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型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377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型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水解池通过第一出水堰组件与缺氧池的进水口连接;缺氧池通过第二出水堰组件与好氧池的进水口连接,第一出水堰组件和第二出水堰组件结构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水解池与缺氧池之间、以及缺氧池与好氧池之间设置出水堰组件,能够使水解池、缺氧池内得水位从满水位到1/4满水位连续可调,同时水解池与缺氧池的有效体积比调节范围更大。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于水质水量发生较大变化的废水,在不同工况条件下仍能维持正常运行,耐冲击负荷;可根据不同水质的需要实现关键工艺参数的调整,并能实现处理效果的最优化。并能实现处理效果的最优化。并能实现处理效果的最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型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生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型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可用于市政、林化、印染、造纸、制药等行业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调整工艺以适应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

技术介绍

[0002]废水处理最主要的方法为生物处理法,即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获得大量具有高生物活性的微生物,并利用这些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方法,废水生物处理可有保证无氧环境的厌氧生物处理和曝气给氧的好氧生物处理两大类,常用的人工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处理法最主要的优势在于环境友好、处理效果好、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0003]废水的生物处理需要平衡的营养物质,最主要的营养物质为氮(N)、磷(P),在实际运行中,考虑微量营养物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少,因此主要还是从N、P角度考虑污水的营养配比是否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当废水中N、P的含量过多以至于与有机物的比例失调后,极易造成处理后的废水N、P超标,过量的N、P会使河流或湖泊里的藻类植物大量生长造成水体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型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所述水解池通过第一出水堰组件与缺氧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缺氧池通过第二出水堰组件与好氧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好氧池位于缺氧池的下游;所述第一出水堰组件和第二出水堰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出水堰组件包括竖直固定在水解池内部的滑轨以及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溢流堰槽,所述溢流堰槽与滑轨之间安装有用于将溢流堰槽锁紧固定在滑轨上的锁紧件;所述溢流堰槽的底部依次连接有伸缩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设水解池并与缺氧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溢流堰槽的高程高于缺氧池进水口的高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型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槽的侧壁外侧固定有与滑轨适配的滑块,溢流堰槽通过滑块能够沿滑轨的轨道方向进行滑动;所述锁紧件为螺栓,所述滑块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螺栓通过螺纹孔与滑块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型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对称设置为两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型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池的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安装有进水泵和进水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进水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一自控调节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型废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的出水口与缺氧池的进水口之间安装有污水回流管道,所述污水回流管道上安装有内回流泵和回流量控制装置,所述回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电磁流量计和第二自控调节阀;所述沉淀池的排泥口与缺氧池的进水口之间安装有污泥回流管道,所述污泥回流管道上安装有污泥回流泵和污泥回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污泥回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三电磁流量计和第三自控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爱享房桂干田庆文邓拥军沈葵忠丁来保张华兰冉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