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397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包括两个及以上结构相同的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装置,每个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装置均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和盖板构成了中空的容纳空间,所述中空的容纳空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阳极、双头螺杆、阴极和环形布水器,所述环形布水器内填充有混合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环形布水器下端设置有压板,所述阳极上端为滤芯端口,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导电螺杆,所述壳体侧面设有高纯水进/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混床化学再生所存在的环境污染和劳动强度大,操作麻烦,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它适用于高纯水的制备、电镀漂洗等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的净化以及其它以去除离子性杂质为目的的水与废水处理。的的水与废水处理。的的水与废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纯水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半导体、医药、化工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常需消耗大量高纯水。高纯水的制备,国内外先后经历了三代处理工艺。第一代为“预处理+离子交换”,其中预处理主要用于去除胶体与细小的悬浮颗粒,而离子交换则用于去除离子态杂质。作为第一代核心的离子交换,虽净化效率高,但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且再生过程中有大量酸碱废水产生,不利于环保。第二代工艺为“预处理+膜分离+离子交换”,由于膜分离能去除水中大部分溶解性杂质,因此离子交换的再生次数明显减少,使劳动强度与酸碱废水产生量得以大幅下降。第三代工艺“预处理+膜分离+EDI”的诞生。EDI充分发挥了离子交换与电渗析两者的技术特长,不仅处理效率高,而且无需化学再生,环境友好,操作简便。但是,EDI目前尚存在装置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维修困难,运行过程中易产生膜污染等问题。
[0003]近年来,EDI技术有了新突破。已授权的专利(专利号ZL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至少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装置,每个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装置均包括壳体(1)和盖板(15),所述壳体(1)和盖板(15)构成了中空的容纳空间,所述中空的容纳空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阳极(5)、双头螺杆(9)、阴极(3)和环形布水器(8),所述环形布水器(8)内填充有混合离子交换树脂(7),所述环形布水器(8)下端设置有压板(16),所述阳极(5)上端为滤芯端口(11),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导电螺杆(12),所述壳体(1)侧面设有高纯水进/出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3)外表面覆盖有滤布(4),所述滤布(4)孔径为0.05~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6)下表面用压板螺母(14)固定双头螺杆(9)一端,所述双头螺杆(9)另一端固定于内嵌于壳体(1)的内嵌螺母(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5)与壳体(1)用盖板螺杆(19)和盖板螺母(20)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5)用壳体(1)上端面的阳极固定螺母(6)固定,所述导电螺杆(12)用壳体(1)上端面的导电螺杆固定螺母(13)固定,所述导电螺杆(12)与阴极(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等同滤芯的无膜电去离子连续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6)与环形布水器(8)间安装有内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平李彦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平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