段相互挤压。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设计需要在异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外表面进行绝热层贴片的滚压装置,采用与要求的绝热层型面截面外轮廓尺寸一致的滚子,进行滚压贴片,可替代传统作业中反复进行手工排气、手工挤压粘接的过程,降低劳动强度;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纵向滑动限位结构结合调距螺栓,选用带有U型开口及调距固定支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组件(1)、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调距螺栓(4)、滚压组件(5)、限位调距螺栓(6)、外包覆绝热层(7)、发动机壳体(8)和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底板组件(1)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滑动连接,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将带有外包覆绝热层(7)的发动机壳体(8)通过限位调距螺栓(6)连接固定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上,滚压组件(5)通过限位调距螺栓(6)连接固定在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上;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通过底板组件(1)中后端孔进行固定,通过调节调距螺栓(4)推动安装好滚压组件(5)的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整体向后移动,使滚压组件(5)中的滚子(5

5)与固定在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中发动机壳体(8)的外包覆绝热层(7)接触,并在轴向直线段间相互挤压,通过调节安装在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或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上的限位调距螺栓(6),使滚压组件(5)中的滚子(5

5)与固定在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中发动机壳体(8)的外包覆绝热层(7)接触,并在过渡段及纵向直线段间相互挤压;通过转动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中小套环(9

5)上的手柄,使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旋转,并带动滚压组件(5)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滚压组件(5)与外包覆绝热层(7)不断在周向相互挤压的过程中,将外包覆绝热层(7)与发动机壳体(8)外表面之间的气体排除,增加外包覆绝热层(7)与发动机壳体(8)外表面粘接力,并使外包覆绝热层(7)外表面平整,形成滚压贴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组件(1)中底部设有底板(1

1),作为装置台面;底板组件(1)前后两端设有把手(1

2),用于装置移动;底板组件(1)前端设有调距固定块(1

3),用调距螺栓(4)进行调节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与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的距离;底板组件(1)后端设有孔,用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的连接固定;底板组件(1)左右两端设有滑轨(1

4),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与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组成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中底部设有底板A(2

1),用于与底板组件(1)组成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两端设有立板A(2

2),立板上端设有U型开口,用于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快速安装与支撑;在立板A(2

2)上端设有调距固定支耳A(2

3),用限位调距螺栓(6)穿过调距固定支耳A(2

3)中的螺纹通孔,固定支撑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调节其轴向距离;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后端两侧设有固定块A(1

4),用于与底板组件(1)上开孔连接,使安装好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的第一限位支撑组件(2)整体在开孔处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中底部设有底板B(3

1),用于与底板组件(1)组成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两端设有立板B(3

2),立板上端设有U型开口,用于滚压组件(5)快速安装与支撑;在立板B(3

2)上端设有调距固定支耳B(3

3),用限位调距螺栓(6)穿过调距固定支耳B(3

3)中的螺纹通孔,对滚压组件(5)进行固定,调节其轴向距离;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前端中部设有固定块B(3

4),用于与调距螺栓(4)接触,调节调距螺栓(4)使安装好滚压组件(5)的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整体向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距螺栓(4)用于与调距固定块(1

3)连接,与固定块B(3

4)接触,调节调距螺栓(4)推动安装好滚压组件(5)的第二限位支撑组件(3)整体向后移动,使滚压组件(5)中的滚子(5

5)与发动机壳体固定组件(9)中发动机壳体(8)的外包覆绝热层(7)接触,相互挤压,通过调节在调距固定块(1

3)的旋合长度,调节滚子(5

5)与外包覆绝热层(7)在轴向直线段上的压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绝热层滚压贴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颖军江屈强刘开伟金小荀钱裕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化工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